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时代的到来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1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起了工业革命,用机器大规模生产替代传统手工艺制作,催化生产效率的提升,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令人痛心的是,这一过程中,传统手工文化的流失。
  关键词:手工盘扣;机械纽扣;生活方式;启示
  “全球化现象不仅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也同时具有某种微妙的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正在对创造了过去伟大文明的文化资源起着消耗和磨烛的作用。”
  ——PaulRicoeur
  手工艺人手工盘制纽扣,经反复细心打磨,造型近乎完美。蓓蕾盘扣、缠丝盘扣、镂花盘扣、更有蝴蝶盘扣,恰如一只只欲飞未飞的蝴蝶,缀在不同款式的服装上,呈现出不同的衣饰语言。张爱玲时代的温婉与典雅,90年代女性的浪漫与娇倩,于端庄中见美感,古雅中见清纯。大机械生产时代,纽扣产品千器一面,少了份灵动,冰冷更不具美感,艺术感粗糙。
  1 手工盘扣与机械纽扣
  盘扣,也称盘纽,中国传统服装中重要的配饰之一,一般采用制作衣服剩余面料,将各种布料缝成细条,盘结成各种各样形状的花式扣子,故俗称布扣。纯手工制作的盘扣通常是一对,一公一母,公的一端为结,母的一端为环。把结系进环中,就起到了固定服装的作用。每一粒盘扣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亦可用作装饰。因题材不同,不同的盘扣赋予了不同的生活气息和吉祥寓意。盘扣造型优美,做工精巧,犹如惟妙惟肖的工艺品。
  纵观历史,盘扣是古老中国结的一种,经历了中国古代绳、结、带、扣长期多样地演变,在清代的后期,盘扣的出现和发展,从美学上来说是中国纽扣发展史上的巅峰。它是中国所特有的纽扣,是中国纽扣的象征。盘扣虽为服装上的小配饰,却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是祖先智慧的结晶。
  在国外,18世纪初,英、法、德等国相继开办纽扣加工厂。19世纪初,一种新型的经过染色之后的纽扣逐渐流行起来,与此同时,大机器生产的布包纽扣几乎取代手工制作的布包纽扣。在国内,随着辛亥革命的到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服饰偏向西化,向着自由、多元的方向发展。纽扣作为衣服上的小配饰而引进中国,纽扣也在这一时期大放光彩,在造型、材质、纹样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中国,现在人们衣服上的机械纽扣,从功能上来说是盘扣的延伸。
  这里,关于机械纽扣定义,更多指的是用机器制作的扣子,用扣眼把衣服等扣合起来的机械小形球状物或片状物,主要是为了区别与手工制作的纽扣。自辛亥革命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纽扣加工厂在中国建立,机器制作产品的高效率,使得机械纽扣以千器一面、冰冷的面貌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手工盘扣与机械纽扣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手工盘扣和机械纽扣,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产品,都是把衣服两片连接起来,固定衣襟,使人遮羞蔽体或严密保温,呈现穿戴仪表整齐的效果,起到实用和装饰美化功能的作用。
  手工盘扣有其特殊的制作工艺,从准备盘扣的制作工具到袢条的制作,再到扣结的盘制以及盘扣固定,每一步都要经过复杂的工序,手艺人的耐心程度才能完成。这一系列的手工制作过程中,融入了手工艺人的情感。从面料颜色的选择,材质的确认,再到造型的研究,每一个盘扣都是手工艺人的精心之作,经过反复地打磨,造型接近完美。制作过程中运用细腻的手工扦边,用心制作完成扣结和盘花,表现出手艺人精益求精的精神,精巧的盘扣中蕴含着手工艺人的耐心、专注、坚持、严谨。
  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生活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快时尚生活的追求,机器制作产品的高效率,使得机械纽扣快速适应人们的生活,满足生活的需要。然而工厂生产出来的机械纽扣千器一面,产品粗糙,冰冷而没有情感,更不具备美感,因而,纽扣少了个性,也缺少了趣味和灵性。很多摆脱物质生活和热爱生活的人,对精神世界的生活就会有所需要,为机器化大生产的审美而感到疲劳,感到忧心,对生活缺乏精神的寄托与乐趣。
  3 手工盘扣与机械纽扣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手工盘扣和机械纽扣在现代产品设计的各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主要运用在服装设计和产品设计中。
