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年秋,发生了一件震惊上海滩京剧界的凶杀案:当红名角、文武老生常春恒,午夜被人枪杀在汕头路!这件扑朔迷离的血案在京剧界、在民间,口口相传至今,已整整八十八年了。
常春恒当时在位于浙江路、大新街(今湖北路)间,面朝南京路的“老天蟾舞台”坐班演出。
斯年之秋,因为有了麒麟童周信芳加盟“老天蟾舞台”,并在后台经理夏月奎的协调下,从京城请来了名老生马连良与麒麟童同台上演《借东风》、《群英会》、《华容道》,票房一下子就起了“蓬头”。一时间,麒、马二人成为名动上海滩的响档绝配。这一来,原本挂了头牌的文武老生、名角儿常春恒就渐渐地落了单,退居二线。
常春恒之死,在上海各界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是谁下这么狠的手?常春恒到底得罪了谁?一时间,猜测、推断,莫衷一是……
最大的嫌疑人,非顾竹轩莫属。
此前,就有传言,说是顾、常二位因包银意见不合,发生过龃龉;况且,风闻常春恒欲跳槽去“丹桂”,令心狠手辣的顾大亨很没面子。种种迹象表明,常春恒、顾竹轩已势不两立。而素有“杀人魔王”之称、且手下又有号称“顾门三虎”悍将及万余众徒子徒孙的顾竹轩,极有可能下此毒手!
“四爷!大事不好啦……”老闸捕房捕快、顾竹轩先前的同事浦庆元一头扑进了迎春坊顾竹轩新居,就慌作一团地说。
“庆元啊!你也是久经沙场的公事人了,什么事,值得你这么乱急慌忙?”顾竹轩撇了撇嘴说。
“有人向我们巡捕房密告,说,说是你杀了常春恒!”浦庆元定了定神,说着。
“我?我杀了常老板?……嘿嘿!”顾竹轩一听,便冷笑了,说:“我跟常家的交情不是一眼眼……我杀他?……笑话。”
“人家说得有鼻子有眼,说你乘着夜黑,向他连开三枪……”
“妈了个×的!”顾竹轩火了,爆了一句粗口,说:“庆元啊,我现在做的是正当生意,有必要再去杀人,弄一身血腥气?”
“四爷,你的话,句句我都信……可是,有人把你告了,终归不是件好事。你,你可要留个心眼噢!”浦庆元好心地提醒。
浦庆元送来的消息令顾竹轩既感慨,又困惑:常春恒啊,常老板!好好地唱你的戏,怎就弄出这一出?话虽如此,他还是着人四处去打听有关常春恒被枪杀的背景与实情。
不几天工夫,“顾门三虎”之一、绰号“小钢炮”的王兴高就兴匆匆地奔进了门。他边走边喜滋滋地狂喊着:“四爹爹呐,四爹爹呐……”
“小高子。你是上茅厕屙屎拾着了金元宝了,还是又弄上哪个相好的女人?”看着喜形于色的王兴高,顾竹轩夫人张凤仙揶揄着问。
对于“顾门三虎”,张凤仙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嘴甜得如同抹了四两蜜的王兴高。是咯!除了斗狠好勇,小高子为人处事,也蛮讨人欢喜的。
“女人,算个球啊……师娘哎,我得到消息,是一等一的大好事哎!”
“卖什么关子……快说。”张凤仙催促着。
王兴高探得的消息,确实让张凤仙兴奋不已:常春恒之死,有了新的说法。
常春恒,死于情杀!
在上海滩演艺界,历来就有追星捧角儿的传统。但凡是出了点名的、且卖相又俊的演员,不论男女,都会有“追星一族”围着他们转,用当下的话来说,叫做“粉丝”。这些“粉丝”的追星之狂,有时,简直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女性,则更甚!
常春恒是京剧明星,自然也就有围着他的一帮“恒粉”。平素,只要有他的演出,送花篮的、往戏台上扔银洋的,甚是热闹。更有的,还做了成套的“行头”送上后台的。即便遇上他开码头去了外地演出,仍有一帮女戏迷乘火车、搭轮船地跟着去捧他的场…… “不不!我是做大哥的,这种事怎能往后缩?”乔耀山摇了摇手,说:“我的身手,难道你们还不放心?”
“大哥。你就让我出回风头,好不好……”郑长春抱起双拳,说:“求你了,大哥!”
二人正争执着,王兴高站了起来,说:“你们都莫争了。这一回还非我不可。大和尚,你家有老母要孝敬,老人家也担不起这个惊吓……毕竟是杀人嘛!二哥,你也莫争了。这种事,又不是去打群架……你用斧头劈,一是慢性;二是那怂会拳脚,弄不好,反而会坏事……当然,二哥的斧头功,我是相信的。可是,哪有我的手枪快,且干净利落。不是我吹,只要我二拇指头一勾,他立马就‘嘎咕落地灯(苏北方言,即死亡)’!”
