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彼得·柴科夫斯基(1840-1893),浪漫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人称誉为“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柴科夫斯基早年学习法律专业,二十一岁才进入现在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音乐。二十五岁毕业后,他一边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一边积极创作,后来得到了富孀梅克夫人的资助,才于三十七岁辞去工作专心从事音乐创作。之后,柴科夫斯基经常去欧洲各国演出,这首《A小调钢琴三重奏》就是他在游历罗马的时候创作完成的。五十三岁,柴科夫斯基亲自指挥其最后一部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悲怆)》,九天后便离开了人世。
  柴科夫斯基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了俄国政治的黑暗與腐败,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和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他的创作中去。柴科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却通过自己对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表达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领悟。


冬天的圣彼得堡

  在很大程度上,《A小调钢琴三重奏》和《第六交响曲(悲怆)》不论是音乐语言还是作品内容上都非常相似。这两部作品都可谓是作曲家的“安魂曲”,融入了柴科夫斯基对人生无尽痛苦的悲戚和慨叹。
  1881年,柴科夫斯基的良师益友尼古拉·鲁宾斯坦逝世于法国巴黎。柴科夫斯基惊闻噩耗感到无比悲伤,以致半年不能提笔创作,直至1882年游历罗马时才奋笔疾书,完成了《A小调钢琴三重奏》这部悲伤的挽歌,并题名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每年在尼古拉·鲁宾斯坦的生日和祭日,这部《A小调钢琴三重奏》都会被演奏。1893年柴科夫斯基逝世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地都演出了这部《A小调钢琴三重奏》来纪念作曲家。之后,这部作品便成为了怀念伟大艺术家的象征。其实,这部作品对于演奏者及听众们来说,何尝不是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缅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呢?
  在这首让人泪流满面的作品中,离别、回忆、悲痛是音乐的主要基调。作品共分两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悲歌的乐章”(Pezzo elegiaco),长约十九分钟。作品一开始,钢琴a小调的分解和弦仿佛是缓慢开动的时光列车,载着我们的思绪,开始了对主人公的追忆。大提琴和小提琴相继奏出哀伤的主题旋律,这个旋律不仅贯穿了整个第一乐章,还呼应了作品的尾声,它如同一种挥之不去的哀思,将作品凝结成一个整体。继弦乐之后,钢琴演奏的主题不仅仅有哀思,还有悲痛。它以一种难以抑制的情绪很快地发展膨胀,直至感情的完全迸发:数小节的钢琴和弦,宣示出作曲家极其痛苦的内心,以及濒近崩溃的精神状态。
  作曲家带着难以平复的悲痛情绪和对亡友的怀念之情,写出了两个旋律溢美的副主题。副主题和接下来的展开部都透露出作曲家无比纠结的内心和无助挣扎的精神状态,最后他心力憔悴,只剩下孤寂的悲泣。再现部以一段感人至深的小提琴主题开始,这是该作品中最催人泪下的段落——“非常绵延且哀伤的柔板”。这一段来自灵魂深处的哀恸,全部由小提琴在G弦上拉奏:绝望、无助、寒冷、心如灰烬、悲恸到极处的音乐,让人感受到来自心灵最深处的痛哭。第一乐章的末尾仍是主题的素材,演释出这样一幅场景:人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在送葬的道路上,内心跟寒冷的天气一样,树上所剩无几的枯叶预示着生命的凋落,平安符渐渐地停止了转动,音乐终止。
