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环境下自适应学习非连续性文本探究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与时代发展接轨,与数字化环境相连接,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值得研究。基于网络的自适应学习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对学前情况进行诊断分析,了解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统计,确定软件;甄别比较,选择路线;协作探究,深化认知等途径,对学习过程进行动态组织。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思,真正发现以学习者为中心,能够激发个性、提高学习适应性,促进创造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自适应 非连续性文本 自主学习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以来,该名词倍受一线语文教师关注,大家一致认为,非连续性文本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有效的阅读既可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与时代发展接轨,与数字化环境相连接,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成了我们研究的新主题。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除了文字或符号,多以统计图表、图画、图像甚至音响等形式呈现,且不直线性连续呈现,而是多维分布。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实用性特征和功能明显,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基于学生的学习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如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目标等,且即使是学生自身,其知识状态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我们认为基于网络的自适应学习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自适应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下根据自身学习需求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索,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为激发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创造学习提供了无限可能。正如《新媒体联盟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指出:“自适应学习——为个人定制学习体验。”
  《镇江一日游考察规划》是笔者基于“自适应学习数字环境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的一个课题,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练习2”的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有一定的拓展性及研究价值。
  一、学前情况的诊断分析
  在自适应性学习中,学习诊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是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重要依据。
  《镇江一日游考察规划》一课是典型的语文非连续性文本,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便利,是关注“生活中”“真实的”“活生生”“有用的”读写素材,更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教材“练习2”已涉及“写出从A地到B地的走法,并画出示意图”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笔者以为,利用网络上丰富的非连续性信息,引导学生在自主规划、自主探索中完成“一日出游考察规划”这一学习任务,非常有意义。而且,在数字化环境下用自适应学习方式完成这一任务,更能提高学习效率。虽然百度地图、高德导航等出行软件已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工具,学生在生活中也有所接触,但不一定能系统地了解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开展,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学习机会,为提升学生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平台。
  针对《镇江一日游考察规划》一课的内容,结合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认识地图”的研究,笔者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考虑:一是从学习内容的确定来看,笔者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了小调查,确认学生对“镇江一日游考察”的内容很感兴趣;二是,从学习工具的选择来看,本课内容涉及出行路线、用餐地点、景点选定等,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投票,确定认可度较高的学习工具;三是,从学习方式的选择来看,针对有的内容难度较大,部分学生或许未能系统了解相关学习工具的现状,笔者决定采用合作探究学习和网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
  二、学习过程的动态组织
  学习过程的动态组织是在学前情况的诊断分析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历史记录,针对学生个人的已有认知、自身学习能力等,组织或呈现与学习者当前学习能力相关度最高的学习内容。
  上文已说过,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针对特定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笔者灵活组织学生展开学习。《镇江一日游考察规划》的教学内容与外出游玩有关,所以进行相应的情境创设,提升情境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完成此学习任务,要设计出行路线,提前订好用餐地点,景点游玩路线……因此,学习活动中,笔者鼓励学生以到镇江游玩为切入口,自主为自己的假期出游做好攻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我还启发他们充分发挥网络的实时性、互动性、共享性、跨地域性等特点,让学生在网络上阅读大量的、与问题有关的非连续性文本信息,意在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自主生成。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组织了三项活动。
  活动一:数据统计,确定软件
