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MA—Ⅱ相机:复杂中寻求简约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dj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以时尚设计闻名世界,从服装、汽车到其他工业产品甚至照相机。1988年的尼康F4就是由意大利人Giugiaro(乔治亚罗)做的造型设计,推出后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事实上,在1950年代,意大利的相机就如同它的汽车一样早已令世界刮目相看,有限的产量使其价格不菲,时至今日依旧高居驼峰。2012年我们在Ebay上以2000多美元拍到一架1950年产的使用135胶卷的GAMMA-Ⅱ相机(图1),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
  GAMMA(γ)一词源自宇宙中的伽马射线,在图像学中也有“灰阶”的意思,数字影像技术中亦有伽马值和伽马校正的概念。上世纪中叶用GAMMA作为相机品牌可谓独树一帜,以αβγ排序,γ排行第三,不知道相机生产厂家是否有意为之?至少,徕卡和康泰时在当时是135相机中的领军产品,也许,不甘落后的意大利人也要争个前三,以其设计上的优势想要技压群芳,出炉GAMMA也就不难理解。当然,意大利人多少还有谦逊之心,不像索尼切入单反时一上来就以α自居。
  关于GAMMA相机的资料就像其产品一样少之又少,用于价格指南的蓝皮书(BlueBook)也仅给出了GAMMA产品最基本的信息,其生产厂家为:Gamma Precision Machine Rome,Italy.(意大利罗马精密机器厂)。所示产品只有1947年的GAMMA-I、1948年的GAMMA(SPECIAL)、1950年的GAMMA-Ⅱ和1950~1951年的GAMMA-Ⅲ。我们相信这不是GAMMA品牌的全部,但至少GAMMA-Ⅱ被列在其中。
  GAMMA Ⅱ是意大利相机中看起来比较接近徕卡相机的产品,因此被许多玩家视为意大利的徕卡拷贝版。如果我们单就GAMMA Ⅱ的每个独立部分去考察,它的M39×1罗口,调焦系统及取景窗(图2),速度盘以至于其圆润的机身都与徕卡Ⅲ系列极其相似,甚至完全一致。不过,这些元素同时出现在被重新组合之后的GAMMA Ⅱ上时,整体上看却是颠覆性的,或许这就是意大利化的结果。这一风格的突出之处在于,略微夸张的输片手轮和对边机顶斜肩(图3)利用了视觉落差强烈的非对称效果营造出金属器械的美感,使工业产品的艺术效果一展无疑,并反向影响到后来徕卡M6的外观设计。就连电子时代的EOS产品也用到斜肩或下斜肩的外形设计,可见其影响的深远。当然,外观只是一个方面,GAMMA Ⅱ的独到之处并不仅局限于对徕卡元素的重组,它的快门才是真正的颠覆之作。
  回溯历史,感光材料初始阶段照相机是没有快门的,银板时期的摄影曝光靠的是安装在镜头前的遮片或镜头盖,感光材料的发展催生了照相机快门的出现和进步。快门按位置的摆放可以分为焦平面、镜后、镜中和镜前。其中,焦平面和镜前快门是结构变化最多的一类,比如焦平面方式有布质卷帘结构、金属卷帘结构、叶片结构和碟形快门等;镜前快门亦有卷帘式、自落式[自落式快门是依靠地球引力运作的一种快门结构,多为独立单元,使用时安放在类似于达盖尔型(Daguerreotype)相机的镜头前,提起带有横向窄缝的黑色曝光板,释放时靠该板自由落体在定向滑道中的下落完成窄缝对光线的瞬间导入(曝光)。由于形似断头台,故又有“断头台”的称呼。]和叶片结构多种方式存在。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的快门如翻斗式、反光镜式等(参见《摄影世界》2010年4期和2011年5期),在此不再赘述。
  GAMMA Ⅱ的快门技术并非上述种种,而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设计,从结构上看应该属于金属弧形横走式快门。现在回看这一快门技术,与当时使用的所有技术成熟的快门截然不同,在那个时代称之为概念快门也许更为准确。事实上这种快门的使用范围并未被扩大化,基本上也就停留在概念阶段。它的构造是由两片弧形金属片组成前帘和后帘(图4),按照弧向运动,释放前帘和后帘的时间差对应出曝光速度,这一点和焦平面快门道理一样,但看上去要简单得多,至少省去了复杂的卷帘机构,而且弧形金属片的厚度达到了1毫米,具有十分优良的机械强度,非布帘或叶片快门(又称钢片快门或方形快门)(图5)所能比拟。