  作品的第二乐章是以一支俄国民谣主题和十二个变奏段组成的变奏曲,约三十二分钟。主题与前十一段为第一部分,第十二变奏为第二部分。


柴科夫斯基

  主题的曲调,来源于尼古拉·鲁宾斯坦生前喜爱的一支俄国民谣,这是他与柴科夫斯基一起游历俄国乡间时听到的,柴科夫斯基选择用这段音乐作为变奏曲的主题,以怀念与挚友在一起难忘的快乐时光。这几句由钢琴单独演奏的主题,源远空灵,恍若隔世,仿似放下一切爱恨恩怨之后的重生,纯净虚幻,安静祥和。
  第一变奏由小提琴演奏旋律,大提琴副部对唱,钢琴绵密的伴奏音型仿佛湖面上粼粼的波动,衬托着弦乐声部。这一变奏描绘了宛若“天鹅湖”般的意境:皎洁的月光下,美丽的天鹅在湖面上静静地划游着,它皓白的羽毛、冷艳的身姿、和孤伤的眼神,预示了接下来未卜的命运。
  第二变奏由大提琴演奏旋律,小提琴仿似一颗上下不安的心,随着大提琴悲戚的旋律悸动起伏。此时的音乐逐渐丰富起来,刻画的内心也更加矛盾复杂。
  第三变奏是模仿尼古拉·鲁宾斯坦家里灵巧欢快、活泼跳跃的“音乐钟”,由钢琴主要弹奏,弦乐配上交叉拨弦的效果而成。它以极其轻快的速度、嘘声耳语般的声音和机灵谐谑的风格,在一溜烟儿的功夫内就结束了,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与回味,彰显出作曲家写作的戏剧性和丰富的画面感。
  第四变奏是俄国舞曲风格的大、小提琴对唱的乐段,音乐稳重而又忧伤。旋律开始在弦乐声部,之后钢琴声部与之进行了衔接,然后又回到了弦乐声部。这一变奏,三件乐器之间都有对唱,呼应紧密,感人动听。三件乐器饱满的音响和浓郁的感情,共同构成了丰富的音乐织体。最后,在小提琴飙升到小字三组“la”的痛苦声中,这一变奏宣告结束。


小提琴演奏者胡君、钢琴演奏者邵文璇和大提琴演奏者马士杰

  接下来,是模仿八音盒音效的第五变奏,由钢琴在小字三组和小字四组音区弹奏,配上弦乐的持续长音构成。这一段的音效清澈透明,仿佛八音盒里小人儿的舞蹈,它不谙世事,更不明白世间的苦楚。柴科夫斯基借这件鲁宾斯坦家里的摆设,表达出对主人公的怀念之情,听完让人不禁感叹:物尚在,人已去……
  第六变奏是圆舞曲,由大提琴的十三个“升dol”接引我们进入了贵族们华丽的舞会,人们尽情地欢娱着,轻松快乐,充满欢声笑语。
  第七变奏则与第六变奏形成了天壤之别的反差——三件乐器都以极强的力度(ff)演奏。音乐惨痛、悲愤、正义凛然,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第六变奏和第七变奏的音乐内容,是形成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巨大反差!作曲家尖锐地讽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腐败与不公,抒发了对苦难百姓强烈的悲悯之心。
  第八变奏是模仿巴赫的赋格曲写成的同名段落“赋格”,旨在纪念尼古拉·鲁宾斯坦生前对伟大作曲家巴赫的崇敬之情,作曲家同样爱屋及乌,用最象征巴赫风格的体裁创作了这一变奏。
  第九变奏整段都是用弱音器拉奏的,钢琴则同样用极轻微的音响进行伴奏。这一段的音效聽起来哽咽、暗淡无光,仿佛刚失去眷属的人,表情木讷,心情沉寂,在无言地哭泣。
  第十变奏又是模仿尼古拉·鲁宾斯坦喜爱的作曲家肖邦而创作出的玛祖卡舞曲。这一段采用俄国民谣的主题和玛祖卡风格的律动,配上钢琴多句的华彩而作成的变奏段,宛如一首“肖邦的玛祖卡”。
  第十一变奏是这部作品中最有“升华感”的段落,它超凡脱俗的音乐仿似人在弥留之际见到的曙光,安详又充满希望。这一段再一次出现了恍若隔世的感觉,与第二乐章最初的“主题”段遥相呼应,但是这一次更加充满希望,并且胸怀慈悲。这一段的音乐让人心安、平静,无言的感动油然而生。
  这一段结束之后,第二乐章的第一部分也至此结束。
