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明清鼎革——兼谈“十七世纪危机”、“大分流”、“新清史”

来源 :古代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0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鼎革是中国帝制时代最后一次王朝更替,历代王朝失序瓦解重构的因果关系依然发生作用。同时,这次王朝更替发生在17世纪中叶,与欧洲、美洲正在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局有重要关联。复因时逢全球气候变冷,北半球温带农业生产水平普遍降低,中国与其他气候类似地区的经济低迷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震荡具有共时性和背景相似性。此次变革最深远的影响在于中华文明聚合运动的基本完成。鼎革之后,中国帝制体系经历又一轮强化,中国经济发生了农商并为本业的一次持续繁荣。综合而言,该时代中国历史与欧洲的变动相互关联、主题有重合也有差别,并不在同一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对先天性心脏病并毛细支气管炎病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病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吸入地塞米松(对照组)和普米克令舒加博利康
500 kV猫头塔在中国超高压输电网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在覆冰舞动条件下的倒塌事故频繁发生。针对覆冰舞动条件下输电铁塔杆件内力的准确计算问题,首先引入超静定结构
将改性淀粉、纳米纤维素及蒸馏水按不同质量比均匀混合、分散,配制成改性淀粉浆液和纳米纤维素/改性淀粉混合浆液,并用于生物基聚己二酸戊二胺(PA 56)纤维上浆,研究了纳米纤
介绍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异型桩,即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分别从外形、接桩方式、桩顶与承台的连接方式阐述了竹节桩与管桩的主要差异;并通过杭州地区抗拔工程中竹节桩与管桩的抗
为了实现天基信息网与高铁、船舶、民航等地面专网的深度融合,提出采用标识映射机制构建通信与安全一体化的天地异构融合网络总体架构模型,包括天地异构融合网络服务层、业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出现了大量的基坑工程,开挖基坑时会引起地表沉降和变形。当地表沉降达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因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
针对L型平面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建立16层剪力墙连续布置、顶层间断布置和20层剪力墙连续布置、顶层间断布置4种有限元模型。通过反应谱分析得出不同模型的层问位移、层间
本文主要分析平板式筏板基础的沉降问题。利用ANSYS软件建立平板式筏板基础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筏板基础的板厚和筏板边缘的外伸长度,研究其对平板式筏基沉降问题的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