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表达》教学设计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ang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色彩的基本常识;了解简单的色彩与心理知识;掌握色彩冷暖与情绪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色彩构成练习和上色练习,提高色彩表现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色彩的感情。
  ●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色彩的基本常识。
  难点:运用色彩表达感情。
  ●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计算机、PPT、应用软件、电子绘画板。
  ● 教学过程
  1.回顾学过的色彩基本知识
  (1)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色调的概念:画面整体的颜色倾向。
  (3)色调的分类:高低、鲜灰、冷暖。
  2.色彩的明度与纯度
  (1)明度高的颜色变暗会比明度本身低的颜色更灰暗(出示6组不同深浅度的颜色,比较他们变暗后的效果)。
  (2)在调节颜色的明暗时,还要考虑颜色本身的明度,这样我们才能按照需要来调色。
  3.色彩与情感
  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情,色彩具有象征意义。
  例如:白色象征——纯洁、光明、单纯。
  蓝色象征——理性、冷静、平静、忧伤。
  绿色象征——和平。
  橙色象征——热情。
  利用色彩的象征意义能够更好地表现感情。
  4.色彩实践练习1—色彩构成(四季)
  在调色区,调出5~7种色彩,表现四季中的一个季节。
  (1)学生实践,教师辅导巡视,帮助学生分析。
  (2)交流与评价。教师随机挑选学生,上台讲解自己表现的季节和所使用的颜色由来。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
  5.色彩实践练习2——色彩创意练习
  教师布置任务:对画稿进行调色,同时展示成品范例(如右图)。
  要求:使用有个性的颜色进行填色练习,结合不同的笔触和机理进行。
  ● 教学反思
  其实本课设计的最初灵感来自于我大学时候色彩学的一节课。这种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抛开固有的色彩认识和观念,抛开固有的色彩与形态的联系,引领学生从新角度认识色彩。而信息技术在颜色的计算和表达上与传统美术颜料相比,更全面、更理性、更科学。所以在色彩认识的这个点上完全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艺术知识结合。
  本课分两个部分,前面的练习1是抽象部分,让学生根据季节选出几种颜色,填在方块里,形成一幅马赛克画。利用软件进行操作,非常简单,从技术难度上充分降低美术的部分。但是知识上却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思考色彩,感受色彩。练习2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半具象创作,侧重点仍然是在色彩的组织上。
  在这节课中,重点是让学生感受色彩的情感。教师应给学生最大的空间和自由。同时课堂设立了讨论环节,抽取学生作品(或自愿),请学生讲解自己选择这些色彩的原因和感受,其他人共同来分析,加深对色彩的规律以及个体差异性的理解。
其他文献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实现服务型政府职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提升国民素质和全面深化健身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体育强国梦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社会知识在不断更新的同时也使得知识的储存量越来越丰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也对当代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素质提出了更好的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互联网时代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之一,是建设专业化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需要,是学生个性化发展必然需求。由于政策体制不完善以及部分教师理念跟不上时代发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的教师组成团队就是高职体育专业教学团队。作为高校应当进一步培养出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这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而能力本位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在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已成为新课标实施迫切需要改革的重点。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有声有形的教学情境不仅有效调动了学
共建共享指的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充分调动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治理与共同享有。具体的说,共建共享主要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强调参与主体的“全民性”、参与过程的“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以幼儿体质健康需求为主要研究方向,结合Bronfenbrenner生态系统理论对国内幼儿体质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从外部环境分析,幼儿体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