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研究进展

来源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当所支撑的狭窄段血管恢复畅通、内膜修复完成后即可降解消失,克服了支架自身的血栓原性及异物性,避免了支架引起的远期并发症。本文综述了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血管内支架的选材、制备、设计及临床应用进展。
其他文献
医用聚乙烯醇是具有好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胶类生物材料。在其表辐射接枝N-异丙基丙烯酰胺,进行改性,赋予期智能特性。在制成此类复合智能水凝胶生物材料试样的基础上,着比较了智能化
为了充分探究睡眠对认知的作用机制,睡眠剥夺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目前有多种手段研究睡眠剥夺如何影响认知功能,包括认知心理学评价、脑成像方法、脑电生理的变化等。所研究的方
目的 观察在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中采取基于循证理念的细节化管理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2017年1-6月消毒供应室工作护理人员13名,设为对照组。将2017
对从牛腱中制备的胶原止因海绵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止血海绵具有胶原蛋白的特征结构与组成,是纯度较高的胶原蛋白;理化性能测试表明原止血海绵质量稳定,从而证明了胶
磁性热敏聚合物微球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磁性热敏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磁性热敏聚合物微球的制
目的探讨King互动达标护理对手术后出院留置双J管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278例留置双J管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纳秒脉冲电场应用于细胞内电处理效应进行了一些较为深入的实验和机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纳秒脉冲电场不会导致细胞膜电穿孔,但能够诱导凋亡、钙离子释放、基
反馈是执行运动功能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信息交换模式,它以体感信息、触觉信息、视觉信息、听觉信息等方式将运动过程的信息传送到中枢神经,调控运动功能执行的时间和空间精度。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排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建立了一个局灶性缺血脑损伤实验模型,记录缺血前到缺血30分钟缺血区域与正常区域的EEG,分析了其复杂度。发现缺血引起EEG复杂度发生明显的变化,在整个缺血实验过程中,缺血区域的EEG复杂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