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际婚姻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融合的作用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iz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以汉族为主体,另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以“大杂居,小聚居”为分布特征。其中我国西南,西北两个地区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建国以来,我国推行了少数民族自治为主的一系列民族政策,基本实现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发展,团结一致的格局。但近年来,民族极端势力抬头,策划了“七五”“藏独”等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恶劣恐怖事件,这让我们不由地得反思我国在民族融合方面存在的短板。而在社会学中一直有观点认为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婚姻则是构成家庭,实现两性关系合法与双系抚育的核心家庭的必要条件,家庭的构成将促进社会的整合程度,对社会稳定有着一定的帮助。由此出发,本文将聚焦民族融合问题,试图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融合的状况,思考能否通过鼓励族际通婚的方式探索出新的促进民族融合的道路。
  【关键词】:民族融合 婚姻
  一、研究缘起
  笔者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的一个汉族家庭,祖籍河南南阳。是在1955年爷爷来到新疆成为公务员后定居的,至今64年间已三代定居于新疆,期间河南的众多亲戚也通过投靠来到新疆定居,成为籍贯为新疆的当地人。在新疆生活的二十多年间,对新疆的风土人情,对新疆的山水草木有着很深的感情。2009年也亲身经历了共和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暴力恐怖事件——“七·五”,对民族极端势力深恶痛绝,对事件中死伤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同胞深感悲痛。此次暴力恐怖事件影响重大,不仅是直观上的对新疆人民生命财产的破坏与对法治社会法律公义的践踏,事实上也严重影响了新疆刚刚起步,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影响了内地人对待新疆与新疆人的观点和态度,影响了国际舆论对中国民族政策的看法与言论。近十年来,新疆着重维稳,在社会治安方面投入了足够的重视与精力,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有事实证明得到了可靠的保障,在新疆历次劫难后重新踏上正轨的时间里,如何在稳定局面得到保障后百废待兴,如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怀着一个土生土长新疆人的乡土情感和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学以致用的追求,笔者也开始对这个问题做自己的思考,这就是本文最初的写作动机。
  而把婚姻与民族融合联系起来的观点源于2019年5月9日,新疆招生网公布的《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引起我注意的是少数民族加分政策项的重大改革。民考汉加分从50分降至15分,回族加分从10分降至5分,除此以外,父母一方为汉族等其他民族,另一方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达斡尔族、藏族、俄罗斯族等11个民族的考生,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而在2018年的加分政策中,父母双方都是11个民族的加50分,其中一方为着11个民族的只加10分。这一政策的改变不仅是对新疆汉语教育普及程度的肯定,也是缩小汉民心理隔阂的重大举措,而单少数民族家庭较双少数民族家庭加分政策的改革足足吸引了我的注意。在中国,高考对于每一个应届青少年,对每一个家庭的意义举足轻重,這一政策改革无形中会增加民汉通婚的几率,使得在新疆将会有更多的单少数民族家庭出现,这一隐性的通婚鼓励让我想到了婚姻对民族融合的作用,让我有了是否可以通过鼓励民汉通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融合,实现团结的思考。
  正文
  二、族际婚姻对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分析
  族际通婚是指不同民族或种族间的通婚联姻,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通婚联姻两种基本类型。族际通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族群关系的真实状况,对促进民族交往,加强各民族相互包容理解,和谐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这一点在中国古已有之,纵观历史,我国政府对待不同民族间通婚的态度多是宽容的,其中尤以北朝历代最为典型,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逐渐汉化的这一时期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共生格局的雏形。族际通婚在我国历史上也留下了如昭君出塞的美谈,可见通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促进民族融合,政治上能够有效维持稳定的方式。
  在社会学中,对婚姻与家庭通常是作为一组概念来研究的,社会学中认为婚姻包括婚姻仪式都是有着社会功能的,一方面借与同家族、朋友、同事聚会的机会,加强社会网络的凝聚力 另一方面,婚礼向社会正式宣示了男女双方两个家庭的联姻。这种姻亲关系将在今后新家庭和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对于族际婚姻来说,这种功能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放大,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男女的结合形成的亲密关系会在日常交流中不断消弭原本的隔阂与差异,达到彼此理解、包容、甚至同化的结果。这种通过亲密关系实现的理解是其他宣传手段抑或政策对话所不及的。此外,社会学认为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而男女姻亲关系的达成是构成家庭的前提条件,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组成环节有着无可替代的诸多功能,他将社会中的个体凝聚成一个稳定的小集体,家庭意识是无论任何民族都会有的思维,家人的安危,家庭未来的发展都会限制这个家庭中成员的行为,换言之,它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经济层面
  婚姻的社会功能中在经济层面存在一个潜功能,即婚礼仪式本身就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相关研究指出,一场婚礼策划及其举办,将涉及婚礼策划、婚纱摄影、婚礼礼服、珠宝首饰、婚庆婚宴、蜜月旅行、新居购租、新居家具、居家用品等76个行业。可见由婚礼仪式衍生的产业收益是相当可观的。此外,不仅是婚礼仪式,婚姻构成合法的两性关系,也将两个原生家庭弥合在一起,双方的经济基础将在一定程度上融合,未来的消费意愿也将由个人的消费意愿变化为个人与家庭相结合的意识。