  笔者先组织学生针对“从湖塘出发到镇江金山公园,你可用哪些办法来确定出行的路线?”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结果他们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用纸质地图,有的说可以向亲朋好友了解路线,还有的说可以用电子地图……后来,我引导他们利用尚学学习平台“检测”中的“选择题”控件進行选择,根据平台的数据统计,最终确定用“高德地图”完成本节课的学生任务。接下来,学生自主探究“高德地图”的用法,经过讨论,寻找并制订出“湖塘至镇江的出行线路”。“高德地图”是一款免费地图软件,有强大的路线规划功能,能够根据个人需求制订多种道路规划方案,还能为用户提供吃、住、玩、购、游等多种服务信息,目前已成为大家出行的必备工具之一。可见,通过自适应的学习方式,学生已经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
  活动二:甄别比较,选择路线
  选择路线是有效出游的前提。如何利用“高德导航”选择路线,是接下来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设计了“学习单1”(见表1),组织各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根据各组意愿确定前往镇江金山公园的路线,并按顺序写出途中任意三条路名,填入学习单,并估算好到达时间,也可多写几条路名。   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以及各小组选择的路线,用iPad登录“尚学平台”中的“高德导航软件”,确定行车路线。此时教师需要及时巡视,发现并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如在巡视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学生输入了终点后,地图缩小时只显示起点和终点,看不出途中要经过的路名,这样就无法完成任务单;二是有的小组直接利用“导航”功能选择路线,导航功能一般是用在实际行车过程中的,此时只是完成路线检索的任务,用不用值得讨论。因此,交流时,笔者把这些问题呈现出来,组织学生一起探讨。最终学生认为,对于问题一,只要把屏幕上的路线图放大,沿途经过的具体路线名称就显现出来了。对于问题二,学生一致认为,“导航功能键”是汽车行驶时才需要用到的,选择路线时不需要打开。同时学生还强调,确定路线时首先要看自己是自驾出行、火车公交出行,还是徒步出行。本次一日出行主要是私家车自驾出行,因此选择出行路线时,“高德导航”软件为用户提供了三个指向,即“避开拥堵”“距离最短”“时间最短”。
  有了以上认识,在交流路线确定时,有的学生以“时间最短”为指向,选择了“湖塘—S39江宜高速—G42沪蓉高速—G4011扬溧高速—金山公园”的路线;有的以“距离最短”为指向,确定了“湖塘—312国道—338省道—运河路—中山西路—长江路—金山公园”的路线……在实践摸索、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按“去这里”便会有具体的路线显示,知道了可以根据出行要求、个人意愿选择有关路线,进而掌握了利用高德导航确定出行路线的方法。
  在这样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会给学生统一的答案,而是通过引导组织教学过程,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持续激活思维,深化认知。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活动三:协作探究,深化认知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了解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灵活、深入地使用“高德导航”解决旅游出行中的其他问题,如吃饭、加油、值得考察的地点等,笔者又设计了“学习单2”(见表2)。
  为了组织学生高效完成“学习单2”中的相关内容,“高德导航”中的“搜周边”功能是一定要考虑的。“搜周边”中包括“吃”“住”“行”“玩”“游”“购”等。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搜周边”的内容构架,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更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接着,引导学生根据任务选择相应的栏目,例如确定“吃饭地点”时选择分类“吃”;确定“考察地点”时选择分类“游”;确定“加油地點”时选择分类“行”。将具体的任务与类别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后,解决问题的方向就正确了。
  接下来,等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意愿都确定了“吃饭地点”“考察地点”“加油地点”后,笔者先选择了其中的一个任务如“吃饭地点”进行协作探究,然后选择了两组内容有差异、有特色的小组进行交流,让学生做裁判,确定哪个小组的内容更合适。交流“吃饭地点”选择理由时,有的小组阅读了大量非连续性文本的信息,用截图加批注的方式,用iPad介绍自己选择的理由,有理有据;有的小组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如它的地理位置、消费金额、是否有镇江特色饭菜、顾客评价等,通过阅读比较,分析整合等方式诠释自己的理由,更有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对两个小组的内容进行评价和质疑……经过这样的协作探究和讨论质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走向深入。
  教学最可贵的是“授之以渔”,通过自适应的学习探究之旅,笔者相信,以后再遇上同类的考察规划问题,他们肯定都能迎刃而解。
  三、学习效果的及时反思
  数字化环境下的自适应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基于资源的学习。上述教学中,师生充分利用“高德地图”软件推进“镇江一日考察规划”学习任务,软件上的内容可以适应各种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在对内容进行不同组合的权衡与思考中,学生大致了解了有关湖塘、镇江的地理知识及历史文化等常识,更了解了做出游的攻略。这样基于资源的学习,通过网上探索及与同学的协作自主完成,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在自适应的主动学习中,学生自我组织学习内容,独立执行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会主动拓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深度观察、阅读、分析、表达等,学会搜集、组织、处理大量的非连续性文本信息,无形中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涵养了语文气质。而教师只要规划好教学目标,做好学习过程中的巡视和指导工作,创设和维护好学习环境即可。
  自适应学习尝试已逐步走向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的模式,尤其是问题的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学习体验的广度。不过,虽然它已突破传统的数字化学习,但仍需更高的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要求,以弥补学前诊断的不准确、信息反馈的不及时,检测功能的不完善等问题,对此,笔者将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杨九诠,李铁安,朱家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 姜强,赵尉,李松,王朋娇.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研究——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学习的新常态[J].中国电化教育,2016(2).
