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勘查中的物探工作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yy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本文通过历次武汉市地面塌陷物探工作的总结,讨论了各种物探方法的应用地质效果,总结了合理的物探勘查方法组合,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地面塌陷;物探方法技术;方法组合
  1、引言
  武汉市地跨长江、汉水,独特的地理、地质构造环境,形成了复杂的水工地质条件。在东西走向的灰岩条带中,不同程度地发育着岩溶。历史上多次发生地面塌陷,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危害。为抗灾救灾,防治并进,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工作,基本查明了地面塌陷发生的地质构造特征,提出了防治措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作为现代化勘查技术的物探方法,在其中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2.地质与地球物理条件
  武汉市地处长江、漢水两岸阶地,第四系覆盖广泛,具粘土-砂(砾石、卵石)层的二元结构;下伏基岩从志留系-三叠系分布基本完整,地层走向主要呈近东西向。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一级阶地的东西向灰岩条带上,构造部位属向斜轴部,岩性为三叠系大冶灰岩,二叠系栖霞灰岩,石炭系黄龙灰岩。当灰岩与白垩系-晚近系,砂岩接触部位,岩溶相对较为发育,如武昌陆家街-烽火村一带,最具代表性。基岩中的岩溶及其第四系覆盖层中的扰动土层是地面塌陷害发生的地质原因。
  多年的物探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物性资料,归纳后得出如下规律:
  第四系土层(Q):具有最低电阻率,低介电常数,最低密度特征;
  页岩、泥岩(P):具有低电阻率,低介电常数,低密度特征;
  砂岩(K-E)、砂页岩(S):具有较低电阻率,较低介电常数,较低密度特征;
  石英砂岩(D)、硅质岩(P):具有最高电阻率,高介电常数,较高密度特征;
  灰岩(T.P.C):具有高电阻率,高介电常数,较高密度特征;
  上述物性特征均是在致密块状赋存条件下(第四系除外)基岩所具有的物性特征。当然,基岩中所发育的岩溶裂隙带和断裂破碎带都会产生相应的物性变异而呈现出低电阻率、低介电常数、低密度的物性特征。
  应指出的是,位于闹市的塌陷区一般工业游散电流及高压线、地面(表)电性不均匀体,电气设备等干扰因素复杂且相当强度;相对地震法而言,人文干扰震动也具相当强度。
  工作中,只要物探方法选择合适,技术措施得当,就有可能获得目标(的)物的地球物理信息,为我们所识别。
  3.物探方法技术应用特点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南轧钢厂地面塌陷物探工作之始至今,历时三十多年的地面塌陷物探工作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它们的推进反映了物探勘查技术的科技进步历史。
  第一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对地质-地球物理条件不明,方法选择主观因素居重;投入方法较单一,以重力,直流电测深为主;应用效果不明显;
  第二阶段:资料积累有限,地质构造和物性条件认识欠全面深入,尽管开始注重综合方法投入但方法应用针对性不强,方法效果得到了改进;
  第三阶段(现阶段):随着查证工作的深入和认真总结,对地面塌陷产生的地质构造要件和机理有了新的认识,注重不断应用新的物探方法技术,灵活地进行方法优选组合,经济快速地获取最佳探测效果。
  近些年来,在发挥传统方法功效的同时,也将一些新的方法陆续引入到武汉市地面塌陷灾害勘测中来,诸如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浅层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瞬变电磁测深(TEM)、EH-4(大地电磁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核磁共振探水技术等。不少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代表了灾害物探发展的现代化进步。