  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以新疆为例,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经济地位上的不平衡也是导致民族矛盾的根本原因,我国对此也一直以各民族共同富裕为初心不断推出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在经济上取得发展与进步,减少经济上的不平等。而族际婚姻能够将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原生家庭通过姻亲关系联系在一起,原本两个家庭间经济上存在的差距就有可能成为在这一差距处于劣势的家庭得到发展的机会,这一点在德国社会学家L.穆勒关于结婚动机的观点中有所体现,他将结婚动机总结为性爱、爱情、财物、地位与荣誉、被迫五种动机,其中财物动机是指为着追求更优越的物质生活而产生的结婚意愿,由此可以看出婚姻在消弭经济差距上是有其功能的,当然结婚的动机是复合而非单一的,在这里并不能认为族际婚姻是由财物动机达成的,只是族际婚姻具有这一功能。经济富足的一方会因为姻亲关系的存在对相对不富裕的一方提供帮助,不同的发展理念也能够在夫妻的交流中得到取长补短,牧业见长的少数民族与农业或是商业见长的汉族的结合,有可能发生正向的化学反应,产生提高经济收入的新技能。   (二)文化层面
  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民族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的国家,自然是汉文化为主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亚文化存在的国家。一般情况下,不同文化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群体,当亚文化群体的观念与主文化群体的观念不产生原则上的分歧,主文化对待亚文化的态度是包容的。但当亚文化群体对主文化作出挑战,冲击,甚至以一些越轨行为表现出来的时候,主文化与亚文化就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宗教极端势力就是这样一个亚文化群体,是必然要受到惩罚与制裁的。为了消弭主亚文化之间的冲突,我国也做出了许多这方面的努力,如出台一系列宗教事务条例,尊重并保留少数民族信教的权利,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进行宗教事务。同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做的十分到位,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现实说明,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仍然存在,良性的沟通与包容并没有阻止极端民族主义对秩序的破坏,单单依靠政府宣传,政策引导的效果是片面的,或许应该从社会的角度去考虑新的方式,实现社会层面与政策层面的耦合,双轨并行。
  要在社会层面实现文化沟通,民间力量则成为了主体,邻里沟通,日常交际就成为了主要的方式。相对于民间交际对于民族融合的力量,婚姻的社会功能是明显要更强一些的。婚姻通过姻亲关系使得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男女及彼此的原生家庭连接在一起,男女组成夫妻,对待彼此的文化是互相尊重的,当文化的交流渗透在日常起居的琐碎中,文化的隔阂与矛盾伴随着一个幸福家庭的建立是有相当可能化解的。婚姻构成家庭,而家庭作为一个相对坚固的社会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异质文化间的冲突借由婚姻组成的家庭,从大的亚文化群体与主流文化的冲突分散为在一个个家庭中,两方原生家庭异质文化的融合,这对防止群体事件的发生是大有裨益的。
  (三)心理层面
  在我国近年发生的极端民族主义恐怖事件中,其参与成员多为境外恐怖分子,而在境内的则是少数有着民族分裂思想的少数民族。由此可见,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是善良的,是拥护党和国家领导的,但民族分裂主义的渗透却不得不防且这种渗透已然在现实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在这方面,我们不仅要宏观地把握主流文化的引导,同時也要注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做到防微杜渐,由小及大。
  法国经典社会学家涂尔干在《自杀论》中提到,婚姻与家庭会加强社会的整合程度,在有婚姻和家庭的人群中自杀的类型多是由于对家庭的责任和整合程度过高带来的压力。可以肯定的是,婚姻与家庭会增进社会的整合程度,而整合程度高的社会发生分裂的可能性就会降低。通过族际通婚,将少数民族与汉族,少数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连接起来,组成异民族家庭,可以使民族间的矛盾缩小甚至消弭,有了家庭的个体会因为家庭这个结构的存在而担负新的责任,这种责任与拥有家庭的幸福感会对他的行为与选择在无形中构成限制。在是否进行越轨行为的权衡上,异民族家庭的成员会把对家人的情感,家庭中的经济积累,子女的未来都考虑进来,成为权重的一部分,这会大大降低他们受到民族分裂主义渗透洗脑的概率。
  三、结论
  新中国建国以来至今已有70年岁月,我国在经济发展、制度建设、民族政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国家发展进步的脚步并不能就此停止,我国社会中仍然存在着众多社会问题亟需解决。在西北,西南,青藏,内蒙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势力,民族分裂主义仍然潜伏在阴影中伺机而动。如何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如何为我国发展建立一个稳定的边疆格局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政府的角度,我国民族政策在方向上已有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有效的,只是在细节与实际中存在短板与不足。近年来,国家也越来越关注社会的力量,关注群众的力量,5月9日的高考加分政策改革就是一大举措。要想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政府引领的同时也要提高社会参与,发动民众自发的亲密交流,双轨并行地消除民族融合过程中不安定的因素与矛盾。在社会层面上,族际婚姻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通过婚姻将不同民族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语言、习俗、信仰上互相尊重,融合的局面。我国政府要想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融合不仅要在舆论宣传、汉语教育普及与帮扶少数民族同胞上做文章,也要通过政策鼓励民间交际,鼓励族际通婚,久而久之,我国民族地区终会形成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围在一起的团结格局。
  四、【参考文献】:
  【1】梁青岭 现代婚姻社会学 2009.10
  【2】蔡文辉 婚姻与家庭—家庭社会学 2003.10
  【3】何明   西南边界民族研究(19期) 2016.04
  作者简介: 郭应宇(1996年4月1日) 男性 汉族 新疆 职务(学生) 学历(硕士) 单位(苏州大学)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
其他文献
