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東盟路 台資新舞台 广西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o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在廣西成立、運營一年來,拉近了陸海與東盟的距離,為台資企業轉型升級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機遇,推動了桂台經貿合作進一步發展,合作區將成為新的台企聚集區,也將成為台商拓展東盟市場的投資高地。
  合作區的區位優勢明顯,面向東盟、物流便利,加之稅收、土地、財政、金融、進出口、互市貿易、海關、人才等各項優惠政策紅利,為台資企業在大陸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多的商機,吸引了大批台資企業前往考察合作。合作區正在建設成為兩岸產業合作的重要基地、台資企業新的集聚區、台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前沿陣地、廣西加工貿易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為充分發揮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的區位優勢,為台商台企到大陸中西部地區發展搭建新的平台,支持台資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拓展內需市場和國際市場,2017年9月,國台辦會同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批復同意在廣西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並在第十三屆桂台經貿文化合作論壇暨第十屆兩岸產業共同市場論壇大會上授牌。
  基本情況 一區三園新集聚區
  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為「一區三園」(以下簡稱合作區),核心區域約86.4平方公里,包括防城港產業園(含東興、防城港)、欽州產業園(含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崇左產業園(含憑祥、江州)三個園區。
  「一區三園」按照合作區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規劃、區域公共基礎服務設施規劃合一,專案集中佈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的要求,增強創新發展、基礎配套、要素保障和服務管理能力,推動合作區產業發展持續上規模、上水平、上層次,提高合作區的吸引力、競爭力和帶動力,把合作區建設成為兩岸產業合作的重要基地、台資企業新的集聚區、台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前沿陣地、廣西加工貿易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產業重點 轉型升級的新高地
  立足防城港、崇左、欽州產業發展基礎,按照海峽兩岸產業合作發展目標要求,積極對接「互聯網+」,實施「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畫,重點發展農副業品加工業、先進製造業、港口綜合物流業、國際商貿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六大支柱產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深化功能創新,打造海峽兩岸產業發展新高地。
  防城港產業園重點產業
  防城港市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東臨粵港澳,西與越南山水相連,是中國唯一與東盟國家海陸河相連的城市,也是中國內陸進入東盟最便捷的主門戶、大通道,與越南最大特區芒街僅一河之隔,擁有4個國家級口岸,其中東興口岸是中國陸地邊境第一大口岸、沿海主要出入境口岸之一。2010年6月,國家批准成立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實驗區;2016年5月,國家批准防城港市為開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新區。目前,防城港市正在加快推進東興——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
  防城港產業園分別在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防城港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沖侖物流園區、江平工業園、牛軛嶺產業園等園區佈局承接和發展台資企業。
  充分借助勞務合作優勢、重點承接勞動密集型台資企業;充分借助地理和生態優勢,重點建設大健康醫療服務產業基地、養老服人才培訓基地、大健康產業會展論壇基地。
  重點引進台灣養老地產、預防醫學、生物科技、醫療器械、智慧醫療等產業專案。
  通過與台灣產業合作,重點拓展臨港工業、海洋產業、特色優勢服務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
  崇左產業園重點產業
  崇左市位於廣西西南部,打開門就是越南、走兩步就進東盟,具有沿邊、近海、鄰首府、連東盟的地緣優勢,是大陸口岸最多的邊境城市和中國通往東盟的陸路門戶,也是大陸著名的「糖都」、「錳都」和「邊貿之都」。
  崇左產業園由重點發展以電子元器件等為主的電子資訊業,以東盟特色食品、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的口岸加工業,以跨境物流、冷鏈物流等為主的現代物流等產業。2017年9月16日上午,崇左產業園舉辦啟動儀式暨第一家入駐企業廣西勁高電子科技專案開工儀式。
  重點建設臺企傳統優勢產業集聚區、9073全國養老示範基地、具有台灣風情的農業旅遊休閒基地、跨境商貿旅遊互市平台、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和台灣宜商怡居逸遊特色小鎮。
