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锄头》及其他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anlo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西湖文苑》的总体面貌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这份刊物开放包容的办刊方针和文学立场,《西湖文苑》集结了众多知名作家,沈从文等“京派”作家在《西湖文苑》中占据着较重的分量。林庚的佚作《铁的锄头》不能说是一篇成熟的作品,但是它有着独特的、值得重视的艺术价值,通过这部短篇小说,可以丰富和深化對林庚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 :《西湖文苑》 沈从文 佚作 林庚
  近日,笔者在翻阅民国时期的旧期刊《西湖文苑》时,有幸读到了林庚的短篇小说《铁的锄头》。《铁的锄头》刊发在1933年5月1日的《西湖文苑》创刊号上。关于这篇小说,在已出版的各类林庚作品集均未见收入,相关的著作年表也未有提及,当前也没有发现有关的研究文字,因此应该属于林庚的散佚之作。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庚以诗歌和古典文学研究著称,除此之外,也写过不少随笔和批评文章。相较而言,对于林庚的小说创作情况,目前学界关注的还不够。当前留存的林庚小说之作本来就不太多,这篇小说的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林庚小说的特点,而且可以丰富我们对林庚的认识,对推动林庚研究也提供了较为有价值的文本。本文尝试对小说《铁的锄头》和《西湖文苑》这份刊物做些论述和阐释。
  一、关于《西湖文苑》
  《西湖文苑》于1933年5月1日创刊,出版地是浙江杭州,由 “西湖文苑社”编辑,主编有胡蘅子、程一戎等,现代书局负责发行。《西湖文苑》为月刊,初定于每月1日出版1期。从1933年5月1日创刊号起,到1934年10月出至第2卷第6期停刊,共出版发行了12期。这份杂志的主要栏目有小说、诗歌、散文、小品等,也刊登了不少译作,集结了众多知名作家。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一份刊物,曾一度湮灭于历史的灰尘中,直到近年来,它的史料价值才被关注和发掘。如解志熙发现了林庚的佚诗《歌者之声》《狂风之夜》,沈从文的佚文《三秋草》《废邮存底》,佚诗《旱的来临》《微倦》等; 刘涛从《西湖文苑》中辑录出了臧克家的三首佚诗《两个心》《死了的神秘》《鲜亮的影》;杨新宇发掘出了何其芳的早年佚诗《招》等。
  《西湖文苑》的创刊,自然离不开相应的政治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初期,南京国民政府发起了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意在阻止左翼文学运动的发展,加强意识形态控制。当时的《前锋周报》 《前锋月刊》 《黄钟》等刊物,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创办的,有着比较浓厚的政治色彩。《西湖文苑》由国民党浙江省宣传机关主办。刊物的定位是“一个发表比较软性的发扬民族思想和精神的文艺刊物”,目标读者主要是青年学生。《黄钟》也是由国民党浙江省宣传机关主办,在1933年《西湖文苑》创刊前夕,《黄钟》曾在第25期、第26期连续登载了“西湖文苑创刊号要目”的出版广告,此后每逢《西湖文苑》出版,《黄钟》都相应刊出了各期的目录,对《西湖文苑》进行推广宣传,从中可见这两份杂志之间的关联。
  《西湖文苑》创刊号登载有《发刊词》,《发刊词》宣扬“民族意识”。编者认为,要办好一份刊物,首先要有严肃的态度:“本刊同人是深深地这样的相信:文学这东西的功能是异常的强大,文学这东西的意义是异常的深宏,文学这东西的使命是异常的重要。所以,一个从事于文学写作的所谓作家,无论是小说家,是诗人,是戏曲家,是批评家或是论文作者,他所第一应该具备的条件就是‘严肃’。” 《发刊词》认为文学是“时代精神的前潮”。主张作家去做“人生的写实者”“时代的先驱者”,“要十分严肃的正视人生,文学家要十分严肃的抓住时代,文学家更要十分严肃的负起了民族国家的前驱者的责任;把人生的战斗的意义交织了民族国家的纬线和时代的经线,然后再以严肃的创作态度和严肃的创作技巧表现了出来的时候,那末那作品,才是万族景仰千秋不朽的伟大的作品,而文学家的生命,才能够因这作品之继续存在而活泼泼地洋溢于宇宙之间,历千年而光华焕发不能磨灭”。不难发现,这份《发刊词》散发着民族主义文学的气息。
  不过,和《黄钟》对民族主义文学的公然鼓吹,登载了不少激进的文字不同,《西湖文苑》主要是以刊登文艺创作为主,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和小品文等,同时也有一些翻译类的文章。虽然《发刊词》有些政治色彩,但从《西湖文苑》的总体呈现的面貌上看,它更是一份普通的文学性刊物,并没有什么政治倾向性。《西湖文苑》的办刊立场比较开放,有着一种兼收并采的姿态,不囿于某一群体或流派。正如主编程一戎所说:“我们不想把这份刊物成为几个人的私有园地,我们要将这刊物完全献给多数的读者大众,希望有几百个同意于我们的作家在这里聚集拢来。”对刊物的作者群进行一番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文苑》的作者构成比较多元化,其中还包括了臧克家、李辉英、苏寿彭(章枚)、尹庚、何家槐等左翼作家。