  如今,纽扣在服装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被强调,纽扣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塑造和引领时尚,巧妙地运用展示其魅力。将纽扣与产品结合设计,创造新的视觉形象。
  近几年,盘扣作为中国传统的服饰点缀手段又风靡全球,丰富和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它不仅适用于传统类的旗袍类服装、中式婚礼服、中式服饰等,也被许多服装设计师广泛用于现代各类时装作为装饰,并将其推向了国际化大舞台。作为一个小小的手工制品,在服装上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装饰功能。同时可用盘制而成的扣结或盘花制作手链、项链、发饰、佩戴品等装饰产品。将盘扣元素符号进行转换,和现代产品结合设计,以中国元素为灵感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热爱生活、对生活有追求的人,可以体验手工制品带来的乐趣。盘扣不仅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满足人们的文化共鸣。
  机械制作的纽扣,通过制作的模子,不断的复制进行生产制作。由于高效率、低成本、廉价、大批量等特性,快速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在人们的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其生产的普遍性、大批量性等特征,机械纽扣和服装都不值得被收藏和保存,故而,得不到人们的珍惜和重视。很多服装,都是用完就扔的心态。没有个性的审美,对生活、对美的追求便单一、乏味。除了主要应用在服装上,也应用在产品设计上,进行装饰。
  4 结论:手工盘扣与机械纽扣对生活方式的启示
  纽扣作为服装中的点睛之笔,手工盘扣和机械纽扣因制作工具、制作方式不同,呈现出来的作品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也不一样,以自己的方式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盘扣手工艺的自身魅力及其悠久的传统文化背景,相对于冰冷的机械纽扣而言,不管是对现代的服装还是产品,均体现出了不同的影响,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启示。
  启示一:手工盘扣有利于高品质的生活。21世纪的人们,伴随着对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生活意识的觉醒,感受着人情化的冷漠、疏远,人们生活的理念由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人类的物质与精神追求由共性转为个性。人们个性化的追求越来越鲜明,批量化的大生产似乎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的生活,不再那么的受到人们的欢迎。越来越多的时尚人士、对生活有热爱、有品质的人,开始注重个性化,为旧日重复单调的审美而感到疲劳,手工制作为人们的审美带来了新的理念,手工盘扣为个性化定制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为高品质的生活提供了条件。
  启示二:手工盘扣有利于环保、舒适的生活。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机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污染环境,对生态造成危害。手工制作的产品可以很好地解决对环境的破坏,为生活提供安全、舒适和环保的条件。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手工盘扣和机械纽扣在社会中分别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盘扣作为中国特有的扣子,盘扣的技艺更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人工之巧。中国的手工文化,将会在当今社会中起到积极而又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柳宗悦.工艺之道[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姜露露.中华盘扣的艺术特色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05.
  [3] 袁博.传统盘扣的艺术魅力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D].天津美术学院,2015.