三个爱徒争相去实施他“除常计划”,谁都不退,谁也不让,这让顾竹轩打心眼里高兴。当初他为什么要开香堂收门徒,不就是指望“顾门”后继有人,遇事有人敢于挺身而出吗?
“那就让小高子去吧。”顾竹轩一言定了乾坤。
王兴高趁着月黑,踩准了时间,悄然埋伏在汕头路暗处。当常春恒一露面,他拔枪而击:三枪三弹,弹无虚发,枪枪击中要害。(注:关于“杀常案”,有人说杀手系顾竹轩门徒、阜宁人刘玉贵,此系误传。)
常春恒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也没哼一声,就一命呜乎……
这就是“杀常案”的第二个版本!
这两个版本,孰信孰疑?一时间,江湖纷传,沸沸扬扬,不一而足!
两种版本,各有侧重,各有道理,但巡捕房却对第一种说法,不予采信。却认为第二种说法,在维护社会治安上更有价值。理由其实也简单:斯时,租界各种帮派势力鱼龙混杂,刑事案件屡发不止。为了扭转乾坤,为了维护租界治安,就必须要找一条大鱼,放在租界警方的大锅里去煮一煮,以儆效尤。
眼下,顾竹轩正好撞在枪口上。而且,这是一条真正的青帮“大鱼”。
捉“大鱼”,让不知上海滩江湖的水有多深的中央捕房总巡,异常兴奋!
傍晚时分,公共租界中央捕房总巡亲自带队,开着警车,领着一队印度巡捕冲进了“天蟾舞台”。不等问明情况,那总巡便出示了一纸拘捕令,将顾竹轩铐上,带走了……
怎么办?顾竹轩的得力助手、管家冯三和专程去了海宁路虞府,将此事原原本本地叙述后,虞洽卿便拍着胸脯说:“三和。别人的事情,我不敢打包票,但关于枪杀常春恒这件事,我早有耳闻,心里是有几分数的……侬放心,我一定会帮伊淌平(沪语,摆平、处理好)!”
当晚,他就以工部局华董的身份紧急约见工部局警务处长:一是,愿以自家的身份担保顾竹轩决非此案的杀人凶手,还劝说英国佬宁可相信常春恒外遇被情杀的说辞,这样可以以无头案息事宁人。不然的话,事态就会复杂化。他明白无误地对那位留着两撇翘胡子的警务处首脑说:倘若这么草率地拘了顾竹轩,不出今晚,顾门上千徒子徒孙就会闹得租界鸡犬不宁,弄不好,还会出更大的乱子。到那时,你们警务处“湿手沾面粉,想甩也甩勿脱”,局面就很难收拾。请你三思,最好立即放人,以免夜长梦多……
这时,只听得警务处门外人声鼎沸,间或还有枪声响起,好端端的街市乱成了一团。一个警员上来报告,说:顾竹轩的家人、亲友与门徒将警务处围得水泄不通,还有人在暗中放枪……这种场面,怎么处置?
对于此案,警务处一众官员也觉得办得有点操之过急。“杀常案”,不论是第一种说法,还是第二种版本,都不好处理。众探员、巡捕都不愿意接手深究此案。理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按第一种说法,那富翁系浙江杭州人士,上海方面立案侦查,有越界侵犯地方法务的嫌疑。况且,那富翁决非等闲之辈,既敢花钱买凶,就不计后果。万一将他惹急了,铤而走险,危及办案警员生命安全,也不是不可能的……倘若以第二种版本办案,那就更棘手。上海滩谁人不知:顾门子弟,杀手如麻,弄不好,一代枭雄“顾四鼻子(顾竹轩的绰号)”一光火,明里暗里杀几个探目、警员,岂非是如同割草除芥般容易。这些警务人员上有老、下有小,容不得半点闪失……
警务处上下意见一致:此案宁可办成“常氏偷人爱妾,死于情杀”,也不能办成“顾竹轩因演出包银之争而杀常”!
总巡大人撩开窗帘一角,看着影影憧憧的人海,听着时不时传来的鸣枪声,想想可能会发生的后果,不由地惊出了一身冷汗。今儿个,他总算将听闻变为现实,真正领教了青帮江湖聚众闹事的厉害……
一个警官走到了他的身边,再度请示:这事到底该怎么处置?
怎么处置?四个字:立、即、放、人!
