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规模经营相关支持政策的调整必要分析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zhi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国家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支持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这些政策的执行使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益得到显著提升,但还存在许多需要调整的地方。本文从七个侧面,提出当前农业政策与农业规模经营的不协调关系,希望引起适当关注,进行相关优化调整,以期为更快更好地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业;规模经营;政策;补贴
  1  国家惠农补贴资金的作用提高了规模经营的成本
  在诸多农业支持政策中,有一项重大支持政策是:土地流转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国家将给予土地流入者一定的补贴资金支持,其目的在于激励经营主体投入更多资金、技术与管理,实现更高的土地产出收益,更快地提升土地使用效益。但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是:广大土地承包者依据国家补贴资金的水平来相应提升土地租出价格,变相地把国家的补贴资金转移到自已手中,这种水涨船高,使得土地经营者没得到一点实质性的补贴。这种针对种植大户的补贴,事实上变成了普遍的分配式补贴,起不到支持大户的真正作用。
  2  政策频繁变动给生产主体带来重大损失
  农业投资是一项投资周期长的生产,少则一年,多则十数年,国家政策当然也比较稳定,但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的发展管理重点在随时调整,而这种调整往往会给经营者带来重大损伤,而其责任却需要经营者自已承担,显失公平。比如:上年推行农业观光,国家激励投资搞休闲农业,而休闲农业需要大量的土地,并需要建设固定设施。但随着大城市周边“大棚房”的出现,国家打击农地的非农化,结果,许多真正合规经营的休闲观光农业经营者受到了伤害;再比如上些年推行经果林种植,果农投资建成果园,历经几年辛勤劳作,刚能收获,却又出台政策,强调耕地不能非粮化,虽然国家会给果农以经济补偿,但对于国家与社会来说,这无疑是重大损失,也损伤了果农的积极性。在养殖用地上也是如此,由于环境保护的需要,许多地区划定为禁养区,但养殖规模已经形成,拆除既有的养殖场,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损失。
  3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名不符实
  自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地注册成立,数量急剧膨胀,但其中真正能起到实质性的“合作”效果的微乎其微,大多数合作社的成立与运行,与立法精神相去甚远。国家出台合作社法的初衷是引导广大农民联合起来,成立民间经济组织,让农民摆脱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局面,与工业、商业的巨大资本进行竞争,以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社会。但操作中往往做成这样:一个农业投资者,他个人进行全部农业经营投资,一个人负担盈亏,他注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已是发起人,但合作社的其他成员,则是他根据注册标准要求,临时找来的几个打酱油的熟人。这种合作社,完全享受不到合作社法给予的任何支持,其经营实力、竞争实力、抗风险能力完全没有改变。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更多的规模农业经营主体还是家庭农场,这种农庭农场的数量规模巨大,他们的基本特点是:家庭成员为劳动主体,特别时段,雇佣几个本村民工或亲友,经营规模上在0.67~6.67hm2之间,这样的经营规模,对管理要求较小,经营管理不需分层,依赖人情约束,风险较小,容易持续经营,在能够持续生存达到5年的农业经营主体中,这类小微型的农业实体占比更高。他们在法律形式上,可能是种养大户,或者属于家庭农场,也可能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在实际经营管理、投资管理、风险防控、利益分配中,都是传统意义上家庭农场,无论他是否取得注册,都不影响这个本质。无论他是不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都不是事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这方面,国家当进一步调查研究,优化相应的法律制度,给予规模经营者更切实的保护与管理。
