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肝健康促进项目的实施对成都市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对乙肝携带者的态度和疫苗接种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各大高校抽取样本,分别在干预前后进
期刊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指心脏舒张期有生理功能异常,可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及射血分数的异常.流行病学表明舒张功能不全十分常见,有报道1/3的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正
目的探讨护师晋升主管护师前轮转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培训的效果。方法采取实验对照方法,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即将晋升主管护师的44名护师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2017年3月,医院肿瘤科、呼吸科、脑外科等13个科室共派送22名即将晋升主管护师的护师到ICU轮转。将这些轮转人员作为实验组,上述科室中未轮转ICU的即将晋升主管护师的22名护师为对照组。22
目的评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2级~2014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基础综合课程考试成绩与试卷分析结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试卷和加强课程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和Excel软件统计处理相关数据,对考试成绩、试卷难度和区分度等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3个级次医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范围为48.9分~54.0分(满分75分),平均及格率88.7%,考试成绩比较满意,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试卷整体难度、区分
临床医学教育评价方式主要可以归结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通过比较2种评价方式的异同,明确两者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探讨在临床医学教育的不同阶段,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不同优势和权重,以期有助于临床医学教育选择适宜的评价方式。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本科生骨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武汉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8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骨科学临床教学中,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教学结束后,以出科考试和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骨科学临床教学的评
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了患者对疾病和就医行为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患矛盾、医疗不平等问题。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跨文化医学教育逐渐兴起,并出台了一系列标准,与医学院校的教学实践积极互动,探索出"概念教学方法""以病人为中心教学方法"等,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培训,力图培养具有文化胜任力的医学生。我国也是多民族国家,可以根据本国国情,在医学教学改革中,借鉴美国跨文化教育的经验,制定相应的标准,开设跨
卡维地洛是一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已被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所证实.它主要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和再灌注心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