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模板早拆支撑体系的应用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re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某住宅工程在进行楼板的模板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双拆式的支撑体系架构,该体系本身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呈现出了较高的简便性,工程的价格也极为合理,能够切实有效的降低各种不同材料的使用量,这对于整个工程质量和效益的保证来说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经实践证明利用该支撑体系,直接使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都得到了提升。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顶板模板早拆支撑体系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我国的顶板模板早拆支撑体系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模板;楼板;早拆支撑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约31300㎡,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地上15层,地下1层至地上15层为标准层,标准层建筑面积约1850㎡,每层分为6个单元,有3种户型。结构施工时每个单元划分为一个流水段,根据规范中“当楼板跨度≤2m,混凝土强度达到≥50%设计强度标准值,即可拆除底模”的原则,设计了早拆体系排板图。
  1.设计思路
  地上结构施工时每层为6~10d,地下一层施工时间则更长些。由于6~10月气温较高,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只需3~5d即可达到或超过50%的设计强度,而达到或超过100%的设计强度通常在12d以内。根据这些特点,在早拆支撑的配制上,先满配一层模板、方木、钢管、U托和早拆柱头,待施工到上层同一流水段时,拆除本层大部分模板、立杆,人工把材料倒运到上层,并新增部分立杆、后拆模板和全部早拆柱头,这样又可形成一个完整的流水段施工所需的材料。
  待施工到再上一层时,第二层拆除的方法与第一层完全相同,并将第一层保留的早拆柱头、后拆立杆、模板拆除,与第二层拆除的模板、方木、架料同时转运到第三层,完成第三层楼板施工,如此反复周转,直至结构施工完成。当结构施工到第八层时,集中更换旧模板,这样做使两次新模板的周转次数都在7次以上,使它们均发挥了较大的效益。
  2.顶板模板早拆体系的基本构造
  (1)模板、方木。采用15mm厚的双面覆膜木模板,100mm×100mm方木作为主龙骨、100mm×50mm方木作为次龙骨。
  (2)钢管。立杆长为2050mm,横杆有1350mm、1050mm、750mm、450mm共4种规格。
  (3)早拆柱头。主要由方头顶板、三角支架和马蹄圈等功能性部件组成。
  3.操作要点
  (1)根据设计排板图,来支搭横立杆,并放置早拆柱头和U托。
  (2)主龙骨放置于三角支架上,再在主龙骨上放置次龙骨。
  (3)在次龙骨上铺设早拆木模板,方头顶板上铺设后拆木模板板条。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重力影响,方木会直接对于收缩造成挤压,而模板表面的标高也会在这期间出现下降的现象,并且整体的早拆柱体是对模板起到了顶撑作用,因此,所能够产生的空间压缩幅度较小,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是混凝土质量,并受到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务必要将方头顶板进行旋转之后,其表面的位置不能够超出龙骨,至少要低于3-5毫米。
  4.早拆体系的应用
  4.1降低成本
  利用早拆支撑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最为直观的优势就在于,对周转所需要耗费的材料使用量需求进行了降低,这也直接使得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要耗费的各方面成本在这期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大量的建设案例来进行比较,能够明显的发现,早拆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各方面成本实际仅仅只有碗扣架体系所需要耗费成本的57%左右。
  除此之外,本文案例工程在进行结构施工期间,仅仅只使用了一台塔吊来进行作业,并且工期的完成还比预计的时间有所提升,如此以来,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有着较大的提升。
  4.2减少模板、木方的损耗
  以往传统的作业方式,都是直接在顶板模板拆除之后,直接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将木方、模板、架料等多个施工环节所需的各个部分堆放在卸料台之上,直接使用塔吊来将其来转移到相应的作业面之上。但是从其中所呈现出的多方面情况来看,采取该施工方式对于模板以及方木产生的磨损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模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周转次数,应当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在早拆支撑体系之中所应用的模板、方木、架料等最好要都利用预留洞以及人工的方式转运,如此以来就将塔吊调运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损耗最大限度的降低。
  本文案例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模板厚度为15mm的双面覆膜模板,所有模板的批次和品质都完全相同,在部分传统的施工工艺环节之中,该模板的周转次数为4-5次,而在本文案例工程之中,直接通过中途替换的方式以及结构封顶之后所剩余的模板次数来看,平均都在7次以上,并且绝大多数的模板依然能够保持相对光滑的版面,其边缘没有任何的分层或者是开裂的现象,其体积也维持着较高的完整性,即便是在工程建设完毕之后,该模板都还有着较大的剩余价值。