其他文献
摘要:“评价即学习”理念下的口语交际教学,强调将“评”贯穿“教”与“学”始终,助力学生快速构建自我认知系统,提升交际效率。梳理口语交际评价训练点,发现“评价即学习”理念下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以展示性评价获取交际知识;以建议性评价提炼交际方法;以系統性评价构建交际体系。  关键词:“评价即学习”;口语交际教学;交际知识;交际方法;交际系统  “评价即学习”理念下的口语交际教学,强调将“评”贯穿“教”
期刊
摘要:“评价即学习”理念下的习作教学,强调评价贯穿习作全程,成为习作“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理念为指引,习作教学的路径有:依据学情,以“评”明确习作思路;巧设支架,以“评”优化习作结构;拓展评价主体,以“评”细化习作表达。  关键词:“评价即学习”;习作教学;习作思路;习作结构;习作表达  评价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评价即学习”理念下的习作教学,强调评价贯穿习作全程,成为习作“
期刊
摘 要:以《数字与信息》一课为例说明:“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内容指向综合,包括数学内部各分支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以及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和综合;方式指向实践,包括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积极动脑、动手、动口;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挖掘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 内容 方式 目标 数字与信息  《义务教育
期刊
摘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乘法的口算和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这一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情境创设、问题介入,唤醒经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自主探索、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算法;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验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期刊
摘要:“大任务学习”对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价值,它使得“学会”与“会学”兼得,“个性”与“共性”相融,“独学”与“共学”互补,“内隐”与“外显”共生。“大任务学习”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持,如以已有经验打好学习基础,以认知冲突激发学习需要,以目标定位关联内容本质,以任务设计落实既定目标。“大任务学习”的具体实施,需设计适度的“潜在距离”,寻迹差异的“学习证据”,组织合理的“交流序列”,鼓
期刊
摘要:思维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基础认知到初步总结,再到深度理解,最后到发散创新。阅读教学应通过教师的引读、追问、组织讨论,让学生经历“认识新字→阅读文本→理解内涵→分享体会”的过程,让思维不断发展。《猎人海力布》一课的教学环节有:辨析生字新词,在比较中发展思维;概括主要内容,在总结中发展思维;咀嚼文本细节,在质疑中发展思维;挑战故事创编,在创新中发展思维。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发展  思维是
期刊
摘要:“读一读,记一记”课后练习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大量出现。对于这一指向“词语积累”的重要练习,教师应充分挖掘其教学价值,围绕低年级语文学习的目标,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结合课文语境,边读边记;遵循记忆规律,会读会记;延伸拓展练习,爱读爱记。如此,有效帮助学生提高练习质量,推动学生的语言学习、语言积累和语言发展。  关键词: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词语积累  “读一读,记一记”课后练习在低年级
期刊
摘要:“评价即学习”理念关注评价与学习方向的关系,关注评价与学习策略的关系,关注评价与学习结果的关系。将此理念融入写话教学的策略有:以评价为导向,明确写话目标;以评价做诊断,化解写话难点;以评价得反馈,观照写话细节。平时的写话教学中,还需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评价任务,让学生借助评价不断反思,持续探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评价即学习”;写话;《我的好朋友》  “评价即学习”理念关注评
期刊
摘 要:积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将文字材料转换为真实的任务,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进行习作。明确的任务,对于激发学生习作欲望,理清习作思路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头脑风暴,激发学生思维,引出任务;细化任务,将其分解为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习作项目,以活动方案、调查问卷、邀请函、会议记录、日记等形式,推进项目任务逐步深化,让学生愿写、会写、尽力写。  關键词:任务驱动 真写作 项目习作 
期刊
摘要:度量的本质是对度量对象指定一个合适的数,且指定的方法必须满足“正规性”“有限可加性”和“运动不变性”。以小学阶段长度、面积、体积相关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度量对象、度量单位及度量方法的教学中凸显度量的本质,体现度量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度量;度量对象;度量单位;度量方法  一、度量的本质  史宁中教授认为,度量是人创造出来的数学语言,是人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工具。度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