顾竹轩被捕前后不到五个小时,就踱着方步,平安无事地出了中央捕房的大门。这时,门外便响起了一阵欢呼……
哈!原本是杀人疑犯的顾竹轩,立时就像一位凯旋的凯撒大帝,数千门徒夹道迎接。就此,一代京剧名优常春恒被凶杀一案,不了了之……
(责编/方红艳)
常春恒当时在位于浙江路、大新街(今湖北路)间,面朝南京路的“老天蟾舞台”坐班演出。
斯年之秋,因为有了麒麟童周信芳加盟“老天蟾舞台”,并在后台经理夏月奎的协调下,从京城请来了名老生马连良与麒麟童同台上演《借东风》、《群英会》、《华容道》,票房一下子就起了“蓬头”。一时间,麒、马二人成为名动上海滩的响档绝配。这一来,原本挂了头牌的文武老生、名角儿常春恒就渐渐地落了单,退居二线。

常春恒之死,在上海各界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是谁下这么狠的手?常春恒到底得罪了谁?一时间,猜测、推断,莫衷一是……
最大的嫌疑人,非顾竹轩莫属。
此前,就有传言,说是顾、常二位因包银意见不合,发生过龃龉;况且,风闻常春恒欲跳槽去“丹桂”,令心狠手辣的顾大亨很没面子。种种迹象表明,常春恒、顾竹轩已势不两立。而素有“杀人魔王”之称、且手下又有号称“顾门三虎”悍将及万余众徒子徒孙的顾竹轩,极有可能下此毒手!
“四爷!大事不好啦……”老闸捕房捕快、顾竹轩先前的同事浦庆元一头扑进了迎春坊顾竹轩新居,就慌作一团地说。
“庆元啊!你也是久经沙场的公事人了,什么事,值得你这么乱急慌忙?”顾竹轩撇了撇嘴说。
“有人向我们巡捕房密告,说,说是你杀了常春恒!”浦庆元定了定神,说着。
“我?我杀了常老板?……嘿嘿!”顾竹轩一听,便冷笑了,说:“我跟常家的交情不是一眼眼……我杀他?……笑话。”
“人家说得有鼻子有眼,说你乘着夜黑,向他连开三枪……”
“妈了个×的!”顾竹轩火了,爆了一句粗口,说:“庆元啊,我现在做的是正当生意,有必要再去杀人,弄一身血腥气?”
“四爷,你的话,句句我都信……可是,有人把你告了,终归不是件好事。你,你可要留个心眼噢!”浦庆元好心地提醒。
浦庆元送来的消息令顾竹轩既感慨,又困惑:常春恒啊,常老板!好好地唱你的戏,怎就弄出这一出?话虽如此,他还是着人四处去打听有关常春恒被枪杀的背景与实情。
不几天工夫,“顾门三虎”之一、绰号“小钢炮”的王兴高就兴匆匆地奔进了门。他边走边喜滋滋地狂喊着:“四爹爹呐,四爹爹呐……”
“小高子。你是上茅厕屙屎拾着了金元宝了,还是又弄上哪个相好的女人?”看着喜形于色的王兴高,顾竹轩夫人张凤仙揶揄着问。
对于“顾门三虎”,张凤仙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嘴甜得如同抹了四两蜜的王兴高。是咯!除了斗狠好勇,小高子为人处事,也蛮讨人欢喜的。
“女人,算个球啊……师娘哎,我得到消息,是一等一的大好事哎!”
“卖什么关子……快说。”张凤仙催促着。
王兴高探得的消息,确实让张凤仙兴奋不已:常春恒之死,有了新的说法。
常春恒,死于情杀!
在上海滩演艺界,历来就有追星捧角儿的传统。但凡是出了点名的、且卖相又俊的演员,不论男女,都会有“追星一族”围着他们转,用当下的话来说,叫做“粉丝”。这些“粉丝”的追星之狂,有时,简直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女性,则更甚!
常春恒是京剧明星,自然也就有围着他的一帮“恒粉”。平素,只要有他的演出,送花篮的、往戏台上扔银洋的,甚是热闹。更有的,还做了成套的“行头”送上后台的。即便遇上他开码头去了外地演出,仍有一帮女戏迷乘火车、搭轮船地跟着去捧他的场…… “不不!我是做大哥的,这种事怎能往后缩?”乔耀山摇了摇手,说:“我的身手,难道你们还不放心?”
“大哥。你就让我出回风头,好不好……”郑长春抱起双拳,说:“求你了,大哥!”
二人正争执着,王兴高站了起来,说:“你们都莫争了。这一回还非我不可。大和尚,你家有老母要孝敬,老人家也担不起这个惊吓……毕竟是杀人嘛!二哥,你也莫争了。这种事,又不是去打群架……你用斧头劈,一是慢性;二是那怂会拳脚,弄不好,反而会坏事……当然,二哥的斧头功,我是相信的。可是,哪有我的手枪快,且干净利落。不是我吹,只要我二拇指头一勾,他立马就‘嘎咕落地灯(苏北方言,即死亡)’!”