  4  中低层的政策制定失误给经营实体带来重挫
  比如,有的县市,制定蔬菜奖补政策,种植规模达到一定规模的,每亩可向国家申请奖补资金数百元,但却规定西瓜不能享受补贴,制定这种特别规定的原因是:西瓜在本地种植规格较大,即使不補贴,西瓜种植产业也不会萎缩,况且,有如果继续支持西瓜种植,那么,有限的资金会被西瓜种植户拿走相当的一大部分,僧多粥少,其他种类蔬菜种植上得到的补贴就微乎其微了。这种思路明显以属于杀富济贫的思想,也是一种歧视政策。其实,作为一个县级经济区,区区几千亩种西瓜,只能在本县叫做小有名气,在全省、全国、全球根本没有地位,政策的制定只实现了小而全,却没有把产业做大做强的真正度量,效益更好的支持政策是把有限的资金扶持更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应该把奖补资金投入到更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而那种只支持新鲜产业,支持小微产业的政策,必然会导致 支柱产业日渐萎缩和垮塌。
  5  破产清算制度不能在种养实体中得到完善
  在当前,存在许多农业经营主体破产后社会遗留问题处理困难的问题:一般来说,农业经营主体转租了承包人的耕地进行农业经营,如果经营顺利进行,则农民稳妥地收取土地租金,而一旦经营失败,则会先拖欠租金,继而确认破产,无法支付租金。这时,农民大略会强制扣押经营者资产,或集体上访,请求政府出面解决问题。由于农业经营风险很大,而且经营者大多抗风险意识较差,这种破产后的无序处理情况几乎每年、在每个乡镇都会发生,地方政府为了息事宁人,只能自想办法,协调解决,有些实在没办法,只是由政府兜底买单。这种处理,不仅增加了政策负担,对经营成功者显失公平,而如果政府不买单,则又会出现群体性的恶性事件。其原因在于,国家没有相关的农业企业破产制度,作为农民,也不会和经营户签订经营失败情况下的租金减免条款,在这方面,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备:一是国家出台相关法规条件,规范农业企业破产清算制度;二是丰富、完善农业经营保险,转移破产风险损失,;三是引导企业和农民签订破产状态下的租金减免条款,让群众接受农业经营风险,公允地签订租地合同。
  6  城市资本进入三农,不必要进行过度担忧   过去,为了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制定相关措施,阻止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其立法宗旨意在以此来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防止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土地,对农村资本进行过度冲击,但操作中发现,这是多虑的,也是无效的。首先,资本是难以划定界限的,特别是在国界以内,难以确定其属性:在农村,如果农民需要用土地出租来换取收益时,他不会考虑资本的性质,城市工商资本想进入农村,完全可以很容易地在农村找到代理人,由代理人注册公司,代为经营。从实际影响来看,城市资本进入农村,根本不会对农村造成许多负面影响,而更多地会带来正面影响:一方面,随着资本的流入,会把城市城市文化、城市理念、城市管理方法等先进元素带进农村;另一方面,会补充农业资本的不足。单从农民利益上来看,也符合农民的意愿:城市雄厚的资本进入农村,可以更快地实现土地大规模的流转,农民可能通过租出土地、参与代理管理、参与技术服务、参与劳动等多种途径,获取收益,更柔性地实现以工补农,让城市反哺农业,也可以更灵活地盘活城市资本。所以说,在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再开放一些,少一些保守,让城市资本更多地进入农村,我们只需要在耕地保护这一核心要素上做好文章,防止耕地非农化,防止粮地非粮化,保证耕地红线不补突破,在这方面加强管理,毫不手軟就可以了。
  7  大规模种植中生产产品有受到本地群众的瓜分危险
  农业规模生产在当前存在这样的一种潜规则,虽然似乎没道理,但现实确是如此,危害巨大:如果本自然村某人承包几公顷地,搞种植或养殖,只要对经营场地进行适当围护,一般不会受到村民的滋扰,他们认为这是老少爷们的东西,损害其经营,会受到本村人的鄙视,这是一种感情在作用;而如果某人经营数百公顷,或者是本村外的人来经营,或者是以集体的名义投资经营的,无论怎么加强管理,都无济于事,因为村民会认为这是外来财物,是公共的财物,可以无偿占有,非法占有的成本很低。因为本地村民会运用集体的力量,对生产者进行群集性侵犯,这种哄抢规模经营企业的案例在各地屡见不鲜,当地政府或基层干部出于地方保护思想,也不会尽职尽责地保护经营户的利益,法不治众的卑劣思想在这种环境下还很顽固,这种欺生、欺公的习俗虽然毫无理由,但却反映了血淋淋的现实。为了切实保护规模经营户的合法权益,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法规,严厉打击这种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 杨国录.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探讨[J].农家参谋,2018(1):49.