  最初我们以为GAMMA Ⅱ的弧形快门是由弧向臂(图6)带动来完成弧向动作,但32毫米的机身厚度不足以容纳足够长的弧向臂来对应36毫米边长的曝光窗。当我们对相机机身上左右两个小手柄纳闷的时候,打开其中的一个,却发现了快门玄机所在。原来,两个手柄并非装饰,而是为了满足弧形快门的行程特意为之,快门叶片上的弧向齿条(图7)展现出叶片是由轮齿结构完成运行动作。这种设计出乎想象,简约中又带有一丝复杂,但却节约了空间,令相机体积有效缩小(135×32×74毫米)(宽度不含手柄)。齿轮齿条的运行方式理论上更加平稳,不过对咬合精度会有一定要求,增加了快门的加工和装配难度。好在GAMMA Ⅱ快门的工艺水准很高,且前后片密光口采用相同的L型阻光结构(图8),利用光走直线的原理有效解决了密光问题,相当巧妙。
  GAMMAⅡ的快门速度调节分上下两层(图9),上层徕卡式速度盘上共有9个调节挡,分别是:1000、500、250、100、70、50、30、20和B门,下层力矩式速度拨杆又给出4挡慢门,分别是:10、5、2和1。我们对100以下设70、20和10感到有些诧异,它背离了快门梯次间的倍数法则,以至于我们无法在现有快门的标准值中找到相应的数据。但出于希望更多地了解这种弧形快门的工作效能,我们还是用OMES快门测试仪对其进行了必要的测试,除1/1000秒、1/500秒快门因年久失效外,其他各段的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虽然与标准值比照各个速度段均有误差存在,但除1/10秒不太稳定外,其他格挡本身速度的分次工作值差别甚微,说明快门运行相当平稳。这要得益于齿轮齿条的配合。
  为了简化相机结构,营造简约美,GAMMA Ⅱ大胆省略掉收片机构,采用双暗盒系统(图10),将输片和收片合二为一,进而有效使相机达到简约效果。这个方案另外的好处是没有回片程序,降低了底片划伤的机会,对保护底片有一定效用;而且收片暗盒中存放着已曝光的底片,也便于中途随时截断冲洗。因此,GAMMA Ⅱ的双暗盒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结构简化,它亦是功能性简化的结果。缺点是双暗盒上胶卷时会略显繁杂,因此该机采用大开盖的方法更换胶卷(图11),而不是徕卡的下开盖方式。   据说GAMMA WORKS不生产镜头,其配套镜头由其他厂家代工。因此,用于GAMMA相机的镜头有若干种。我们手里这款编号021971的ESAOG镜头产自OFFICINE GALILEO,白膜。这枚镜头与徕卡3A上用的SUMMAR(苏玛)如出一辙,指标亦为1:2/50毫米,光圈刻数及结构也与SUMMAR一致,分为2、2.2、3.2、4.5、6.3、9、12.5共7挡,系六角形匀变光圈,双层叶片,镜头最近调焦距离1米。我们搞不清2和2.2的级差究竟有多大意义?但SUMMAR这么用了,也许是精度上的一种象征,于是ESAOG也拷贝了这种象征。
  不过,编号021971的ESAOG镜头以前的主人显然没有很好地对待它,前镜片已经被完全擦花,磨砂现象严重。不过,我们还是对它成像质量究竟如何抱有极大兴趣,于是顺手做了个初级测试。为了简化过程,我们找来手头的宾得Q机,截取了一段空心手纸的纸轴,未做防光处理,直接通过它手持方式将镜头对接到机身上(图12),利用镜头的拉脖伸缩进行调焦,在雨雪天拍摄到一幅数码影像(图13)。相机采用标准模式,自动白平衡,手动挡,ISO 400,光圈设在4.5和6.3之间[5.6模式(多数135相机的标准镜头一般在5.6光圈时会获得相对较高的综合光学效果,如果只测一个点时,我们大都选择这一挡,故称5.6模式)],1/80秒。为了补偿白色纸筒内圈光扰造成的影响,我们将原片做了后期修正,将对比度上调50%,以此还原可能的结果。从效果看,只取了全画幅中央1/2.3英寸的画面还是能够表现出很多细节,其中白雪造成的高光溢出在此可以做技术忽略,说明镜头的原始素质应该是不错的,基本上应和了以往文献的一些说法。
  尽管GAMMA Ⅱ注重简约美,但其功能并没有弱化,除分立式调焦窗外,相机还内置了裁片刀(图14),配合双暗盒用于已拍照片的优先处理。此外,相机还设置了行片轮(图15),用来指示胶卷的运行状态和判断裁断胶卷后回收暗盒时的状况。而相机上的附件插座可以用来插换不同焦距的取景器及测光表等。
  事实上,今天的GAMMA Ⅱ虽然依旧可以用来作为照相工具,但它更多地是被拥有者作为一种意大利风格的工业品摆件。从复杂中寻求简约,将复杂功能和简约美有效结合,最终使这台相机具有了与生俱来的把玩和观赏价值。因此,GAMMA Ⅱ相机市场价格的攀高也就不足为奇了,甚至成为目前少数超过徕卡原版价格的拷贝版产品之一。
其他文献
在几十年前的中国,谁家拥有一台相机,是令左邻右舍艳羡不已的事情;而今天,数码相机和可拍照手机已经悄然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生活必需品。“全民摄影时代”正在到来。  中国全功能接入Internet,开始步入互联网时代,还是在并不久远的1994年;而据中国政府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2012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数量已达5.38亿;也有报告据此预测,2015年,中国网民数量将超过8亿。  web2.