  重點引進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勞動密集型傳統優勢產業、台灣現代農業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欽州市產業園重點產業
  中國、馬來西亞兩國在欽州共建了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為建立支援台商「西進創業」的政策條件和服務體系、建設大陸台商轉型發展示範區,欽州市在中馬產業園區針對台商投資制定了依據稅收貢獻大小給予遷移成本補貼、給予資金支援甚至給予債權融資貼息資金扶持、設立台商產業發展基金等涉及土地、財政、稅收、金融、物流、保險等11個方面的特別政策。
  除此之外,欽州市為支持台商在中馬產業園集聚發展,還在三個方面成立了支持服務平台。一是成立專責領導小組與專項服務小組,開展台商「西進創業」的各項協調、服務和支援工作;二是聯合台商協會開展「西進創業」產業規劃工作;三是建立廣西台辦、園區管委會與「西進創業」制度性溝通平台,幫助台商企業加快成長。
  「一區三園」積極承接東部沿海台資產業轉移,開展兩岸產業合作,引導台灣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高端產業向合作區延伸拓展。加強兩岸在關鍵產業領域和核心技術方面的聯合研發,促進合作區及周邊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引導台資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發展機遇優勢明顯「錢」景廣闊
  地理區位突出
  合作區地處中國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東盟經濟圈交匯的中心地帶,在大湄公河次區域、中越「兩廊一圈」和泛北部灣區域交匯的咽喉地帶,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語言相通,是中國與東盟最便捷的陸路通道、海路通道和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重要區域,是「渝桂新」南向通道的海陸聯運、海鐵聯運樞紐。
  資源稟賦多元
  合作區是中國重要的資源富集區,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農業資源、海洋資源以及人力資源。礦產資源方已發現礦種145種;農業資源種植業品種達 700多個,森林覆蓋率高,有1000多種中草藥資源;海洋資源海岸線長約1600公里,北部灣是中國著名的四大漁場之一,有海洋魚類 500多種。
  開放平臺眾多
  廣西沿海沿邊地區有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東興、憑祥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和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欽州保稅港區和憑祥保稅區等 10多個國家級開放平台,這些國家級開放平台在資金、政策、專案上都得到國家大力支持。
  港口物流發達
  北部灣經濟區已建成北部灣港口集群,擁有北海出口加工區、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南寧保稅物流中心、防城港保稅物流倉庫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初步形成了以北部灣為核心樞紐,直接為華南、西南、中南和東盟提供保稅物流服務的保稅物流體系。北部灣港年貨物吞吐量超過2億噸,其中集裝箱近200萬標箱,對外貿易額近 3000億元人民幣,占全區對外貿易近90%。
  合作基礎夯實
  廣西已累計批准台商規模以上投資專案1700多個,合同金額超過100億美元,實際到位50多億美元,桂台合作機制不斷完善,桂台合作成為廣西開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台灣成為廣西利用境外資金的重要來源地之一。
  市場規模龐大
  合作區擁有中國--東盟近20億人口規模的龐大市場,中國已經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
  勞務資源豐富
  中越邊境地區已就合法利用越南勞動力等簽署了相關協議,東興、憑祥兩個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已經開展引進越南勞工試點,開闢了入桂台企使用跨境勞務的「綠色通道」,投資合作區的台資企業勞動力成本可以降低一半以上。
  政務服務到位
  廣西各級政府主動作為、積極參與,合作區各市政府和園區為企業提供「一條龍、一站式、保姆式」政府服務,合作區周邊生活、休閒、娛樂配套設施齊全,成為廣大台商投資興業的熱土。
  政策紅利 優惠扶持助力發展
  合作區同時享有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沿海開放政策、邊境地區開放政策、北部灣經濟區政策等,以下幾個方面是台商普遍關注的主要政策發展紅利。
  1.生產要素價格優惠。從2016年5月1日起,兩年內投資廣西36個重點產業園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有20%降至14%。此外,許多市縣工業用地最低出讓價僅4萬元(人民幣,下同)/畝左右。各市縣經濟園區標準廠房出租價格大多在6~8元/平方米/月左右。降低全區一般工商業銷售電價,低至0.5元/度。
  2.跨境勞動力成本優勢。自治區人民政府2017年出台了《跨境勞務合作管理暫行辦法》。允許在東興、憑祥邊境合作區投資企業使用越南勞工。據估算,企業聘用1名越南勞工,每月可為企業節約成本1500元左右,一年可以節約用工成本約2萬元/人/年。
  3.北部灣經濟區稅收優惠。投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新辦企業,可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有稅優惠,同時免徵屬於地方分享部分的企業所得稅,因此,企業實際繳納所得稅僅為9%。新辦的符合國際鼓勵類工業企業,其主管業務收入占總收入50%以上的,自專案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1年至第5年免徵屬於地方分享部分的企業所得稅,第6年至第7年減半徵收。
