肝硬化伴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胆总管结石内镜序贯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2ej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际上公认胆总管结石首选治疗方案为ERCP取石术,而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多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ERCP取石时易发生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对于伴有中重度静脉曲张者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风险更高。近年来,我们对肝硬化伴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先内镜下治疗曲张静脉再行取石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研究大肠癌淋巴管转移机制不仅对预测大肠癌预后有帮助,而且可能为大肠癌患者制定完善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数。
目的 评价应用金属止血夹在内镜全层切除术中闭合胃缺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间共62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其中男22例,女40例,平均年龄58.5岁,均由超声内镜和CT明确诊断为源于固有肌层、与浆膜紧密粘连的胃黏膜下肿瘤,采用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完整全层切除病灶后,经内镜活检通道、直视下应用金属止血夹缝合全层缺损创面.观察术中金属止血夹缝合的成功率;术后内镜随访,
患者男性,57岁。患者于10余年前出现腹胀不适,间断发作,诱因多为饮食不规律,自服助消化、改善胃肠动力等药物后可缓解,但反复迁延至今。结肠镜检查:回肓部可见一长蒂2.0cm×3.0em长球形黏膜隆起,蒂粗约0.8em。胃镜检企: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超声结肠镜检查:
为了增进内镜医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组织粘合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技术的推广,北京东林富士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举办组织胶最佳个案评选活动。参评要求如下:单个消化道静脉曲张病例,使用康派特医用胶栓塞型治疗,有完整的内镜和随访资料。提供术前、术中、术后和随访图片(随访需3个月以上),图片上注明姓名、日期;并附简单病例介绍。
患者女,51岁,闪腹痛1d伴呕血2次总量约50ml入院。发病前曾多次干呕,既往无特殊疾病及服药史。查体:生命征平稳,贫血貌,剑突下轻压痛。实验室检查:叭红蛋白74g/L,肝炎指标筛查均阴性,肝功能、凝血功能正常。腹部CT平扫见胃小弯侧突入腔内高密度影,边缘光整,
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病专业委员会和成都军区总医院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承办的“第十届全国胃病学术大会”,将于2012年7月27至29日在哈尔滨市举行。本次大会将邀请国内外消化内、外科。
目的研究伴鸡皮样黏膜(CSM)改变的成人大肠腺瘤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大肠黏膜、伴CSM的大肠腺瘤、不伴CSM的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瘤癌变标本中代表细胞增殖的标志物Ki.67、COX.2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surviv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在大肠腺瘤癌变组织、伴CSM的大肠腺瘤、不伴CSM的大肠腺瘤及正
患者男,45岁,藏族,僧人,因间断腹痛,腹泻10余年,于2010年12月13日收住院。患者反复无明显诱因全腹阵发性隐痛及胀痛,排黄色稀水样便,每日2-3次,偶有黏液便,无脓血便,排便后腹痛可缓解,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恶性狭窄有一定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确诊时多无法再行手术治疗,全身化疗副作用大,且无法有效地缓解梗阻症状,内镜下微创治疗为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扩张、微波、射频、支架置入、化疗药物注射等治疗方法,但单一方法的治疗多较局限且疗效不够持久。内镜下哑铃型气囊导管扩张联合化疗粒子植入治疗可有效缓解梗阻症状,同时缓释粒子局部化疗使症状缓解更持久。我院自2007年1月至
目的探讨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道狭窄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36例良性胆道狭窄患者行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每1~2个月接受1次门诊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胆道狭窄改变情况。结果36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未出现与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支架放置3~6个月后全部成功拔除,其中28例(77.8%)良性胆道狭窄消失。结论置入全覆膜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良性胆道狭窄是安全的,近期疗效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