  [2] 夏兰.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高素质农民的培育不仅能够提升农民对于各类农产业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也是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基础措施,对于乡村振兴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高素质农民技能的培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定位,通过实际文化水平的增强,促进新型产业模式的培育,为乡村的长效稳定发展以及各类乡村管理政策的推进提供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技能培训;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广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
摘要:水稻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米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一直居粮食作物之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米干净卫生无杂质,而且要求大米要口感好,风味好,吃着安心,吃着健康。因此探索有机的栽培方式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首要任务。我市依托有機肥提质增效项目,与东宁市地施恩农民合作社合作实施“稻鸭共作种植技术”,提高了水稻有机化程度,减少了化肥、农药的公害,实现了水稻纯绿色
摘要:仔猪在临床中出现腹泻属于比较常见的症状,生产中存在很多因素都能够引发仔猪腹泻。在当前的实际养猪生产过程中,发生仔猪腹 泻的情况非常多见,1~3月龄的仔猪在生产中属于发病的主要群体。腹泻仔猪在发病之后会出现生长缓慢的状态,对于饲料的报酬不断下降,仔猪的体质下降,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出现相应的减退,抵抗疫病的能力减弱,生产中非常容易继发感染其他传染病,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很容易造成死
摘要:小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日渐提高。现如今,人们对小麦等食物的质量也有所追求,逐渐加大对绿色食物的需求量。此外,小麦也是粮食作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小麦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大。为了进一步确保小麦的质量与产量,相关人员已经展开技术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并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本文是对绿色小麦的种植与管理计划进行分析与讨论,希望对相关人员能起到帮助
摘要:农业问题一直都是事关我们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部门采取各种办法去解决三农问题,因为我们国家整体经济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果想要真正的使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如果一味的制定政策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还必须要从农村经济的实际状况出发,即深入到农村里面去。因为只有通过真真切切的实地考察,我们才能够发现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
摘要:病虫害频发是威胁苹果种植产量以及国民产出的重要因素,加上以往苹果种植中各类化学药剂滥用情况的发展,对于果实品质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随着绿色防控技术在实际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推广,对于苹果种植效益以及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绿色防控技术在实际苹果病虫害防治方面综合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以及传统的农药防治等,从安全性出发加强了绿色生产的重视,能够通过各类高效技术的实施达到增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却一直停滞不前。因此政府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越来越重视。要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因素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上去,在结合时代的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提高农民整体的素质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农业发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前景  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主
摘要:为了解花生炭基专用肥施用区域及施用效果,进一步探讨花生控减施肥模式,凌海市开展花生炭基专用肥与花生根瘤菌配合施用试验,筛选我地炭基花生专用肥与花生根瘤菌配合施用的最佳用量。  关键词:凌海市;花生;控减施肥;试验报告  1 试验时间  2017年5月10日~2020年10月30日  2 试验地点  农业中心示范场试验田  3 供试作物及品种  供试作物:花生;品种:茂源308  4 试验肥料
摘要:为了引进和培育迟熟优良荔枝新品种,进一步优化玉林荔枝品种结构。基于“仙進奉”优质、迟熟、丰产性好的经济性状,2015年从广东增城引进该品种在广西玉林开展生产性试验。经多年引种观测发现,仙进奉能适应玉林的气候条件,树势中等,容易成花,开花坐果正常,病虫害发生一般。表现丰产稳产,品质优,平均单株产量60.32kg,平均单果重26.51g,可食率80.1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40%,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