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龄大鼠异位气管移植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构建

来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ng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国内两种常见幼龄大鼠品系构建异位气管移植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的动物模型模拟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方法:Wistar大鼠63只和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2大组,即异型移植(SW,n=42)组:SD(供体,n=21)→Wistar(受体,n=21)和同型移植(WW,n=42)组:Wistar(供体,n=21)→Wistar(受体,n=21),2组受体大鼠颈背部皮下组织植入供体气管,分别于移植后第7、14和28天收取供体移植气管,每个时段收取7只受体大鼠的样本.不同时点分别采集供体移植气管及受体大鼠肺组织.对移植气管和受体大鼠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观察不同时段内各标本的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供体移植气管上皮细胞的完整程度、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及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与同型移植组比较,异型移植组在气管移植后不同时段移植气管和受体肺组织病变较为显著,主要表现为移植气管上皮细胞脱落,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气管管腔闭塞;受体肺组织细支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气管上皮细胞脱落,细支气管黏膜褶皱增多,纤维化明显,伴有小血管管壁增厚.结论:成功构建了异型气管异位移植幼龄大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提供了技术平台.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LTD)是最主要的痴呆相关疾病,记忆下降是AD的主要症状,FLTD还伴有行为个性变化.近年来,随着国外转基因小鼠的引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转基因小鼠研究痴呆相关疾病.鉴于不少研究者对各tau转基因小鼠的特点缺乏了解,选择tau转基因动物模型不恰当,其实验结果和结论对人类疾病机制的揭示帮助不大,还可能会使研究误入歧途.本文就各常用人tau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性进行综述,以期对ta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脑-肠轴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诱导IBS大鼠模型,取3只正常大鼠和3只模型大鼠用于模型鉴定,将剩余42只大鼠分为7组:对照组、模型组、药物A(25 mg·kg?1·d?1蒙脱石散)组、针灸组、药物A+针灸组、药物A+药物B(0.056 mg·kg?1·d?1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组和药物A+药物B+针灸组,每组6只.生化实验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5-羟色胺(5-HT)浓度,评估各组大鼠AWR评分,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各组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起初,COVID-19被认为主要引起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等呼吸道相关
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疾病状态,其特点是核心体温≥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主要为意识障碍),并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临床表现.根据有无剧烈运动史和易感人群的不同,HS可分为经典型HS(classic HS,CHS)和劳力型HS(ex-ertional HS,EHS).CHS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年幼体弱者或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个体.EHS主要由于高强
伴随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人类健康的首要问题.到2030年,中国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将急剧上升,五分之二的死因与心血管疾病有关[1].为实现我国2030大健康目标和健康老龄化这一国家战略,必须探索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目的 通过超声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因素建立模型,评估其对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 4~5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08例患者.收集患者相关临床危险因素建立临床模型.所有患者在穿刺或术前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将图像导入平台后人工描绘结节感兴趣区,以病理结果为参照进行机器学习,然后提取并筛选组学特征建立超声影像组学模型.最终临床与影像组学结合建立联合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决策曲线比较各模型的诊断效能和临床净效益.结果 经验证,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AUC:0.85)比
恶病质(cachexia)是一种以体重减轻、肌肉萎缩和脂肪组织功能障碍为特征,伴有代谢紊乱、全身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多因素综合征[1].恶病质通常与一些潜在的慢性退行性疾病有关,如癌症、终末期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肌肉丢失长期以来主导着恶病质的研究而我们对患者脂肪流失的原因却知之甚少.脂肪组织也是恶病质不可忽视的参与者,它不仅为机体储存能量,而且是一个异质的、代谢活跃的器官,在全身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和旁分泌作用[2].
目的:探讨PM2.5刺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ACO)患者血清孵育的肺泡巨噬细胞(MH-S)的影响及PM2.5致巨噬细胞炎症与SIRT1/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首先将细胞分为对照组、PM2.5组、AECOPD组、ACO组、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