三个爱徒争相去实施他“除常计划”,谁都不退,谁也不让,这让顾竹轩打心眼里高兴。当初他为什么要开香堂收门徒,不就是指望“顾门”后继有人,遇事有人敢于挺身而出吗?
“那就让小高子去吧。”顾竹轩一言定了乾坤。
王兴高趁着月黑,踩准了时间,悄然埋伏在汕头路暗处。当常春恒一露面,他拔枪而击:三枪三弹,弹无虚发,枪枪击中要害。(注:关于“杀常案”,有人说杀手系顾竹轩门徒、阜宁人刘玉贵,此系误传。)
常春恒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也没哼一声,就一命呜乎……
这就是“杀常案”的第二个版本!
这两个版本,孰信孰疑?一时间,江湖纷传,沸沸扬扬,不一而足!
两种版本,各有侧重,各有道理,但巡捕房却对第一种说法,不予采信。却认为第二种说法,在维护社会治安上更有价值。理由其实也简单:斯时,租界各种帮派势力鱼龙混杂,刑事案件屡发不止。为了扭转乾坤,为了维护租界治安,就必须要找一条大鱼,放在租界警方的大锅里去煮一煮,以儆效尤。
眼下,顾竹轩正好撞在枪口上。而且,这是一条真正的青帮“大鱼”。
捉“大鱼”,让不知上海滩江湖的水有多深的中央捕房总巡,异常兴奋!
傍晚时分,公共租界中央捕房总巡亲自带队,开着警车,领着一队印度巡捕冲进了“天蟾舞台”。不等问明情况,那总巡便出示了一纸拘捕令,将顾竹轩铐上,带走了……
怎么办?顾竹轩的得力助手、管家冯三和专程去了海宁路虞府,将此事原原本本地叙述后,虞洽卿便拍着胸脯说:“三和。别人的事情,我不敢打包票,但关于枪杀常春恒这件事,我早有耳闻,心里是有几分数的……侬放心,我一定会帮伊淌平(沪语,摆平、处理好)!”
当晚,他就以工部局华董的身份紧急约见工部局警务处长:一是,愿以自家的身份担保顾竹轩决非此案的杀人凶手,还劝说英国佬宁可相信常春恒外遇被情杀的说辞,这样可以以无头案息事宁人。不然的话,事态就会复杂化。他明白无误地对那位留着两撇翘胡子的警务处首脑说:倘若这么草率地拘了顾竹轩,不出今晚,顾门上千徒子徒孙就会闹得租界鸡犬不宁,弄不好,还会出更大的乱子。到那时,你们警务处“湿手沾面粉,想甩也甩勿脱”,局面就很难收拾。请你三思,最好立即放人,以免夜长梦多……
这时,只听得警务处门外人声鼎沸,间或还有枪声响起,好端端的街市乱成了一团。一个警员上来报告,说:顾竹轩的家人、亲友与门徒将警务处围得水泄不通,还有人在暗中放枪……这种场面,怎么处置?
对于此案,警务处一众官员也觉得办得有点操之过急。“杀常案”,不论是第一种说法,还是第二种版本,都不好处理。众探员、巡捕都不愿意接手深究此案。理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按第一种说法,那富翁系浙江杭州人士,上海方面立案侦查,有越界侵犯地方法务的嫌疑。况且,那富翁决非等闲之辈,既敢花钱买凶,就不计后果。万一将他惹急了,铤而走险,危及办案警员生命安全,也不是不可能的……倘若以第二种版本办案,那就更棘手。上海滩谁人不知:顾门子弟,杀手如麻,弄不好,一代枭雄“顾四鼻子(顾竹轩的绰号)”一光火,明里暗里杀几个探目、警员,岂非是如同割草除芥般容易。这些警务人员上有老、下有小,容不得半点闪失……
警务处上下意见一致:此案宁可办成“常氏偷人爱妾,死于情杀”,也不能办成“顾竹轩因演出包银之争而杀常”!
总巡大人撩开窗帘一角,看着影影憧憧的人海,听着时不时传来的鸣枪声,想想可能会发生的后果,不由地惊出了一身冷汗。今儿个,他总算将听闻变为现实,真正领教了青帮江湖聚众闹事的厉害……
一个警官走到了他的身边,再度请示:这事到底该怎么处置?
怎么处置?四个字:立、即、放、人!
顾竹轩被捕前后不到五个小时,就踱着方步,平安无事地出了中央捕房的大门。这时,门外便响起了一阵欢呼……
哈!原本是杀人疑犯的顾竹轩,立时就像一位凯旋的凯撒大帝,数千门徒夹道迎接。就此,一代京剧名优常春恒被凶杀一案,不了了之……
(责编/方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