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元坝地区茅口组台缘浅滩相储层物理模型

来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ion_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元坝7井在茅口组钻遇台缘浅滩储层并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油气勘探新领域的重大突破。为进一步落实台缘浅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其识别方法,根据该区地质地震综合解释成果,构建了与野外实际地层参数相近的三维台缘浅滩储层物理模型。按照实际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流程对模型进行了实验室物理模型数据采集与处理,得到了与实际野外地震响应特征相符的物理模拟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其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台缘浅滩储层基于大时窗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不能准确刻画沉积微相的变化,而依据地质模型精细解释
其他文献
增材制造技术因其能够一层层打印出复杂的零件而日益备受关注,然而,增材制造技术的工艺参数繁多且相互影响,因此,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一直以来是研究的重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基于节能的增材制造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分别建立了常见的增材制造技术,如熔融沉积成形(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光固化立体成形(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SLA)和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的能源消耗、表面质量与工艺参数的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鄂南)奥陶系具有与盆地中东部完全不同的沉积、岩溶环境和岩溶储层特征,其中设计的一口浅钻井揭示了碎屑物质充填岩溶洞穴的存在。浅钻钻遇上石炭统本溪组和上奥陶统平凉组两套地层,本溪组岩性为铝土质泥岩,平凉组主要颗粒灰岩和藻灰岩,并夹有多套泥岩层。利用矿物成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对比分析了两套泥岩的来源、风化蚀变程度、氧化还原环境、气候和古构造环境。结果表明,本溪组泥岩代表了更高的风化程度,平凉组泥岩沉积时所处的还原环境比本溪组泥岩更强,两套泥岩都反映了晚古生代海陆过渡的沉积环境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和超深层推进,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油气资源,成为世界超深层领域油气勘探开发最活跃的地区.围绕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体成因机理、地质模式、
实验教学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针对当前动力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为例,整合优化课程单元、科学合理规划实验内容,从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3个维度设置了多层次、分阶段的课程体系,采用全过程互动式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多向沟通与反馈机制,并依托优秀科研团队的平台资源,打造创新性实验教学载体,紧追前沿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需求,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动力工程类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
电子制作实验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CDIO模式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学生通过构思、设计、实践、运行等环节完成选定或者指定的工程项目。并以设计和制作光电二极管探测器项目为例,详细阐述了该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实践表明,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微小卫星国际竞赛作为航天相关领域学科交叉融合和交流平台,是培养航天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分析微小卫星国际竞赛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竞赛牵引下的“国际竞赛-实践培训-成果验证”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航天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为了推动这一培养模式,构建了理论拓展、实验实践和创新实践3类课程构成的培训课程体系;并依托在轨任务开展成果验证以拓展学生科研体验和促进竞赛水平提升;最后介绍了该模式的实施措施及成效。实践表明,该模式培养的学生航天创新实践能力等综合实力得
通过鄂西-城口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对长兴组-飞仙关组台缘带及台缘礁滩特征取得了新认识:①长兴组-飞仙关组为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由东向西依次发育盆地相、斜坡相、台缘礁滩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②发育一条长兴期-飞仙关期的台缘带,长兴期以台缘礁组合为主,飞仙关期以台缘鲕滩为主,礁滩分布连续、厚度较大且延伸范围较广;③长兴期台缘礁由礁基、礁核和礁盖组成,礁核主要为粘结礁和障积-骨架礁,礁基和礁盖主要为生屑砂屑滩,分布于万源蜂桶、宣汉盘龙洞、开县满月、奉探1
古城台缘带寒武系4期台缘丘滩体规模大、储层好,风险勘探中见到了好苗头,是塔里木盆地持续探索的重要新领域,但复杂的沉积模式、储层分布特征等成藏基本要素认识不清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储层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地震相识别及储层预测等技术方法,解析了古城台缘带多期丘滩体的沉积结构类型和储层主要控制因素,构建出沉积构型约束下建设性成岩作用改造的储层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寒武系台缘丘滩体内幕发育丘基、丘核、丘翼和丘坪4种微相类型,沉积能量向上逐渐增强,具有“加积型”和“前积型”2种沉积构型
二叠系茅口组热液白云岩储层是近几年四川盆地勘探的热点领域,受到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的影响,热液活动在茅口组白云岩中十分普遍,但对于热液如何影响白云岩储层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基于野外观测、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地球化学分析,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①根据宏观产状,茅口组白云岩可分为层状白云岩和斑块状白云岩,层状白云岩是主要的类型。根据微观结构,层状白云岩可进一步分为粉-细晶白云岩和细-中晶白云岩,斑块状白云岩则由中-粗晶白云石组成。②细-中晶白云岩多呈斑块状分布在粉-细晶白云岩中,具明显的不等
近年来地理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使得社会对应用型GIS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这就对高校GIS软件应用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GIS软件应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主动解决GIS问题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式教学法的"GIS软件应用"教学方法,将原本"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四阶段"项目式"学习,从教师主导教学逐步转变为学生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