期刊
万众瞩目中,索尼率先推出了首款全画幅DC相机RX1,宣告着专业DC相机时代的正式来临。RX1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可能源于许多资深摄影人对于135胶片相机35毫米镜头的一种情结,另一方面拍摄经验丰富的用户对于小型化高性能相机也有着迫切的需求。在平时不需要也不方便把单反、单电挂在脖子上的时候,兴之所至地从小挎包里拿出来“咔嚓”几下,这才是玩家们需要的东西。  外形经典复古  RX1体积为113.3×
期刊
NEX-6的出现,可以说是索尼微单NEX系列产品线上早就安排好的一环。在微单的中低端市场中,上有NEX-5R,单镜头套机价格在4800元左右;下有NEX-F3,套机价格在3500元左右,市场分布已经比较密集。而在高端市场中,有高高在上的NEX-7,套机价格在9000元左右。NEX-6应运而生,填补了其间的空档。  新款NEX-6套机定价在6000元左右,并搭配了饼干变焦头作为新的套头。NEX-6的
期刊
三脚架大都看似坚固无比。但如果你经常远足而又喜欢摄影,一定也了解过三脚架的牢固程度除了和管壁的粗细、厚薄、材质有关系外,还和其他众多细节,比如支地点的材料、各节之间的连接、顶板和云台之间的接触面、云台的刚性等等……甚至包括快装板上粘的软木的质量都有关系。在拍摄过程中,这些诸多环节中的哪怕一个出现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创作失败。  我用过的三脚架也有几支,但现在能留下的、也是印象最好的,就是捷信的一款高
期刊
2012年,随着多家数码相机厂商相继发布了亲民型全画幅单反相机,我们看到全画幅数码相机的平民化时代已经到来。轻巧的机身与极高的性价比正是佳能EOS 6D亲民的特点,它整体持握感良好,操控还是跟其他佳能相机一样一如既往地方便。依照佳能以往惯例,基于其专业定位,6D没有内置闪光灯;佳能为这款新的6系列机身配备了24-105毫米红圈镜头,以期其高画质特点能得到充分体现。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款万元级
期刊
何谓全景摄影  “全景,英文是PANORAMIC PHOTO,或PANORAMA,通常是指符合人的双眼正常有效视角(大约水平90度,垂直70度)或包括双眼余光视角(大约水平180度,垂直90度)以上,乃至360度完整场景范围拍摄的照片。传统的光学摄影全景照片,是把90度至360度的场景全部展现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把一个场景的前后左右一览无余地推到观者的眼前,更有所谓‘完整’全景,甚至将头顶和脚底都‘
期刊
人物肖像是我近十年来一直主要从事的拍摄工作。我的拍摄对象来自各行各业,有业界精英,也有身边的普通人。正是这些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人构成了我的影像世界里的多彩内容。照片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个性,面部表情之后也隐藏着不同的故事。因此在每次拍摄中,我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被摄者,然后采取适合他们的拍摄手法。  拍摄人物肖像最重要的是拍出人物的灵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气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摄影师
期刊
图片编辑作为照片在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总是在做着相似的选择题:哪位摄影师?这张还是那张?放前还是放后?一系列的圈选之后,最终决定照片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看似是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和一些刚入行的应聘者沟通时,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挑好看的图我还是会挑的。”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图片编辑需要更早就介入拍摄工作中,甚至在摄影师出发之前。  今天说的这个故事——倒霉的法新社摄影师——也许
期刊
“我怎么就看不出立体派的画儿是‘立体’的呢?”“里面哪有立方体啊?”上中学时,站在毕加索立体派时期的作品前,我也曾不只一次地提出过类似的问题。时间是好奇心最耐心的老师。通过不断学习,我头脑中笼罩在立体派上空的薄雾被渐渐吹散,我因而可以更深入地欣赏立体主义的画作,并且在视觉世界中探险时,把立体派当作我的又一个启发性的坐标。  立体派的光芒照亮的是观察世界的方法,它的突出贡献是在二维的平面上创造出四维
期刊
2012年12月14日,北京798艺术园区DPARK北京会所前人头攒动,正在举行的第五届佳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颁奖典礼为寒冬带来几许暖意。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渡边昇、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影像文化推进部总经理王川,以及中国日报总编助理、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周梅生、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孟京辉等嘉宾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第五届佳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从5月1日开赛至8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