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对聚碳酸酯的改性

来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ladr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聚碳酸酯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利用化学降解法实现聚碳酸酯(PC)的可控降解,得到端羟基聚碳酸酯。利用氯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端羟基聚碳酸酯反应得到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PC-PDMS)共聚物,采用红外、核磁、热重分析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中PDMS的质量分数为37.73%,共聚物的热稳定性介于PC和降解产物之间。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PC/PC-PDMS共混物,用毛细管流变仪测试其流动性能。共混物注塑成标准样条用于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C的缺口冲击强度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振动信号分析是发电机组故障诊断中常采用的方法,而大多数监测系统是基于对振动的分析来诊断故障。采用振动和噪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故障诊断,使得对故障的诊断更全面。利用La
盘扣作为重要的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之一,因其具有功能性和装饰性而被广泛运用。盘扣由远古的结绳系带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戎装上出现皮制盘扣,盛唐常服中出现盘扣雏形,逐渐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的壮举,但其仅存在了二十八年,此后明清两代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这与郑和下西洋的动因密不可分。基于学术界对郑和下西洋动因的看法,从
本文从婺源民居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形式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徽派建筑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