  在《西湖文苑》的作者群中,沈从文无疑是分量较重的一个人物。他有多篇作品陆续在《西湖文苑》上发表,如《微倦》(第1卷第1期,署名季蕤)、《三秋草》(第1卷第2期)、《废邮存底》(第1卷第3期,署名甲辰)、《废邮存底》(第1卷第4期,署名甲辰)、《旱的来临》(第2卷第6期,署名岳焕)。《微倦》和《旱的来临》属于诗歌作品,《三秋草》是为卞之琳的诗集所写的评论文章,两篇《废邮存底》属于书信文章。除了本人在《西湖文苑》上发表作品外,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也有两篇译作发表,分别是兰姆的《水手舅舅》(第1卷第3期)和托尔斯泰的《苏拉脱的咖啡店》(第1卷第4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沈从文在《西湖文苑》作者群中的突出地位。
  沈从文和《西湖文苑》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其实并不让人意外。早在1932年10月,即《西湖文苑》创刊的前一年,一份名为《小说月刊》的杂志在杭州创刊。这份刊物的编辑是沈从文、程一戎、林庚和高植。这四人中,程一戎后来成为《西湖文苑》的负责人,而沈从文、林庚和高植,都成为《西湖文苑》的重要作者。对于《文苑》上沈从文的作品,本文此前已有论述。除了《铁的锄头》,林庚还在《西湖文苑》上发表过《歌者之声》(第1卷第2期)、《狂风之夜》 (第2卷第3期)、《驰想中的印度》(第2卷第1、2期合期)等。高植也曾有多篇作品在《西湖文苑》上发表,如《速概记》(第1卷第1、3期,署名高地)、《黄昏的逃捕》(第1卷第2期)、《匪女》《水月》(第1卷第4期)、《二十二年除夕》(第2卷第1、2期合期)等等。我们知道,沈从文在帮助、奖掖文学青年上,一向是不遗余力的。高植是沈从文的学生,早年在文学上也曾得到沈从文的提携。沈从文曾经为高植的作品集写过一篇《高植小说集序》,对他的创作予以好评,认为高植“把文字当作一项严肃的事业”。   诸如此类的文字,在《铁的锄头》中还有很多。这篇小说虽然在多處描写了牛三的内心世界,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存在。外在世界是触发内心波动的原因,内心的感受是外在世界的呈现,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人物内心、意境营造、故事发展、自然环境等方面相互生发,并以一种诗意的、优美的语言融合起来,这也是《铁的锄头》较为独特的艺术价值。
  三、结语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付梓的九卷本《林庚诗文集》,是迄今为止收入林庚作品最多的集子,其中主要是新诗与古典文学研究著作。既然是“诗文集”,《林庚诗文集》当然没有收录林庚的小说。其实林庚的创作涉猎极广,除了诗歌、散文之外,还有小说和戏剧等。1928年林庚进入清华大学读书,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朱自清先生的助教。在这几年里,作为“文学青年”的林庚积极参与文学活动,留下了数量不菲的文字。比如,除了《铁的锄头》,林庚的另一部短篇小说《一隅》就是这时候写下的。《一隅》这篇作品发表于1932年《清华周刊》第37卷第6期。小说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太复杂。小说以1932年爆发的上海“一·二八事变”为背景,讲述了这场战事是如何激起了生活在北平的“一隅”的人们的心理波澜,并带来了生活上的影响。在创作这篇小说时,作者当时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缺乏对这场战事的直接体验,因而作者扬长避短,小说中没有浓墨重彩的战争图景,也没有直接描写浴血奋战的抗日英雄,而是选择了生活在北平的普通市民为描写对象,是大时代中的“小叙事”“小人物”,起到了“大中有小、以小见大”的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可惜这样的一部作品,目前同样也失收于林庚的各类集子。
  当前,林庚的不少作品还散落于各类报刊之中,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林庚,就不能不关注对这些作品进行挖掘和阐释。或许在将来,随着林庚小说的陆续的发掘和林庚研究的推进,我们可以在熟知的“诗人的林庚”和“学者的林庚”外,再加上一个“小说家的林庚”的身份。
  参考文献:
  [1] 解志熙.考文叙事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解志熙.文学史的“诗与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 刘涛.现代作家佚文考信录[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杨新宇.何其芳早年佚诗《招》及其他[J].现代中文学刊,2012 (4).
  [5]发刊词[J].西湖文苑,1913 (1).
  [6]编辑后记[J].西湖文苑,1913 (1).
