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在内镜颞下锁孔入路岩斜区解剖中的应用

来源 :实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z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three-dimension digital manikin,3D-DM)在内镜经颞下锁孔入路岩斜区解剖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20侧)头部标本灌注后行CT扫描,将图像导入3Dview软件重建出个体化3D-DM。定位Day菱形区后测量相关解剖结构距离。在3D-DM辅助下通过颞下入路对岩斜区及其邻近结构进行内镜解剖。并对尸颅解剖与3D-DM相关视野及测量进行比较。结果:3D-DM图像清晰逼真,其入路相关测量与尸颅解剖测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通过棘孔、卵圆孔、弓状隆起、膝状神经节、锤骨、咽鼓管、岩浅大神经等组合标志准确定位内听道。颞下锁孔入路通过磨除岩尖骨质可以充分暴露中上斜坡结构。结论:3D-DM可以术前模拟岩尖磨除,提高术中岩尖磨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组合解剖标志可提高术中定位内听道口的准确性。内镜颞下锁孔入路可充分显露中上斜坡结构。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深圳市某儿童医院沙门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24 878例标本培养结果,分析沙门菌的检出率及其血清分型、临床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 24 878例标本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脏淋巴瘤的螺旋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原发性肝脏淋巴瘤的螺旋CT和MRI表现,包括平扫和动态增强动脉期和门脉期的图像,评价病灶的部
本文试图从语言功能的角度探究中国英语变体在其本土的存在、应用和发展中所承担的各种功能,重点分析其在语言运用中的两大功能,其既有标记语言使用者社会文化特征的功能,又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正逐年升高[1],并有低龄化趋势。而有关高尿酸血症的研究也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对于无
目的:探讨高压氧合并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利培酮治疗的同时施加高压氧治疗,对
目的:旨在加强对桡动脉穿刺引起前臂筋膜室综合征的认识,提高其诊治、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治疗、护理对策。结果:9例保守治疗,3例手术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单核巨噬细胞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92例T2DM患者,其中T2DM伴大血管病变者53例(大血管病变组)、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被动等待法结合补救性盲插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重症患者采用被动等待法床边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常规给予甲氧氯普胺,观察24h后行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非发酵菌构成及病原菌耐药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脑卒中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
目的:研究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探讨有效可行的PICC导管管理方案。方法:将349例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年7-12月置管的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