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焦虑原因与护理措施探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vv5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焦虑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孕妇69例患者进行焦虑问卷测评,分析其焦虑原因,并结合焦虑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有42.03%的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焦虑原因为生理因素,15.94%为恐惧心理,27.54%为家庭与社会压力,14.49%为自卑心理。结论:依据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焦虑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以减少焦虑情绪对孕妇及新生儿造成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焦虑;护理措施;胎儿发育
  梅毒是一种全身性性传播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心理以及精神均造成严重的危害[1],近几年来,梅毒的感染率有所上升。尤其是妊娠合并梅毒的产妇,由于担心疾病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更易出现焦虑等消极情绪。本文中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孕妇进行焦虑测评,分析其焦虑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69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年龄为24--38岁,平均年龄为29.2岁;孕周为36周--39周,平均孕周为37.7周;病程为2月--20个月;平均病程为13.8个月。
  1.2 方法
  对69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进行焦虑问卷测评以及有效沟通,分析引起孕妇焦虑的原因。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29例患者的焦虑原因为生理因素,所占比例为42.03%;有11例患者的焦虑原因为恐惧心理,所占比例为15.94%;有19例患者的焦虑原因为家庭与社会压力,所占比例为27.54%;有10例患者的焦虑原因为及自卑心理,所占比例为14.49%。
  3 讨论
  3.1 焦虑原因分析
  经对69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调查结果分析得出,引起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焦虑原因主要包括生理因素、恐惧心理、家庭与社会压力以及自卑心理,现总结如下:
  3.1.1 生理因素
  妇女妊娠本身就是一个特殊过程,会引起生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多项变化,由于孕妇内分泌出现了大幅度变化极易引起心理失衡,因此会产生一些焦虑情绪。
  3.1.2 恐惧心理
  梅毒患者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对于患者心血管、内分泌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均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2]。妊娠妇女患有梅毒,如治疗或护理不当容易引发流产、死胎或者胎儿发育受限等,患者在担心自身的同时,更多的焦虑情绪是来自于担心自身病情会对胎儿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多数患者对于梅毒疾病知识的认知度不够,会错误的认为胎儿必会感染梅毒,因此恐惧心理不断加剧,致使焦虑情绪日益严重。
  3.1.3 家庭与社会压力
  患者在确诊为梅毒感染后,配偶双方会相互怨恨,怀疑彼此对婚姻的忠诚度,甚至指责不休,使患者不断产生焦虑情绪。多数梅毒患者都会受到他人及社会的议论,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还会担心医疗费用。妊娠妇女原本是需要家人更多的关爱及呵护,梅毒孕妇却要在接受病痛的同时,承受来自家人、社会以及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精神压力,这些都会增加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焦虑情绪。
  3.1.4 自卑心理
  梅毒患者确诊为梅毒以后,会由于各方面的压力所致,产生自卑与羞耻心理。治疗期间不愿意他人沟通,使家人及医护人员无法了解其内心想法,长期的自我封闭会使恐惧心理、焦虑情绪的程度不断升级,如此恶性循环,对于患者的治疗及胎儿健康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
  3.2 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焦虑护理对策
  妊娠合并梅毒孕妇长期处于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中,不利于其病情的康复及胎儿发育[3],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对策,缓解其焦虑情绪,来提高梅毒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可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具体护理对策如下:
  3.2.1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在妊娠合并梅毒孕妇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沟通,防止孕妇自我封闭,给予贴心的安慰及支持,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充分了解患者的内心顾虑及护理需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孕妇的焦绪,保持其心理健康。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缓解患者与家人的不良关系,为其家人讲解给予患者支持使之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治疗与胎儿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3.2.2 保护患者隐私
  妊娠合并梅毒孕妇非常注重他人的看法及议论,在治疗及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做到保密医疗及保密护理,充分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隐私,以减少他人议论和社会歧视或指责,使其自卑、羞耻的心理状态逐渐恢复健康[4]。以此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2.3 健康教育
  依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理解能力,选取合适的方法向患者讲解梅毒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原理,告知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后,梅毒疾病治愈是可以实现的,让患者明白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行常规产检会使疾病治愈,并可保证胎儿健康成长[5]。解除患者对自身与胎儿的担忧心理,减少其焦虑情绪,并使其保持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3.2.4 转移注意力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在孕期做适当的运动,对于疾病康复以及胎儿发育均有良好帮助。多组织患者进行休闲活动等,例如阅读、听轻音乐、多看积极的电视节目,将患者的原本集中于梅毒疾病的注意力分散到有益健康的活动上,可以有效减少梅毒孕妇的焦虑情绪,提高其治疗效果。
  妊娠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理过程,孕妇对其既有喜悦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心理状态较于正常孕妇更为复杂,孕妇会对梅毒疾病产生严重的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对胎儿健康发育产生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对于母婴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于颖芬.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焦虑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4(33):4204-4205.
  [2] 杨碧霞.妊娠合并梅毒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24):2259-2259.
  [3] 赵莉,李玲,蔡娟丽等.在门诊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
  [4] 储抗,汤兴红.患梅毒孕妇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性科学,2012,21(12):75-77.
  [5] 李永双,王天文,张志云等.女性梅毒血清固定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13(5):558-56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提高老年病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科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科室护理质量指标,医护合作度,护、患满意度 。结果: 科室护理质量的指标、医护合作度、护患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 P <0. 01 或 P <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还提升了医护高效沟通协调能力,取得了护士、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肺功能训练和营养护理对改善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断为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60例研究组和6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肺功能训练和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FEV1、FEV1/FVC、FVC、MVV差异无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对小儿营养不良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收集110例小儿营养不良患儿资料,分析营养不良产生原因。结果:家庭经济状况方面,110例患中21例患儿家庭经济状况较好,35例患儿一般,54例患儿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文化程度方面,20例患儿的父母为高中及以上文凭,65例患儿的父母为初中文凭,25例患儿的父母为文盲及半文盲;在喂养方面,15例患儿为混合喂养,80例为人工喂养,15例为母乳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Airtraq可视喉镜在急诊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60例需要紧急气管插管的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irtraq光学可视喉镜插管组(A组)30例,普通喉镜插管组(M组)30例,记录气管插管中每例患者插管前后儿茶酚胺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镇静剂的使用情况、
期刊
摘要: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教育行业的发展。随着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特点也在发生变化,妇产科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妇产科护理教学的需求。因此高校要想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护理人才,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始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就对妇产科护理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高压氧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NBNA分值变化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脑积水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脑积水患者6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31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31例患者的满意度为77.42%,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学与微生物培养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临床价值。结果:微生物快速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两种检测方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不同样本的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痰液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咽拭子,对比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近3年我院抢救的80例心肺复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40例患者进行早期心肺复苏(患儿入院时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定义为研究组。余下40例患儿按常规治疗护理流程进行心肺复苏,定义为对照组。收集每例患儿入院抢救过程及护理过程。比较(1)研究组和对照组引起心跳呼吸停止的疾病谱。(2)研究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心跳呼吸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对脑梗塞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东莞市人民医院综合科治疗的100例脑梗塞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组为行为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各50例患者。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行为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行为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4个月、8个月的FMA评分、ADL评分与护理前对比显著提高(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