  第二乐章的第二部分“变奏曲终曲与尾声”以果断、热情的快板开始,用的仍是第二乐章主题的旋律,以进行曲的律动展开了变奏。“终曲”很大幅度上采用了第八变奏“赋格”的写作方法,其间还穿插了“主题”的素材和第七变奏的影子。更令人惊讶的是,作曲家甚至还使用了来自第一乐章的素材动机:钢琴和小提琴对话的十六分音符动机,就来源于第一乐章主题结束之后的连接句,并且这个动机是接下来一大段音乐发展的主线,它在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声部中接连不断地被重复了四十余次,直至连接句的到来。连接句之后是对前一段终曲的再现,也有不少版本省掉了之前一段,直接从这里开始演奏“终曲”。
  “尾声”是作品最痛彻心扉的段落,仿佛天崩地裂、山倒石落的场景,同时再现了第一乐章的主题旋律,作曲家将心中压抑已久的悲痛情绪宣泄而出。在这里,我们听到了弦乐器的高音嘶喊和钢琴的低音哀嚎;在这里,我们听到了作曲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以及大慈悲悯的情怀;在这里,作曲家释放了太多的情感与慨叹,让每一位演奏者和听众为之动容。
  最后,在弦乐器逐渐下行的乐句中,轰响的音乐骤然停止,作品回归了平静,送葬的场景再次出现:沉重的步伐,抽泣的声音,挽歌般的旋律,它们渐行渐远,直至消失……至此,作品全部结束。
  这部《A小调钢琴三重奏》可谓室内乐的史诗级作品,包含了对人生悲苦的慨叹,对恍若隔世的回忆,以及再次回到现实中的打击。音乐的大起大落,彰显出柴科夫斯基神经质的情绪和不平静的内心。最终,一切回到了本初,作品首尾相应,意味深长。作曲家借这部作品,表现了自己悲悯众生苦,欲求解脱方向却又没有出口的纠结情绪。因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三件乐器演奏的分量都很重,各声部的难度几乎接近于独奏作品,因此这部作品成为最著名的室内乐作品之一,并被众多音乐大师演奏。
  我和小提琴演奏者胡君曾经组合的重奏组,是2007年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举办的首届“尼古拉·鲁宾斯坦国际室内乐比赛”中唯一获奖的中国组合。2018年是柴科夫斯基逝世一百二十五周年,作为曾在柴科夫斯基的母校——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留学多年的学生,我和小提琴演奏者胡君、大提琴演奏者马士杰一起录制了柴科夫斯基这部《A小调钢琴三重奏》的唱片,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为广大乐迷们献上音乐大餐。
其他文献
2018年,伴随着激烈的初赛角逐在柏林落下帷幕,三年举办一次的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又迎来了一轮新的旅程。与往届不同,今年的大赛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在致力于为钢琴家们提供竞争舞台的同时,还携其新任“全球大使”郎朗,在钢琴普及与教育领域投下了新的火种。  承载着“让每一个人都拥抱音乐”的希冀,在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官方的不懈努力下,一个全新的大赛组成部分——第一届“利兹钢琴艺术节”应运而生。除历届大赛的获奖者
期刊
谭盾《武侠》(套装版)全球首发  当代著名作曲家谭盾为电影《卧虎藏龙》《英雄》和《夜宴》所作的配乐,开创了武侠电影配乐的新纪元。在这三部电影中,谭盾用大提琴、小提琴和钢琴分别来诠释三位女主角——大提琴代表《卧虎藏龙》中的章子怡,小提琴代表《英雄》中的张曼玉,钢琴代表《夜宴》中的周迅。后来,他又将这三件乐器所表达的音乐主题抽取出来,通过复调的写法层层重叠并展开,写成了一部全新的作品——三重协奏曲《复
期刊
在绵亘逶迤的天山山脉、 湛蓝深邃的伊塞克湖畔,有一个古老的民族。说古老,是因为它的主体民族吉尔吉斯人的先民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汉文史书里就有“鬲昆”“坚昆”“契骨”“乞儿吉思”的记载。  中亚国家多以“斯坦”称谓。“斯坦”一词源于古波斯语,含有某一族群居住之地的意思。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是位于中亚东南部的内陆国,北部与哈萨克斯坦相接,东南部与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紧邻,西南部与乌兹别克斯坦和
期刊