  此外,针对市区工况条件复杂,干扰强的特点,采用一些抗干扰技术,如直流电法的“软接地”技术,基本可以克服水泥-沥青路面的接地干扰;新电法仪器应用“陷波”技术,可使抗工频电流干扰达800dB以上;浅震引进抗干扰软件,可以较有效的压制人文震源干扰等。
  4.探测的地质效果
  4.1地质填图的探测效果
  物探进行地质填图主要是查明覆盖条件下的基岩岩性和各种构造,岩性界面,褶皱与断裂构造,地层产状等。其中灰岩是填图工作的基础目标物。
  2000年4月6日,武昌烽火村一带发生较大规模地面塌陷,陷坑多达20余个。规模大者直径达几十米见方,最小者直径仅1米。由于陷坑位于居民区,引起了社会关注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全面查清塌陷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时安排了物探综合方法,开展地质填图工作。经过方法试验对比,方法试验,主要有直流电测深、瞬变电磁法(TEM)、浅层地震、地质雷达等。认为直流电测深抗干扰能力较强,效果较直观,成本较低,而被选中。
  填图工作中,直流电测深发挥了很好的功效,准确地区分了覆盖条件下面K-E的沙岩与灰岩(T)的复杂接触关系,呈犬牙交错的格局。后经钻探验证,岩性判断准确率达90%以上。灰岩的高阻异常十分清晰,其“断开”部位则指示了断裂带或岩性接触界面;较有意义的是那种“阶梯异常”,往往指示了灰岩顶板还覆盖了一层厚度不大(数米至十余米)的粘土岩,后为钻探成果证实。
  4.2物探技术在地面塌陷中的应用效果和监测预警
  近年来,在开展地面塌陷灾害监测与预警工作,选择了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大地电磁测深(EH-4)的方法组合,目标十分明确;灰岩中发育的岩溶裂隙带是目标(的)物,以高密度电法为主,探测深度40~50米;第四系中的“扰动土层”和洞穴是浅层目标(的)物,以地质雷达为主,探测深度约20m;大地电磁测深则主要研究中深部地质构造特征,提供地质背景信息。深部高阻异常范围大且基本连续,为灰岩反映;在120点出现直立柱状高阻异常,其两侧存在明显的地阻变异。而在80点出现一处“悬胆”状低阻圈闭异常,清晰地显示了当年地面塌陷区土层扰动-回填洞穴的形态特征;大号点一侧存在低阻凹陷,还伴生有中浅部位的低阻异常,指示了基岩中岩溶发育特征和第四系土层中的扰动现象。该区是地面塌陷的“敏感区”,依据局部低阻凹陷异常圈定了四处岩溶裂隙带,并尝试性地推断了两处土层扰动,供地质上参考。这些成果对监测预警项目提供了地球物理资料。
  4.3治理效果的检测
  在陆家街地面塌陷治理中,运用地质雷达检测第四系底部土层高压水泥注浆密实度,效果较为理想。注浆密实部位反射信号增强,经彩色图像处理后为红色亮点密集区;反之,注浆密实程度差的部位则呈现暗灰色图像特征,两者差异一目了然,为评价注浆质量提供了较准确的依據。
  3.4方法探测效果的小结
  武汉市地面塌陷物探所投入的方法可以合为以下几类:
  (1)直流电法:电剖面,电测深,高密度电法。(2)电磁法:地质雷达、瞬变(TEM)、大地电磁测深(含可控源)。(3)浅震。(4)高精度重力。(5)高精度磁测。
  直流电法中,电测深,高密度电法效果较好。相较而言,高密度精度更好一些,但推测深度有限;电测深可深可浅,施工条件受布线影响更大。
  电磁法均具有更好的精度和横向分辨力,由于观测信号弱易受干扰影响。地质雷达浅层探测能力很强,但深度有限;大地电磁测深经济成本较高,主要用于中深探测;瞬变电磁测深存在起始深度问题,浅表层信息往往会“损失”掉。
  浅层地震效果较好,但成本稍高,且易受人文震动干扰,此外,对岩溶裂隙带的空间形态推断在相当程度上依赖解释人员的经验。
  重力方法在陆家街塌陷陷坑上观测到了清晰的重力低异常,方法是有效的,但工作周期较长,成本较高。
  高精度磁测效果不明显,这与目标物与围岩的磁性差异小有关。
  参考文献:
  [1]周建新. 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分析评价方法[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3:252-253.
