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寒冬来得正好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feng_1986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人怀疑,光伏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寒冬。
  光伏企业目前的困难有多大?从刚刚公布的三季度财报可见一斑。11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光伏公司,因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全部计提了数额可观的存货减值准备,大部分公司还计提了坏账准备;毛利润环比出现显著下降,半数公司的毛利率为负;除多晶硅供应商大全新能源之外,其他10家公司全部出现运营亏损(loss from operations);高库存、高负债、债务短期化、经营现金流严重恶化等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尚德电力还在财报中披露,今年下半年的遣散费用最高将达到1000万美元,而且考虑到近来股价大跌,可能会对商誉、无形资产等进行减值处理。我甚至担心,熟悉中概轻资产公司而很少关注光伏行业的投资者突然看到这样的财务状况,是否会被“吓一跳”。(见附表)
  光伏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以及买方市场格局的强化,让光伏公司三季度交出这样“惨不忍睹”的财报也在预料之中,而且现在看来,四季度的整体情况恐怕会更糟糕。EnergyTrend 11月23日更新的数据显示,多晶硅组件和电池的均价已分别降到0.924美元/瓦和0.519美元/瓦,而156mm×156mm硅片的价格更是跌至1.183美元/片,合每瓦价格0.296美元!这是个让人比较绝望的价格水平,就算是成本最具优势的硅片巨头也将游走在零毛利率的边缘,大量中小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更在情理之中了。
  
  游戏规则变了
  导致光伏制造业迅速步入寒冬的原因可以归纳出很多,包括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欧洲债务危机”、“市场增速急剧放缓”、“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美国政府双反调查”等。诚然,债务危机使欧洲各国开始执行严格的财政紧缩计划,依靠政府补贴生存的光伏发电首当其冲;欧洲银行也开始紧缩信贷,光伏电站开发商在项目融资时难度很大,导致需求进一步恶化。但是,根本性的原因,还是严重过剩的产能。
  过去几年,中国光伏制造业经历了一轮“疯长”。在许多传统制造企业看来,光伏产品制造,尤其是从硅片到组件的产业链中下游和传统意义上的加工制造业没有本质区别;而另一方面,处在行业高速成长阶段的光伏制造业又拥有相对很高的毛利率和貌似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对传统加工制造企业充满了诱惑。一时间,以前和太阳能毫不相干的企业和资本纷纷涌入。而原有的光伏厂商们也在不断发力,考虑到行业门槛过低和产品同质化程度过高,它们选择了“野蛮生长”的竞争手段,即尽可能多的融资后,尽可能快地做大规模,希望借此拥有更多的出货量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从而占领市场、树立行业地位。
  地方政府的“GDP冲动”也在给光伏制造业的“大跃进”火上浇油。我国有100多个城市在打造大大小小的光伏产业发展基地,10多个城市提出打造“双千亿”规模的光伏产业基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保守估计,眼下国内产能已达30GW-40GW,实际情况是,产能有可能“已经超过50GW了”。
  或许,根本没人知道全国到底有多少家光伏企业。不过,有一点是比较确定的,仅仅是在美上市的十家中国光伏公司(不包括大全新能源)年末的组件产能就已经达到16.5GW,而今年全球组件安装量最乐观的预期也不会超过24GW。显然,没有哪个市场的增速能够快到足以消化中国迅速膨胀的产能。
  行业“大跃进”之后,产能严重过剩已是必然。
  当然,对于正在经历寒冬的光伏行业也不必“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理论上,这是新兴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会经历的过程,可以让市场回归理性,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欧债危机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的到来。只不过之前玩的太High,现在难免要多忍受一些痛楚。
  市场趋于平淡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光伏公司开始意识到,“游戏规则变了”。以前大家都很粗放,无非是融资、买进口设备、雇人,做出产品后,再融资、再买设备、滚动扩大规模,那是一个“拥硅为王”/“产能为王”的时期。然而,随着价格骤降,产品积压,大家开始发现,行业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果再不重视资本结构、优化财务状况、着手“医治”已经恶化的现金流,很快巨头就会变“大头”。
