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儿子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86491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月离人歌
  
  清明阴雨霏霏,记忆纠结。
  今天我依然无法用你的离去来滍我们彼此间的距离。
  这就如同我无法用时光的长短来定义你的意义。
  2002年5月19日的深圳马料河山难,转瞬已是五年。虽然为纪念好友“蛋白质”和“鲤鱼”的万千里旅程我已走过,可忆起他们在山野的身影,依然会泪流不止。他们是山的儿子,他们爱山、爱水、爱人,他们藐视世俗,他们携手回到了真正的家园,他们不会寂寞……
  “一个人走在阿里的路上,真的很寂寞。有时真的想放弃掉,就那么躺着,不起来了。”——蛋白质
  他是一个真正的浪子,数年浪迹全国的独行,骑过了最北的漠河,只身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独自单车走过西藏最难的路,徒步墨脱和雅鲁藏江大峡谷。
  记得十五年前他在青藏路上一日骑行180公里,数日几乎粒米无下,用石缝里的雪解渴。倒在了元月的阿里多玛沟,被牦牛舔醒,800米用了48分钟才走到。一天天看着指甲盖深凹下去,看着从指甲缝里流出来的鲜血,冻伤的脚趾萎缩到正常的一半,他所对抗的死亡曾咫尺之距。记得他吐出来的血污染了高原上纯洁的雪,他在除夕的晚上大口喝酒,然后又随着热血喷射出来。记得他被最毒的蝮蛇咬后自己冷静地下刀割破伤口吸毒。记得探讨过死亡,他无畏于死亡,但为生命的脆弱和所谓的贵贱流过泪。他看不起被外所困的余纯顺,他曾烧掉了艰辛的旅程得到的邮戳纪念。
  路上多少次极度的危险都过来了,可他最终还是倒在了深圳——这个他自称并不熟悉的地方。他的脚印,风沙抹不去,岁月带不走,路上的学生会记起他的善良,以及不为名利的资助。
  “西藏我是一定会去的。”——鲤鱼
  鲤鱼是一个真正的游子,行走像飞鸟一样轻松,深圳山水与树木寄有他的深情与热心,以及对环保一贯地身体力行。他的签名让我感动:“我是鱼,我不会徒羡鸟会飞,而会珍惜自己会游的自由。珍惜自己拥有,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充实自己,过得顺心、坦然、自由。我想应该知足了。”最终他还是像鱼一样地回到了水中。
  他率性而为:看见山觉得新鲜,看见水觉得满足;有路觉得轻松,没有路开路觉得刺激;遇到同伴与人同乐,独身一人则更好地倾听鸟鸣虫吟花语,细看微风落叶黄花,朝观日出晚赏落霞;能吃大餐则尽享于那份奢华,能吃野菜则细品那种清淡与微苦的余韵。
  他不顾黄沙灌满双鞋,不顾水流浸湿衣裤,冲进黄河,一头扎进去。黄河,是他慈祥的母亲、坚强的父亲,纵粉身碎骨能亲近感悟,他也愿意。船行三峡时他感悟到,如在社会这艘船上,行驶在年代中,必须熟悉新的,放弃旧的生活、朋友、环境。一生就如一次旅游,我们就如游人,在这个时代来到这个世界,时间是有限的,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游览方式。
  那次很偶然的山难,失去了他们,让我们知道了有一种感情叫思念,让我们学会了珍惜。他们的一生是精彩的,他们义无返顾地选择在青山绿水间徜徉,在雪山之巅圣湖之旁留连,他们不会孤独。他们的足迹在我们的脚下展开。天堂也会有山,和高原的雪山一样纯净。作为一种纪念,也是对自己,不愿忘却的记忆。
其他文献
一座打造帆船之都的城市,一个免费学习驾驶帆船的机会,一份得力于奥运而发展的户外运动。  户外与奥运交汇点:依托奥运契机,政府推动普及帆船帆板运动。运动观念深入人心,一个帆船之都将为青岛奥帆赛加分。  “在奥林匹克帆船开放日我第一次接触帆板运动,我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爬上去,勉强站了几分钟,就一个倒栽葱又扎到了海里。这项运动可真是没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却非常迷人。  在青岛和陈先生有同样感受的人还有很多
北领地大约占整个澳洲大陆的1/6,但人口却只有全澳洲人口总数1%,可以说是澳洲最原始,最具犷野之美的神秘之地,也是全澳洲惟一由原佳民管理的领地。是地球上为数极少的、真正保留了原生状态的珍稀土地之一。最具神秘之处,是因为它不但拥有超过四万年人类的生存记忆,储存着完整而丰富的原佳民文化,而且有着丰富的地貌和物种的独特王国,特别是北领地还集中了澳洲多处被誉为世界遗产的文化宝藏。  由于我多年惯于独行,第
