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α,25-二羟维生素D3和环孢素抑制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上移植的人皮肤银屑病的诱发并加速其清除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di_x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活化的T淋巴细胞可诱发并保持银屑病的皮损;有人发现移植了银屑病患者皮肤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是一有用的银屑病实验模型,可利用它研究直接作用于皮肤免疫系统的治疗方法.我们用这一模型比较了1α,25-二羟维生素D3、环孢素和IL-10的疗效以及对活化的T淋巴细胞的作用.材料和方法:①在SCID小鼠上移植银屑病患者的皮损与非皮损处的皮肤,饲养4~5周后将移植了银屑病患者皮损的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于移植皮下注射63ng1α,25-二羟维生素D3、015mg环孢素或990UIL-10,2次/周,共3周,第5周处死小鼠,钻孔取材,固定后石蜡包埋.

其他文献
食物过敏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目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是严格回避致敏食物并对症处理。近年来,特异性舌下免疫疗法为食物过敏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就特异性舌下免疫疗法在治疗食物过敏中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发育不良性痣(dysplasticnevus,DN)是一种介于普通后天性色痣与恶性黑素瘤(恶黑)之间的获得性痣,有明显的发生恶黑倾向。DN在日本札幌医学院经病理证实的痣中占2.47%,在澳大利亚占总人口的5%,在新加坡达总人口的8%。美国可能有32000家族性DN病人。
期刊
氨甲喋呤(MTX)治疗严重或顽固性银屑病有效,通常采用长期口服给药法,但肝毒性作用较大。本文作者研究了短期小剂量静脉输注MTX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旨在探讨其严重毒性的发生率,确定它是否比MTX常规给药法优越及是否它能影响患者银屑病的消退。
本文作者用转移性黑素瘤患者局部淋巴结的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株M5融合获得了6株稳定的杂交瘤,从中选出二株IgG单克隆抗体,采用直接卵蛋白―生物素―免疫过氧化酶染色方法研究了64个福尔马林固定,石腊包埋的组织切片.结果二株抗体均与所有18例原发性皮肤恶性黑素瘤、5例转移性皮肤黑素瘤及2例眼黑素瘤有阳性染色反应.
研究雄性激素在调节毛囊,皮脂腺单位所起的作用对于了解痤疮、多毛症、脱发的发病机理是关键的。1974年,Schweikert等研究了标记的睾酮与雄甾烯二酮在头皮毛发和脱发部位毛发根部的代谢。结果表明还原的5α代谢产物及17-甾酮类代谢产物在脱发男性浓度较高,但这些变化是继发或是原发的还不清楚。
期刊
本文作者报告3例非常少见的单个皮损的亚瘤型麻风。例1.男性,47岁,1985年6月入院。入院前4~5年在左肘附近皮肤有刺痛感,逐渐发生一13cm红色发亮的结节,伴感觉减退,未见其它皮损,周围神经无粗大和触痛。
期刊
抗嗜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一种新近认识的自身抗体,包括经典型、核周围型和IgA型抗嗜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三种典型。抗原为嗜中性粒细胞胞浆内的蛋白酶3、髓过氧化酶和弹性蛋白酶等。它与一系列血管炎性疾病的发病及其活动有关,尤以Wegener肉芽肿病和肾小球肾炎为著,对血管炎的诊断及活动性的监测有一定帮助,正引起皮肤病学界的更多注意。
淋巴瘤样丘疹病(LyP)是一种既可复发又能自愈的皮肤病,其临床经过类似于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Mucha-Habermann,所以常被误诊。为了解对该病诊断的正确性及可重复性,作者对180例标本进行了研究。作者回顾了诊断为LyP、恶性淋巴瘤、蕈样肉芽肿(MF)、Mucha-Hadermann病、假性淋巴瘤和淋巴细胞浸润症共180例皮肤组织切片。结果,15例曾诊断为LyP。
瘢痕疙瘩是创伤延迟愈合期间,由于过量胶原沉积在人体皮肤或角膜,形成超出最初损伤范围、并侵入周围正常皮肤或角膜的增殖性瘢痕组织.切除后有复发倾向.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培养研究有助于对本病发生的了解.将瘢痕疙瘩组织移植至裸鼠皮下,可能为本病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可利用的动物模型.
期刊
从斑贴试验部位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病理改变的比较和区别,斑贴试验部位皮肤刺激反应病理改变与刺激物的关系,吸入性变应原斑贴试验诱发皮肤反应及其病理改变等方面,扼要地综述了斑贴试验部位皮肤反应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