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无人机自动巡检的实现和应用分析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_guoha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很多家用电器进入到居民生活中,人们的用电量变得越来越大,对于电力的依赖也变得越来越强烈,为此我国电力企业对电网规模进行了提升,但是这样又给输电线路巡检工作增加了负担。以前的人工巡检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电网规模,所以就要引进更为先进的无人机自动巡检技术,以此来减轻巡线工作压力和危险性,同时能够提高巡线工作效率,为人们安全、平稳用电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对当前输电线路巡视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无人机自动巡检优势以及基础技术进行了总结归纳,最终对实现该工作的策略以及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电力企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输电线路;无人机;自动巡检
  1当前输电线路巡视现状
  输电线路是进行电力传输的主要设施,也是保障人们用电的重要设施。我国电网建设规模每年都在提升,如何在复杂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下开展输电线路巡检工作,对于电网企业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我国的输电线路巡视现状。
  1.1巡视环境复杂多变
  最近几年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实现了通电,但是很多输电线路都位于人烟稀少的地区,地理环境比较繁复,气候条件也不太好,例如,位于西北地区的输电线路一般都建设在山地顶部,杆塔也设置在人烟稀少的地区,从而给巡视人员带来了查找难度,而且顶部气候太过多变,对于巡视工作也是一大阻碍,为此电力企业只能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巡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巡视效率和效果都不太好。
  1.2巡线内容不断增加
  输电线路巡检包括很多环节,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例如输电线路是否可以正常运行、是否受到环境的侵蚀、回填土下沉是否超出标准、杆塔基础状况是否良好、保护装置是否可以正常运行等。与此同时,还要负责巡视附属设备,例如保护装置是否可以顺畅运行、紧固件是否完好、警示标志是否存在、监测设备是否可以正常运行等,所以巡检人员需要肩负很大的工作负担,而且该项工作对于巡检人员的综合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另外,巡檢人员还要对线路环境进行检查,主要内容有检测地表活动、线路是否和周围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线路四周是否出现了沉降现象等,而且随着输电线路的发展,巡检人员的工作内容还在不断增加。
  2实现无人机输电线路自动巡线的技术支持
  2.1多角度多光谱成像技术
  该技术能够支持可见光成像,还可以支持热红外成像,而且可以从多个角度同时支持三个波段,其是现在唯一一个能够从多个角度支持热红外成像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对线路地形进行成像,还可以对线路周围物体进行成像,同时能够形成线下横纵剖面图,还可以生成正射影像图,这样就可以确定目标位置,还可以对目标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判断,从而及时发现目标是否存在危险,并对线路周围物体的距离进行测量。
  2.2激光振动技术
  对振动频谱进行认真分析可以发现,一般情况下的振动频率和已经出现开裂的绝缘子振动频率有一定差异,所以可以先对需要检查的绝缘子发射超声波,之后再利用反射镜对超声波进行反射,这样就可以形成微振动,然后再利用激光对需要检查的绝缘子发射激光,再根据反射信号频谱对收集到的振动数据进行对比判断绝缘子是否存在开裂。
  2.3红外热像仪
  如果线路接头存在问题,那么接触电阻就会升高,当负荷电流通过的时候,接头温度就会出现过热现象,如果电压运用中遇到低零值绝缘子也会出现过热现象,而过热会导致该设备发出比周边其他设备都要强烈的红外线,利用红外热像仪就可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的线路。
  3无人机自动巡线技术在电力输电线路巡检的实现策略
  3.1对GPS定位和信号传输系统进行改进
  输电线路巡检需要经过很多类型的地形,还可能遇到恶劣的天气,为了确保无人机能够在此情形下安全、顺利地完成巡检任务,就需要采用精确度更高的导航定位技术。电力企业可以采用差分定位系统,该系统的定位结果更加准确,可以精确到厘米级,还可以有效降低观测误差,这样无人机就可以及时避开各种障碍物,而且还可以拍摄到更清晰的图像,这无疑可以为巡检工作提供很大的助力。
  3.2对无人机避障系统进行完善
  无人机自动巡检要想获得精准的信息就要采用超低空飞行,但是这种飞行方式会让无人机容易遇到各种障碍物,如果不能准确躲避这些障碍物就可能导致无人机受到损坏。基于此,就要对无人机避障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可以在无人机上应用能够24小时无论任何环境都可以自动识别和躲避障碍物的自主雷达避障系统,该系统对于200米范围内的障碍物都可以做到精准识别,这样无人机就可以顺利、安全地完成巡检任务。
  4无人机自动驾驶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
  4.1应用于线路通道、树障巡检
  以前只有技术熟练且对线路结构了解充分的操作人员才能顺利指挥无人机完成线路通道巡检工作。如果想让巡检可以顺利完成,指挥过程中就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拍照距离和角度也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无疑给无人机操作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在输电线路巡检中应用无人机自动驾驶技术不仅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降低了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还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精确性。而且该技术应用了雷达高精度定位系统,还采用了大数据积累,操作人员只需要按动按钮,无人机就可以按照提前规划好的航迹线路自动飞行,定位系统会将飞行地标实时传送给无人机,到达指定位置后,还会自动进行拍照保存,完成任务后不需要操作人员指挥就可以自动返航,从而实现了无人机自动巡检工作新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已经成为当前输电线路巡检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那些位于地形复杂区域的输电线路。以前的人工巡检每人每天只能完成4千米巡视,现在的无人机自动巡检却可以每天完成14.52千米的巡视,工作效率大辐提升。
  4.2应用于线路故障夜间巡视和勘定受灾程度
  有时线路故障会发生在夜晚,这时不能使用普通的无人机进行故障查找,采用人工查找又需要耗费太长的时间,而且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对于故障根源的判断也容易出现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采用自动驾驶夜视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在夜晚也可以准确避开障碍物,从而可以快速、顺畅地完成故障查找工作,维修人员也可以及时完成维修工作。无人机自动巡检还可以应用到勘定受灾程度当中,从而可以为应急抢修提供数据参考,从而提高抢修效率。
  4.3应用于线路设备隐患台账记录和更新
  无人机自动巡检时会从不同的角度对输电线路设备进行拍摄,操作人员可以利用专门的软件将这些照片整合起来,这样就可以了解线路全景情况,还可以应用在很多测量或检测工作中,如线路交叉跨越安全距离确定、多工况线路状态检测等。此外,还可以应用到线路隐患台账记录当中,为快速排除线路故障提供助力。跨越重要路段的输电线路具有很大的巡检难度,所以要应用无人机自动巡检来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发掘,为线路顺畅运行提供保障,为电力企业及时了解线路运行状况提供助力,最终实现自动化线路巡检。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力量的增强,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无人机飞行快速、灵活,携带方便,将其运用到输电线路巡检中不仅可以降低巡检危险性,还可以提高巡检效率和精准性,未来的输电线路巡检工作将会越来越依赖无人机。
