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 男,40岁.因右面部肿胀、疼痛3个月于2013年1月6日、院.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乏力,并出现意识不清3次,清醒后有恶心、呕吐症状.在外院检查血钠:110.5 mmol/L,初步诊断为“低钠血症”,予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纠正电解质紊乱后症状消失.行肺部CT、脑电图、脑脊液常规及生化、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头颅MRI检查显示右侧上颌窦内可见异常信号影.诊断为“低钠血症、右侧慢性上
【机 构】
: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石家庄050082;全军耳鼻咽喉病中心,石家庄050082,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石家庄050082;全军耳鼻咽喉病中心,石家庄050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40岁.因右面部肿胀、疼痛3个月于2013年1月6日、院.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乏力,并出现意识不清3次,清醒后有恶心、呕吐症状.在外院检查血钠:110.5 mmol/L,初步诊断为“低钠血症”,予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纠正电解质紊乱后症状消失.行肺部CT、脑电图、脑脊液常规及生化、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头颅MRI检查显示右侧上颌窦内可见异常信号影.诊断为“低钠血症、右侧慢性上颌窦炎”.继续予高渗盐水静脉滴注并高盐饮食,血钠正常后出院.出院后患者长期高盐饮食,并定期复查,血钠控制在129~ 146 mmol/L.3个月前患者出现右侧上颌牙齿疼痛,伴右侧面部疼痛.按“上颌窦炎”在外院行右侧鼻窦手术(具体手术方式不详).术后患者仍觉右侧面部疼痛,并逐渐加重.1个月前右侧面部逐渐隆起,并伴有右侧鼻腔间断性出血.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住院治疗.
其他文献
咽部异物(特别是鱼刺)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一般可直接夹取,或借助间接喉镜、纤维喉镜下取出.但对于埋藏于咽部软组织内、咽部不能窥见头端的鱼刺,在诊断上可作高分辨率CT明确,治疗上却很棘手.如能通过影像设备准确定位和实时引导,则可使手术准确便利,避免不必要的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口咽部埋藏型鱼刺进行定位和引导手术,认为其诊断准确可靠,引导手术方便有效.通过分析我院2011年9月
目的探讨鼻源性脑脓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3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4例鼻源性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4例确诊的鼻源性脑脓肿均为额叶脓肿,但诱发脓肿的病因不同.4例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均治愈出院.随访12~ 28个月,脓肿无复发.结论鼻源性额叶脑脓肿临床表现比较隐匿,临床上容易漏诊.强化MRI是确诊的关键.要根据引起
患者 男,13岁,间歇性声音嘶哑3个月于2012年4月16日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不适、咽痒、咳嗽、声音嘶哑,似有含物样发声不清,夜间有时咳醒,呈渐加重状并有轻度疼痛.近1个月轻度呼吸困难,烦躁,睡眠差.曾在卫生院治疗,症状不减,故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
喉喘鸣是婴幼儿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气流通过梗阻的气道产生湍流而形成的病理性呼吸音[1].喉喘鸣一般于出生时或出生后数周内出现,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常见症状,大部分患儿仅表现为轻度喘鸣,不伴喂养困难及呼吸窘迫,极少部分患儿易出现呼吸困难,需要紧急干预,因此早期评估、治疗极为重要.引起梗阻的原因可能位于喉部或气管、支气管.喉喘鸣是一种症候群,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差异极大,仅凭症状易与哮喘、喘息性支气管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最常见的肿瘤[1],其治疗方式包括密切随访、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治疗方式.选择手术径路应考虑肿瘤大小、具体位置、残余听力等[2],评估手术效果包括死亡率、肿瘤全切率、面神经功能保留率、听神经功能保留率等.由于手术方式众多,不同医院、不同学科、不同医师对手术径路的选择可能有不同的标准[3-4],本文意在客观地介绍不同手术径路的历史变迁、设计思路、
患者 女,36岁,因鼻塞、头痛1个月余于2013年2月17日以“鼻、前颅底新生物”收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于2013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塞,伴流涕、左侧头痛、左侧牙龈胀痛,无鼻痒、打喷嚏、鼻出血、呼吸困难,夜间睡眠时无明显打鼾,无头晕、视物模糊,听力及嗅觉功能未见明显减退.患者患病期间在当地医院行抗炎等治疗后(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患者既往无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年10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9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为63.8%.Kadish临床分期A期、B期、C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77.1%、32.6%,
早在20世纪初学者们就开始探讨经迷路到达内听道的可能,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William House将手术显微镜、冲洗吸引系统和金刚钻应用到耳神经外科手术中,加快了手术的速度、改善了深部结构的暴露、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才使得经迷路入路成为切除听神经瘤的常规方法.完整切除肿瘤、减少并发症和保全神经功能是听神经瘤手术治疗最理想的结果,而熟悉桥小脑角和内听道的显微解剖,是安全切除肿瘤、保全重要结构功
患者 男,61岁,因头痛反复发作,渐进加重2个月于2013年3月16日、院.头痛以右侧深部痛为主,间歇加重,疼痛发作时卧床,精神不振,伴右耳闷胀、听力下降,无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入院体格检查:心肺肝肾等脏器未见异常,右侧鼓膜浑浊,积液征阳性;右足外踝下局部红肿明显,范围约1.5 cm ×1.5 cm,皮温升高;纤维鼻咽镜检查可见右侧鼻咽部隆起,黏膜表面粗糙,右侧咽隐窝受压(图1).既往糖尿病
目的评价鼻内镜与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发表于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对比分析鼻内镜下与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应用RevMan 5.1软件的Meta分析方法评价完全切除率及并发症等相关结局指标.结果共有12篇随机或半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分析,包括848例患者,其中鼻内镜组380例,显微镜组468例.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分析结果提示:除鼻内镜组随访时间明显短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