从八十年代之初开始,在文学创作中,当把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最前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把它看成一种终极真理一样的创作方法时,现代主义的创作方向就已经成为中国新时期文学写作的一种最大的病症。以此为起点,不少的写作一直在一种近乎迷幻的诱惑中,谋求进入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的写作状态,并认为只要具备了现代性或者后现代的因素,就能成功克服古典文学带给今天的沉寂,甚至是惰性,从而进入到更自由的文学创作领域,并坚定
天上一轮明月,静静地照在大地上,黑色的云在天空翻滚,如同两只怪兽在打架。秋风在夜间猛烈地吹着,将窗户吹得“呼呼”作响,秋天的落叶慢慢地飘下来,如雪花一样,让这个季节更显凄凉。  就在这个看似平常的夜晚,有人把窗户轻轻地打开,一张苍老的脸露了出来,脸上的皱纹让人一眼就明白他经历过世间的沧桑。花白的胡须,让人可以感受他的博学。他,就是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此刻,陆游站在窗前,一动不动,白色的胡须在风
以前在北方还没有电风扇的时候,到了炎热的夏季,每家都少不了几把扇子。那扇子不知道是什么植物的叶子剪成的,圆圆的,自然形成的叶柄正好可以当手柄,除了叶子周围用两根细竹篾固定成形外,整把扇子没有一点儿人为加工的痕迹,而且还特别轻巧。  听大人们说,这是芭蕉的叶子做成的,叫芭蕉扇。我们也很乐意接受这个名字,因为《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扇子就是芭蕉扇。  长大后我才知道,那扇子其实是蒲葵的叶子做成的,应该叫
人民币升值了,股市冲到6000点了,口自手里有钱了,出国滑雪不再是遥不可及了……    锁定目的地 外 国    TATA  雪龄:14年  目的地:加拿大  北京的滑雪场除了呼朋唤友外,真的是已经没什么吸引我的啦,东北呢,因为去过几次也没了新鲜感,所以那就走远点吧!我要去加拿大!在Whistler滑呀滑呀,滑到恶心为止;  刚开始接触滑雪的时候,天天都扎在雪场,现在我不喜欢这种感觉,嘿嘿,有点腻
哈巴不留2006  TATA    2006年11月29日——老古董42岁生日的前一天,他的生命被永远定格在哈巴雪山。之前他曾说过为了他的妻儿,这是最后一次登及雪山之巅。真正的汉子不会食言,只可惜一语成谶竟果真成了完结。老古董曾经笑谈自己百年之后要将自己葬于山上,完成他的夙愿也是生者对于逝者仅能做的最后一点事情。对于爱山之人来说,以山为归宿,很难说是幸还是不幸,只奈何撇下娇妻幼女……  老古董,真
策划/马德民  天堂山·川口塔    从大街上拉一个人问知道川口塔峰吗?不知道。对于攀登者来说,很多新人也未必知道这个地方。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这里存有他的神,这里俨然是一个崇拜……对于一个全面的攀登者,对于一个把攀岩当作艺术追求、视为生命享受与追求的攀登者来说,这里是想像力,这里是“香格里拉”,这里是神仙山峰,这里是梦想,这里是童话故事,这里是魔力的呼唤,这里是天堂山峰。    这就是川口群塔。 
山峰:shingu charp峰,5600米,喀喇昆仑,巴基斯坦  人物:Igot Chaplinsky、Andrey Rodlontsev和Orest Verbitsky(乌克兰)  时间:2006年7月20~26日(上攀五天,两天下降)  风格:阿尔卑斯方式,全程自由攀登  路线:北山脊  长度:1550米  难度,Vl 5.11d.M5    即使我是个47岁的老头,我也会爱上美丽的女孩,就
银杏的明黄才过  又是追随红枫的日子  不知道  是因为追随色彩  还是放牧了心情  翻开那年的日记  草垛上冬日的笑容  依然温暖  如歌的岁月穿行着  沉淀  犹如红枫的灿烂转为浓烈  如果是酒,一定浓香  我甘愿醉倒  醉了也是甜美的  枫的乡野  开花的树  带着五百年前的期盼  梦里  又曾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