  4.3对机械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依赖程度低
  塔吊在进行调运的过程中,实际上处于各个不同结构项目施工期间所存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该工程本身的塔吊在运用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塔吊应用只有三个环节:首先,地下一层的顶板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直接把该工程环节建设所需要各方面材料全部都调运到作业面之上;其次,在第八层对模板进行更换施工的过程中,直接使用塔吊来对新旧模板进行调运;最后,工程结构进行封顶期间,其拆除的各方面材料全部使用塔吊来调运到地面,通过这方面也能够明显的看出,早拆体系本身对于塔吊的依赖程度并不高,同时,在使用早拆体系的过程中,也不需要搭设相应的卸料平台,通过该措施,除了能够有效的节省材料之外,还能够降低人工成本的消耗,最终还避免了卸料平台本身出现安全隐患。
  4.4加快工期,提高工效
  在工程之中进行施工结构现场进行布置的过程中,由于场地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狭小因素等方面的限制,仅仅只能够在主体结构的北部位置,来设置上一台作业半径能够达到了60m的塔吊。同时,在对墙体模板本身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务必要充分的考虑到塔吊在该环节的调运次数限制,通过严格的计算之后,在初期的配置过程中,只需要一个半水段的模板,大约面积为1.110㎡,在这一过程中,标准的层工期也应当要达到8D一层。当建筑工程本身使用了早拆体系来进行建设之后,塔吊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绝多数工作都是集中在调运的钢模之上,在这期间,能够看到的是,塔吊还能够有一定的富余效率可以应用。因此,可以在以往使用的调运基础上,来增加185㎡的钢模板,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塔吊的作业效率便能够最大限度的缩短,至少保证在凌晨12点便能够完成施工任务。其地上标准层工期变为7d一层后,其最快的修建时间能够达到6d一层,这能够直接使得工程结构的施工工期减少15d,起到了较为良好的经济效益目的。
  5.结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顶模板早拆支撑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且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该支撑体系本身所具有的性能极为优越,能够直接使用在相应的结构体系之中,这对于我国顶模板施工技术的发展来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华东.现浇混凝土顶板模板工程施工中WYL早拆体系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03)
  [2]尤永林.高层建筑门架式早拆模板施工工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2)
  [3]赵松国,张新峰.模板早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6)
  身份证号:232127198505270011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变电运行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动化与智能化,这给变电操作人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变电操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掌握先进的变电技术,加强对变电运行的管理,以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就变电运行中设备的维护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管理;分析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发电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力安装工程不仅仅关系到我国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也对我国国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对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探
期刊
期刊
研究了一个强非线性发展方程. 利用同伦映射方法,首先构造了相应的同伦变换;其次选取了适当的初始近似;再用迭代方法得到了孤波的任意次精度的近似解.
园林在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各种养护工艺的应用直接决定着最终园林景观的效果.其中,对于苗木树干来说,做好保温保湿工作非常关键,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保温保湿带的应用,能够在
期刊
加强重视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要在确保其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前提下来实现节约各类资源的使用,进而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
分析了非线性双稳系统在高、低两种不同频率信号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给出了高频信号参数与双稳系统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和功率谱放大率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提出了基于振动共振的随
针对目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乐山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拟从教材选择、课时安排、授课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