孙文明是一位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二胡艺术大师,他的演奏极具鲜明的风格特点,且技术高超。他不仅创作了多首经典且令人惊叹的二胡曲,而且创新发明了许多新的二胡演奏技法。最重要的是,现存的十一首作品都有他亲自演奏的录音,那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民族音乐遗产,为我们研究他、了解那个时代的二胡艺术和演奏技术的实际状况提供了客观依据。循着孙文明的演奏录音,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孙文明的二胡演奏技术风格和特点,“看似轻松随
期刊
沃尔夫兰追忆阿巴多  2003年,从一场胃癌中大病初愈的指挥大师克劳迪奥·阿巴多回归古典音乐界,但是他的身体状态已经无法胜任如柏林爱乐这样的常备团体繁重的总监工作了。于是,他决定将自己的余生都奉献在瑞士琉森的好山好水里。同年夏天,阿巴多与琉森音乐节的行政与艺术总监米歇尔·海弗利格(Michael Haefliger)共同创立了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此举亦是为了向前辈阿图罗·托斯卡尼尼致敬——1938
期刊
尼科洛·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他凭借对小提琴技术前所未有的开掘、富于传奇色彩的生平经历和具有催眠般魔力的现场演奏,成为了历史上最负盛誉的小提琴炫技大师,被誉为“魔鬼小提琴家”。  帕格尼尼的作品完美反映了这位小提琴家的演奏技术特点,1820年出版的《二十四首随想曲》包含了令人應接不暇的演奏技法,如双颤音、平行八度、十度、左手拨弦等。整套作品的最后一首《A小调随想曲
期刊
2018年6月4日晚,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指挥家张国勇领衔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与钢琴家宋思衡合作,为大家呈上了一场俄罗斯经典交响音乐会。这是上海歌剧院江浙地区巡演中的一站,此前已走过舟山、青田,之后他们还将马不停蹄地去绍兴、海安、镇江、丽水等地进行多场演出。而此番音乐之旅,也是为乐团2019年的美国巡演热热身。张国勇指挥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  当晚的曲目很有意思,有两套来自俄罗斯的大部头作品——柴
期刊
奥托里诺·雷斯庇基(1879-1936),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音乐学家。意大利音乐在“后普契尼时代”涌现出了一批致力于器乐创作的年轻作曲家,他们大多出生于1880年前后,被誉为“八O一代”,代表人物包括了卡塞拉、皮泽蒂、马利皮埃罗等,奥托里诺·雷斯庇基也是其中的重要一员。  1879年,雷斯庇基出生于博洛尼亚的一个音乐世家,很早就开始追随朱塞佩·马尔图契学习作曲,后者被誉为意大利器乐音乐复兴的
期刊
恬静的塞纳河映衬着埃菲尔铁塔的锐意,鲜亮明媚的街心花园与庄严肃穆的巴黎圣母院融合共生,欣欣向荣。法国,Romance的代名词,在这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中,弥漫着浓郁的人文风尚与艺术情怀。的确,蒙娜丽莎的笑颜、胜利女神的双翼令我们震撼动容,但是法国舒展流畅自然的音乐风情,同样给予我们美的体验,令人心向往之。法国女低音歌唱家、指挥家娜塔莉·斯图茨曼来沪的演出,仿佛让我们置身其中,在她真挚的歌声与从容的指
期刊
李斯特之前,Recital这种独奏音乐会的演出形式驳杂不一,开场也许有人演奏两首钢琴曲,换人再唱两首艺术歌曲,再来个三重奏的组合,总之,一场钢琴音樂会,没有一个人从头弹到尾的。1840年前后,李斯特开创了一个人贯穿全场的独奏会,那个年代也只有他自己做得来,少有人可以仿效。有关他现场的魅力,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无人可及。那个年代,靠着个人魅力独撑一场音乐会是相当困难的。直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演奏家更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