  参考文献
  [1]王焕,陈杰.无人机巡检技术在架空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实践应用[J].科技风,2020(35):1-2.
  [2]周晨飞,文显运.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技术分析[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10):59-61.
  [3]幸运星.无人机技术在输电线路巡检工作中的应用及展望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19):19-20.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结合文献对3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组织学、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分别发生于左上腹、前上纵隔,右后纵隔,临床表现为肿块明显增大或有压迫所致的症状.光镜下形态多变,由富含胶原的细胞稀少的纤维样区至富于细胞区,分支状的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可见黏液变,脂肪细胞形成.免疫表型:波形蛋白(Vimenti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控制性超促排卵长方案(长方案),在卵泡发育的不同时期添加尿促性素(HMG)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采用长方案行IVF-ET,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垂体降调后启动日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较低(<1 U/L)患者145例,依据HMG添加的时机不同分为:早卵泡期组(组1,43例)、中卵泡期组(组2,46例)、晚卵泡期组(组3,56例
摘要:机电安装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能。想要充分发挥机电安装工程的重要价值,满足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就要加强相关的管理工作,正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究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  机电安装工程是建筑项目中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建筑中一些功能的正常使用以及施
目的 探讨孕妇在不同甲状腺疾病及自身免疫状态时,胎盘Ⅱ型和Ⅲ型碘化甲状腺原氨酸脱碘酶(D2、D3)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择处于不同甲状腺功能及自身免疫状态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并以既往无甲状腺疾病及相关疾病史、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且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阴性的孕妇作为对照,用RT-PCR法对所获得的足月产孕妇的胎盘组织进行D2、D3的检测,观察表达的变化.结果 胎盘组织中同时存在D2和D
目的 评估彩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46例接受彩超引导下PCNL的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43岁,结石直径3.0~7.5 cm,其中完全鹿角形结石29例,孤立肾结石1例,既往开放手术史6例.彩超引导下穿刺并建立皮肾通道,行气压弹道碎石或EMS混合动力碎石清石术.结果 46例患者共55侧均成功建立F22皮肾通道,一期
目的 总结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10例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将患者按年龄分为< 18岁、18 ~59岁和≥60岁3组;按病原学分为单纯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组(单纯组)和重叠感染组(乙型肝炎、甲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组).根据不同分组比较各组在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肝衰竭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每年2~5月份高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相关部门逐步重视油田生产运营管理工作。为确保油田生产运行的安全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构建完善的油田公司生产系统,开展多元化的油气田勘探开发性业务,围绕油田生产运行为目标,提升工作实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强化油田生产运行管理效果。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油田生产运行管理方式进行简要分析,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田生产运行;运行管理模式;综合探究  1.前言  油
目的 评价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以及是否能够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方法 对60例2型糖尿病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静脉应用甲钴胺1000 μg加入生理盐水10 ml,1次/d,连用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静脉滴注α硫辛酸6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连续3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 (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
目的 研究术前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探讨预防或减轻对比剂肾病(CIN)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住院应用优维显370对比剂行冠状动脉介入的病例200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肌酐、β2-微球蛋白等实验室检查,发生CIN情况等临床指标.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120例,常规治疗组80例.比较两组间上述临床指标的差别.强化治疗组又分为标准水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控制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神经内窥镜控制手术、小骨窗开颅手术,脑室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三种方法治疗特定的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并据此分组,比较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神经内窥镜组分别与其他2组比较,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x2=9.966,P<0.05).32例应用神经内窥镜控制手术清除血肿的患者中术后死亡2例,病死率6.25%;术后6个月ADL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