  在上市公司三季度财报中,我们看到一些可喜的转变。以尚德电力和赛维LDK为例,这两家公司之前因为过高的短期负债率和激进的规模扩张备受外界质疑,甚至传出了即将破产的谣言,三季报中,它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停止进一步的产能扩张,把重点放在资产负债表上,并同时提高运营效率、改善流动资金。
  有人寄希望于国内市场能在短期内迅速启动,以拯救深陷困境的中国光伏制造业,特别是那些挣扎在死亡边缘的中小企业。但只要保持理性,就会发现正在进行的这场“淘汰赛”中,大批匆匆介入、成立不久的中小企业势必是最早出局的选手,一些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经营理念过时的行业先行者也将被淘汰。
  
  汰劣进程开始
  其实,这轮行业寒冬还可以冻得更透一些,让一些地方政府彻底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光伏制造业不再是快速拉高GDP的廉价工具。就在前不久,一位当地完全没有光伏制造业基础的地方官员,在谈到为什么尽管多晶硅和光伏组件已经产能过剩,当地却仍将大力发展相关制造业时还在说:“如果只在我们这里装电站,那用我们的土地、阳光,拉动的是江浙等光伏制造业发达省份的GDP,对我们的区域经济就没有带动。”
  之前外界对多晶硅生产的高能耗、高污染也多有诟病,其实这些问题主要是集中在生产工艺粗劣的落后产能和效率低下的中小规模企业,现在的行业寒冬正好提供了有效的治理路径,比各种行政措施都更高效、更彻底。
  道理很简单,以前多晶硅卖几百美元一公斤的时候,一次还原生产出来的多晶硅就可以赚钱,许多人选择了门槛低、投资少、开工快的传统西门子法(开环),副产品四氯化硅、氯化氢对它们而言只是“负担”罢了,违法排放、倾倒,严重污染环境的事屡禁不绝;现在多晶硅的合同价已经跌破30美元/公斤,不循环利用四氯化硅、氯化氢等副产品的制造商,其成本是这个价格的几倍,不需要动用行政手段,它们自然会选择关门。
  其实,就算是采用闭环西门子法的多晶硅厂,要想赢利也得尽可能地提高副产品回收率(99%以上),同时采用新工艺(如氯氢化)来降低综合能耗(75千瓦时/公斤以下)。这种优质产能生产的多晶硅不仅没有先天性污染问题,而且最终光伏产品的能量回收期也会在2-3年左右。
  随着投机资本撤离,落后产能被清除,光伏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正在加强,三季度,英利、尚德、赛维、阿特斯等传统光伏大厂的组件出货量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环比上升。随着低毛利率时代的来临,市场也在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这客观上对光伏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只有具备技术、规模双重优势,管理精细化的公司才能提供效率、品质和价格均有优势的产品,也才能形成竞争力、获取市场份额。
  行业入冬之前,一直有人担心会不会突然诞生一种新的太阳能技术把蓬勃发展的晶硅电池技术彻底替代,让中国的光伏制造业彻底歇菜?这种可能性现在依然存在,不过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我们真正能够确定的反而是,此轮行业寒冬正在增强晶硅电池技术路线及其产业的长期竞争力。晶硅电池技术路线的光伏产品正拥有前所未有的市场规模,而稳步上升的转换效率和超预期的成本下降使其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美国已经有一部分光热发电项目开始转用晶硅光伏技术。
  成本大幅下降之后,光伏发电对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也在迅速减弱。某欧洲光伏电站投资商提供的信息显示,得益于廉价的光伏组件,一部分在光照充足地区新建的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已经可以实现电网平价。相信光伏发电项目不需要政府补贴也可以获得合理内部收益率(IRR)的日子并不遥远了。
  最后,引用昱辉阳光高管的话来作结,“其实,困难时期长一点也许不是坏事。最理想的是这个困难期刚好够长,把一些供应商逼走后,需求也刚好恢复”。
  作者为雪球财经/i美股分析师
其他文献
因与中国农历春节假期重合,和往年相比,2012年1月25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少了些中国政要和知名企业家的身影,但与中国有关的议题依然热力不减。   欧美经济不景气,而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仍保持较旺盛增长,且彼此间贸易涨势喜人,由此不论是“南方丝绸之路”“新兴市场的走势”,还是“全球中产者的崛起”,相关论坛总是人气旺盛,甚至人满为患。一时间,无论是“金砖五国”携手发展,还是“南南合作
期刊