【摘要】:二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目标同实力仅次于它的苏联相冲突,加上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美国开始采取遏制苏联的策略,意图遏制苏联的扩张,促使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发生变化。为此,美国推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虽然苏联解体根源在其内部,但是不可否认美国在其中的推动作用。了解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的和平演变手段,总结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和平崛起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冷战 美国 苏联 和平演变  一
期刊
【摘要】: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报告信息所服务的对象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及企业内部管理者。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各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相对准确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并获取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会计行业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具体分析,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的角度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由。根据成因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
期刊
【摘要】:本文从西方社会的自然法则出发,通过其折射的整体性原则、冲突一依存一秩序,以及不同时代和社会背景中被赋予的“公平”、“和谐”、“秩序”等涵义,探寻中国乡民社会的礼俗互动与“契约性”秩序如何建立。  【关键词】:自然法则 范村芯子 社会契约 礼俗互动  一、西方哲学中的自然法则  自然法则是惟一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一个概念,而且从古至今,其历史一直持续。几乎所有人类社会里都可以找到不同面貌出现
期刊
【摘要】:志愿服务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尚行为,它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民自觉地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活实践,对于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多元化、弥补政府失灵、促进社会信任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社会治理创新成为当前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而志愿服务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载体,如何使志愿服务更广泛、更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
期刊
【摘要】: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启蒙运动,构成了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促进了人类社会的高速进步。苏格兰启蒙运动是一项十分著名的积极运动,并且具有较强的国际性和开放性,使得其影响范围逐渐拓展开来。有效地将一部分西方国家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展现出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现代性影响。  【关键词】:苏格兰启蒙运动 现代性 传播  苏格兰启蒙运动诞生于十七世纪末,在欧洲带来了十分剧烈的影
期刊
为何要史之革命?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旧史因专供特殊阶级诵读,故目的偏重政治,而政治又偏重中枢,遂致吾侪所认为极重要之事迹,有时反阙不载。”正因如此,我们应当从新去整理历史,将之前被埋没的挖掘出来,将之前所忽视的去整理出来,将之前有谬误的去改正过来。而这也正是梁启超所写这本书的意义:“今日之史,其读者为何许人耶?既以民治主义立国,人人皆以国民一份子之资格立于国中,又以人类一份子之资格
期刊
众所周知,近代刑法三原则,罪刑法定,罪责刑适应,平等原则,据通说,这三个原则起源于贝卡利亚《犯罪与刑罚》一书,这些基本事实,并不存在有意义的争议。同时,也有一些观点提出,罪刑法定原则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十二世纪《大宪章》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依据客观解释论,将当时的封建主义法制理论,根据其基本语义进行文理解释,完全可以得出“罪行法定”的基本原则,在《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张明楷教授认为将大宪章第二十九
期刊
【摘要】: 铜陵博物馆馆藏有这样一张图纸,它并不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图纸,它是一张用革命先烈鲜血和生命绘制的江防图。那么这份重要的情报是如何绘制?又是怎么样通过地下交通员送往长江北岸的呢,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这里有一篇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关键词】:渡江战役 江南解放第一城 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江防图  展开这张有些粗糙并且已经纸色泛黄的手绘图,我们仿佛听到了隆隆的枪炮声、厮杀的呐喊声和冲锋的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对冰蹴球的历史渊源,历史传承、游戏规则、运动特点展开了研究。结论:冰蹴球运动主要从“踢盖火”游戏和“踢冰核儿”游戏演变而来 冰蹴球的游戏规则主要包括三种规则,即四球规则、六球规则、十球规则 冰蹴球具有大众性、健身性、观赏性的特点。  【关键词】:冰蹴球 历史渊源 历史传承 游戏规则 运动特点  1 前言  冰蹴球是“蹴球”运动的升华,保持了蹴球“场地不大
期刊
【摘要】:美国博物馆协会针对提高博物馆专业化水平制定了一套“质量认证体系”,其中最具权威性的是博物馆“专业认证”(Accreditation)项目。这一套专业认证项目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大学博物馆也不例外。本文从认证目的、认证流程、准备核心文件、获得大学支持等几个维度介绍美国的大学博物馆进行专业认证的步骤与内容,可以对我国大学博物馆未来提升专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 大学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