  [4] 蒋玲玲.中国传统纽扣造型艺术探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传统剪纸与皮影艺术博大精深,种类花样繁多,在我国家喻户晓。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两大瑰宝。而现如今,由于制作形式的单一,故事内容的老套,加之很多年轻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不重视以及宣传力度的不够,这些传统艺术有很多已渐渐被人们疏忽,甚至淡忘。本文利用新媒体制作技术,将剪纸的艺术形式和特色结合皮影戏的运动方式进行动画实验艺术短片的创作而进行研究和实践的一次总结。目的是,为了发
期刊
摘 要:《疯狂动物城》不但是本年度全球票房最高的影片,还是迪士尼史上自主发行的亚军作品,同时还是迪士尼公司史上票房第六的动画片和美国影坛票房第五的原创IP动画片。本文将从这个爆红的电影现象中究其原因,进行符号学分析,从剧本的设定以及故事的价值上解读这部作品。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剧本设置;精神分析学;价值想象力  由里奇·摩尔、拜恩·霍华德及杰拉德·布什联合执导的《疯狂动物城》,作为迪士尼推出的
期刊
摘 要:电影《刮痧》以传统中医“疗法”为焦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西文化冲突。在这场冲突中,我们看到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的认知因素——文化定型的变化与发展,这种文化定型的变化同时又反作用于跨文化交际活动。本文通过《刮痧》中的文化定型,强调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培养“文化移情”,建立客观、全面的文化定型。  关键词:《刮痧》;文化定型;跨文化交际  0 导论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
期刊
摘 要:《中国好声音》和《奔跑吧兄弟》都是近年来热播的综艺节目,节目的成功让它们稳稳地坐在长尾理论中顶尖的头部位置上,在主节目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衍生的节目。本文将通过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探讨这两档节目的衍生节目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长尾理论;衍生节目;《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  1 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
期刊
摘 要:在女性主义电影里,关于性别的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热点。李安并不是纯粹的女性主义者,他的电影却得到了许多女性主义者的认可和推崇。他的影片里讲述了那些不一样的男人,不一样的女人还有不一样的爱情。本文试图发现李安电影中不一样的元素,并从李安个人的人生经历出发,寻找到李安的电影之所以独具魅力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李安电影;女性主义;第三性男人;他者;性别观  在电影艺术的长廊里,有一个人吸引了大量东
期刊
摘 要:宫崎骏动画陪伴我们成长至今,用最纯净的故事,最唯美的色彩,最童真的造型,构筑一个既浪漫美好又富含哲理的世界。我们在欣赏形式感之美时不得不思考它的对立面,和作为人的责任感等等。宫崎骏的作品继承了日本动画的浪漫主义唯美传统,用人生的感悟以及心灵深处的感情,建造一个理想的世界。“一直在寻找人与自然、与自身和内心的一种和谐。”  关键词:宫崎骏;浪漫主义;英雄主义;象征主义;形式感;哲理;艺术风格
期刊
摘 要:受国外偶像团体综艺节目风潮的影响,中国本土的偶像养成类真人秀也开始蓬勃兴起,成为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活跃于中国电视荧屏上的一种新的节目类型。此类节目一方面把俊男美女的身体编码为欲望的符号供大众消费,以颇具诱惑和挑逗性的镜头画面作为节目的“吸睛”利器,使身体沦为了被消费的商品;另一方面,在影像蒙太奇的拼贴组合下营造出了诸多欲望景观的幻象,迎合了普通观众渴望成功、成名的心理。偶像养成类真人秀
期刊
摘 要:两千年的儒家文化使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同时衍生出了“父权”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而父子关系也成为家庭中的主要伦理关系。本文将从李安导演的“父子三部曲”入手,具体分析“父权文化”的影像式表达。  关键词:“父权文化”;李安;推手;《喜宴》;《饮食男女》  1 传统文化中的“父权秩序”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单位,以男性家长为中心,以父权文化作为家庭伦理观的核心部分,以父与
期刊
摘 要:影视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进步,同时也催生了影视艺术叙事手段的革新,在影视视听语言多样化呈现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影视技术优势,来对影视叙事手段本身进行深入探究,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本文将围绕电影《时空线索》的叙事空间为论述着眼点,探寻影视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如何为影视叙事提供革新动力的。  关键词:叙事时空;影视技术;视听  1 《时空线索》叙事内容及技术手段概述  《时空线索》的叙事围绕着时间
期刊
摘 要:正如四大发明改变了人类的文明史,电子技术和数字媒体的出现也正改变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和文明。随着“数字艺术”这一词浮出水面,各大艺术院校、培训机构纷纷开始创办数码艺术、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等新兴学科,乍眼一看,来势之凶猛远盖过其他传统艺术学科和手工艺艺术。  关键词:传统艺术;数字媒体;数字媒体艺术  计算机技术、网络和数字艺术的兴起可以说是20世纪最为惊叹的变革,看似几个完全不同的学科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