  基金项目: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报纸副刊与现代作家佚文发掘整理研究”(15BZW155)
  作 者: 李恒才,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传媒与文学生产。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其他文献
摘要:程凯研究员的《乡村变革的文化权力根基——再读(小二黑结婚)与(李有才板话)》从文化霸权的视角出发,认为赵树理小说中落后农村的转变不仅是政治性的转变,更是文化性的转变,也正是这种文化性的转变使得政治性的转变成为可能。程凯此文关于现代性转换的观点和贺桂梅教授的《赵树理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一文的观点暗合。这两篇文章均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切入文本分析,成为“再解读”这一方法的成功运用。  关键词:文化霸权
摘 要:《主角》讲述了忆秦娥从放羊娃到名角的成长史,作家陈彦在其中塑造了一个笨拙、淳朴、隐忍的“主角”形象,本文着眼于忆秦娥人生中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与“宠辱荣枯”,分析“笨”主角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主角》 笨 忆秦娥 人物形象  你不想让那命运的风车转动,大千世界的狂风却推着它自转。不愿去唱戏的笨放羊娃却被钉在日益孤立无援的古老腔调中;不愿被注意的笨烧火娃却成了半个世纪来令人瞩目的秦
摘 要: 以女性为主角的中外文学作品比比皆是,美国文学自不例外。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红字》更是把殖民时期的美国女性想要追求自由和无约束爱情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该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海斯特(Hester)具有鲜明的欧洲女性的个性,这位有夫之妇初到美国,人生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她见到英俊而又充满神的智慧的牧师丁梅斯代尔(Dimmes
摘 要: 曹雪芹评价倪二“尚义侠”,柳湘莲“素性爽侠”;畸笏叟认为《红楼梦》里有四样“侠文”。根据这些人物的言行,本文归纳曹雪芹心中的侠义指趋人之急、仗义疏财、自尊自爱等精神或行为。《红楼梦》中一些女性形象具备相似特征的也可被称为侠。明清时代侠的内涵与如今不同,称人为侠着眼于伦理道德,侠具有生活化与世俗化的特点。  关键词:《红楼梦》 侠义观  《红楼梦》的侠义观念主要体现在对有侠义精神的人物塑造
摘 要:方以智《梅花诗》 中的遗民情结经历了觉醒、勃发、坚定三个阶段,体现了他明亡之后由伤怀、落寞再到固守忠节的心路变化:在山河破碎、忧愁憔悴之际见梅花盛开,欲借赏梅以销亡国之愁,是遗民情结的觉醒阶段;梅开易谢,虽自然之理而人生难免有情,感物之余,生归隐之思,托心志于佛理,此为遗民意识的勃发阶段;自幼受到忠节思想影响的方以智难忘故国,他以出家为僧的方式对抗清廷的逼仕,最终借“咏梅” 坚定了自己遗民
摘 要: 当代青年诗人纳兰集诗歌创作、诗歌教学与诗歌评论于一身,可谓是“为诗而诗”之新人。纳兰的诗集《纸上音阶》以美学之问、信仰之求、哲学之思引领中国当代诗坛。在文化全球化视域下,文坛新秀奠定了当代诗歌的主體性、文化创意与哲理风格。纳兰以诗之作颠覆历史的霸权,建构时空的话语权。读者欣赏此类作品终会收获青春的反思、自由的理念与思想的火花;从中迸发生存力量,感悟生活意义,建构生命深度,赋予生态关怀,进
摘 要:乾嘉著名诗人、苏州人沈德潜一生致力于科举,但屡屡受挫,晚年被乾隆帝赏识,得“江南名老士”之赞誉。诗歌创作贯穿其一生,他主张“主盛唐,倡格调”和“温柔敦厚”诗论,不仅诗歌创作丰硕,而且在诗论方面亦有很高成就。研究其诗歌创作,对了解清代诗坛的风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沈德潜 归愚诗钞集 温柔敦厚  清代乾嘉时期苏州著名诗人、诗论家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谥号文悫。主张“
摘 要: 微文学广告借助微信朋友圈这一民众生活平台,借助刷微信这一民众常态性生活方式,高频推出,形成了“典型情節-抢眼图片-代表章节”为主干的有机配套模式。它将受众对象定位于低收入浅思维型的打工群体,以白日梦的想象构建出极大占有金钱、权势与美色的理想化世俗生活状态,以刺激欲望与快感的心理方式将文学写作由形而上转为形而下,由精神转为肉体,由美感转为快感,在“为什么写”“写什么”与“怎样写”的基本环节
摘 要:教育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近代私塾的研究更是教育史和近代史的热点。近代私塾的研究有对其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的详细探究,还有不少对于其与近代新学之间的问题研究和其自身的改良问题探讨。私塾教育自古以来,都是由民间发起的填补官方对于平民教育的空缺,在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清末民国时期,其对于平民基础教育的普及作用依旧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对于近代私塾对平民教育的普及研究仅在对于义务教育和近
摘要:电影《烈日灼心》改编自长篇小说《太阳黑子》,作品主题涵盖善与恶、救与赎、罪与罚、生与死等多个方面。本文通过比较电影和小说文本,以电影与原作的失衡而导致的逻辑混乱和部分人物形象塑造的失败为代表性的“失”,以影片中加入的黑色电影元素为代表性的“得”,据此简要分析电影《烈日灼心》的改编。  关键词:《烈日灼心》改编黑色电影  小说《太阳黑子》的作者是须一瓜,原名徐平。她既是《厦门晚报》政法记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