过去十年,中国债券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债市规模已达20.4万亿元。国际清算银行(BIS)调研统计,中国债券市场已跃居世界第五位、亚洲第二位。  如今,中国债券市场利率已基本放开,但长期无风险收益率水平过低且对短期利率反应不敏感,成为中国式“格林斯潘之谜”。  所谓“格林斯潘之谜”是指美国短期利率上升,但长期无风险利率反而下降的现象。  美联储自2004年6月以来经数次加息后到2005
期刊
“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美国发起贸易保护的新领域。”2月3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下称机电商会)机械一部主任孙广彬向《财经》记者表示。   今年春节假期刚过,机电商会就获悉,针对去年11月的对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与反补贴(“双反”)案,美国商务部发布了临时性裁决,认定存在“紧急情况”。  据此,如果美国商务部在反补贴的初裁中认定存在需要采取措施的补贴,则其临时反补贴措施将从公布之日起向前追溯90
期刊
佐治亚州的秋色分外灿烂。宽大的落地窗外,绚丽的秋叶与碧绿澄澈的湖水相互辉映,满头银发的吉米·卡特坐在窗前。言谈举止间,这位已经87岁的老人流露出典型的美国南方绅士的气质,笑容温煦,彬彬有礼。  2012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33周年前夕,《财经》记者前往位于美国亚特兰大的卡特中心,专访曾在中美关系的关键时刻发挥“临门一脚”影响力的美国第39任总统卡特,并探访他的故乡——佐治亚州平原镇。  中美关系
期刊
紧赶慢赶,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人寿”)终于赶上了2011年IPO的最后一班车。  12月16日,新华人寿将登陆H股。目前,其还在为A、H股同日上市做最后努力。H股定价区间已确定为每股28.2港元-34.33港元,A股发行价格区间也已锁定每股23元-28元人民币。  据《财经》记者了解,H股的发行价将在定价区间的中下部,由于发行方计划A股定价低于H股,则A股发行价将在人民币25元左右
期刊
义和团搜杀教民时,怎么知道人家就是教民呢? 张鸣在《大历史的边角料》中自问自答:据说有义和团的大师兄火眼金睛,搭眼一看,就能看出教民额头上有十字印记,所以,拖出去砍了就是。也有谨慎一点的,抓住了嫌疑教民,升坛、焚黄表,让义和团供的关老爷、猪八戒之类的神来判定真伪,但凡焚表的,几乎没几个饶过,结果还是杀。  常说日本人做事跟中国人不一样,有时候确然如此,譬如他们在禁止基督教时,测试一个人是否是教民的
期刊
连续处于高位的通胀一回落,拖延多时的电价上涨即启动。  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次日起,全国燃煤电厂的上网电价平均价格提高至2.6分钱每千瓦时,销售电价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标准由现行每千瓦时0.4分钱提高至0.8分钱,非居民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3分钱。  至此,电价完成了年内第三次上涨。与前几轮煤电联动不同,此番上调电价,国家发改委打出的是一套压煤保电的“组合拳”。  在煤价方面,发改
期刊
吉米·卡特1924年10月1日出生于佐治亚州平原领的一个农场主家庭。他有一位在美国海军服役的舅舅戈登。戈登在上世纪初,曾从中国寄给幼年吉米无数明信片,这开启了他对中国的向往。卡特年轻时也担任过海军军官,曾数度随舰访问中国。他对《财经》表示,他不认同“中国威胁论”,因为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与中美竞争截然不同。  作为在历史转折关头,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核心人物,卡特细述了当年坚持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
期刊
2011年11月24日,广东《增城日报》以《为大敦村群众营造幸福生活港湾》为题,用整版篇幅对该村“一站三中心”进行了报道,称新塘镇大敦村“初步实现了延伸市、镇服务管理职能的目标”。但报道只字未提五个多月前发生在大敦村的那场群体性冲突。  2011年6月10日晚,一名四川籍孕妇在大敦村摆地摊时,与当地治安队队员发生争执,进而引发一场近万人参与、延续三天的群体性事件。因6月11日冲突最为激烈,当地称之
期刊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话用来描述当下的公务员招录,也合适。本来,为了公开透明起见,公务员招录工作采用了考试的方式。但考试并未能遏制对招录工作的人为操控,近日不断发生的“体检门”事件就足以表明这一点。尽管有的考生成绩名列前茅,却被体检卡住了。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只是在官方指定的医院体检不合格,到了其他医院则一切正常。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医院的问题,似乎是医院在玩猫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