  [2]谢名洋,杨旭东. 某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J]. 低碳世界,2016,31:101-102.
其他文献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摘要】: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回顾这不长的发展历史却可以发现很多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都是根据文学著作改编的,或者说很多文学著作都被搬上了银屏。从素材提供角度来说,优秀的作品都是优质剧本的雏形,只有有优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就有源源不断的素材。當然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呈现,也给读者(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阅读体
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民研院,四川 成都 610041)  1976年出版的《文化与实践理性》是萨林斯中期的作品,此书在前言中开章明义,指出“本书是对某种观念进行的一种人类学批评。这种观念认定,文化是从实践活动以及实践活动背后的实用利益中逐渐形成的”。萨林斯试图将人类学的“文化”理论与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结合起来,他所要提出的是“另一种理性,即象征理性或意义理性。它认为,人的独特本性在于,他必须生活在物
期刊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金庸先生作品中的文化魅力。从作者从小的武侠情结开始,以《射雕英雄传》为例,分析概述《射雕英雄传》中精神文化(包括侠义精神和儒释道精神)、语言文化并对金庸先生作品的文化魅力展开举例分析。精神文化魅力涉及到的侠义精神是儒家积极入世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扶贫济弱精神的表现,因此分析射雕英雄传中的侠义精神,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解
期刊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 南昌 330063)  【摘要】:音效是构成一部优秀影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经典动画影片中几段经典音效的分析,整理和总结了音效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关键词】:音效;精神感受  音效通常指配音、配乐和音响效果的总和。作为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效对于影片有着重要的作用。一部好的影片需要大量的音效去渲染气氛。恰到好处的音效可以烘托画面中氛围,让观众们身临其境。但
期刊
(湖北省枣阳市博物馆,湖北 枣阳 441200)  【摘要】:关于立庙毁庙研究,近年来,学术界主要集中于宗庙的起源、立庙之制和毁庙之制等方面。下面拟将这一时期内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回顾,从而为进一步更好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宗庙;立庙;毁庙  引言  宗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在古代,宗庙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地方,而且也是王朝世袭统治的象征。近年来,学术界对两汉立庙毁庙研究取得
期刊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贵州日报》为贵州省的党报,在贵州的报纸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文将对《贵州日报》2016年全年的扶贫新闻进行研究,研究出《贵州日报》扶贫新闻的特点。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整个贵州本土的报刊乃至全国的报刊该如何更好地报道扶贫新闻以及新媒体时代下党报应该如何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和服务提供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贵州日报》;扶贫
期刊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摘要】:本文立足于对《客从何处来》第一季节目内容的分析,重点以传播学理论对《客从何处来》的节目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推动像《客从何处来》这样的人物电视纪录片发展得建议对策等内容。  【关键词】:《客从何处来》;大众传播;电视纪录片  《客从何处来》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打造的国内手档明星真人寻根以及追溯家族历史的大型纪录片。《客从何处来》一季分为
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情感在艺术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情感不仅能够提高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和打动人心的震撼力,而且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情感可以使人物更鲜活、更饱满。人物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不只是一些人物的生存状态,还要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诉求,进而揭示人性的深度,为观众呈现人物的生命意识中所孕育的思想情感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人物纪录片;情感表达
期刊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在电气领域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气行业的成本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本文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并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技术  引言:电气行业是我国现代工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气行业中需要对整个设计生产流程进行强有力的控制管理,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
期刊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立秋》展现的是大院的俯视图之下民国初年的局势动荡,国运衰微,是晋商命运与民族命运联系的高度结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下演员自我风格和角色风格的高度粘合在和舞台背景的写诗写意化中更加淋漓尽致的彰显。可叹:今日立秋,望君莫伤;演于戏中,思之戏外。  【关键词】:三一律;立秋;晋商;命运  峭壁飞檐相间,砖墙绣楼毗连,秋来叶落人空散,秋去明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