  4.針對台資企業打包政策。支持各類信用擔保機構為台資企業融資提供擔保,自治區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為台資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擔保機構,按當年年均貸款擔保額的6‰給予擔保風險補償。台資企業經批准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入地,從使用的月份起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5年,第6年至第10年減半徵收。
  5.加工貿易專項優惠政策。
  一是免徵加工貿易企業水利建設基金。對廣西36個重點產業園區內加工貿易企業,暫停徵稅水利建設基金。這也是目前中國同類政策中最為優惠的。
  二是加工貿易企業用地優惠。對自治區確定的優先發展產業專案,可按相關標準的70%確定土地出讓底價;工業專案使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範圍內的未利用地,出讓底價可按相關標準的50%執行。
  三是加工貿易專項財政資金利好。自治區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發展加工貿易企業,著力降低企業物流、用工、廠房、研發等方面的成本。
  6.通關便利化措施。對進出欽州、北海、防城港3個港口和東興、友誼關、憑祥鐵路3個口岸的國際標準集裝箱運輸車輛減半收取高速公路車輛通行費。廣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於2017年底建成,成為西部地區首個啟動並成功上線運行「單一窗口」的省份。
  7.重大新引進加工貿易專案支持政策。重點支持新引進的投資額2億元人民幣及以上、投產後一年內加工貿易進出口額2億美元及以上的加工貿易專案。對於技術先進、成長性好、居於行業領軍地位的加工貿易專案,擇優給予支持。
  對產業鏈較為完整、有合理加工工序或者生產高新技術產品的新引進加工貿易專案,開工建設後對新建廠房、廠房專修、設備購置等給予一次性支持,連續三年對物流運輸、員工招聘、加工貿易出口額給予獎勵,連續五年對廠房租金實行減免。   合作區的建設將推動台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廣西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重要平台,形成新的台資企業聚集地。廣西資源等優勢明顯,對於現在面臨土地、人工等壓力的傳統產業來說,是非常好的產業轉移承接地。在合作區台商一方面可以以大陸為支撐,繼續享受優惠政策和各級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可利用越南的勞力資源,解決人工高的現實問題,合作區將成為台商拓展東盟市場的投資高地。
  台商搶灘 進駐園區抓住商機
  「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掛牌成立近一年來,全國台企聯組織了多批台商赴園區考察,並與當地政府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全力引進台商落戶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全國台企聯會長王屏生在廣西欽州表示。
  據了解,截至2018年7月,前往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考察洽談的台商約700多人次,簽約專案36個,已開工專案4個,在談專案60多個,意向投資總額約200億元。
  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巧集集團總裁張漢文在合作區座談會上發言時稱,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崇左產業園掛牌後不久,巧集集團即落戶該產業園,目前正在緊張建設廠房。專案一期用地約390畝,專案達產後預計產值4億元。
  張漢文表示,當前台企面臨轉型升級,台企正在想辦法尋找轉型和繼續經營的地方,國台辦在廣西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成為台企轉型和繼續經營的好專案。
  全國台企聯副秘書長蔡欽銘介紹,全國台企聯與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管委會共同簽訂了《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欽州產業園開發建設合作諒解備忘錄》。園區內將建設大健康產業及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的台商集中區。目前全國台企聯會長王屏生的新板材專案已落戶產業園,作為該專案配套產業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商也將入駐園區。
  蔡欽銘表示,由於欽州有優良的海港,交通運輸便利,加上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將來可引進越南勞工,企業的用工成本將大大降低。中馬欽州產業園因此也為台商規劃了傳統產業接納區;為了支持台商高新科技產業的發展,中馬產業園區管委會還與全國台企聯共同設立發展基金,合作建設台商技術學院,專門培養台企急需的專業人才。
  蔡欽銘稱,不僅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欽州產業園受到台商關注,在防城港市,全國台企聯組織的台商考察團經過考察發現,該市的緯度與台灣相似,在該市十萬大山以南地區,有400平方公里的土地很適合農業開發。經過此次考察,不少從事農業開發的台商表示有意落戶防城港。
  蔡欽銘稱,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對於台商來說是一個大契機,台商落戶合作區,將有利於企業拓展東盟市場。目前,全國台企聯與當地已形成共識,合作區內將建設台商全球產業鏈上游產品生產基地。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表示,合作區區位優勢明顯,面向東盟,物流便利,發展空間十分廣闊。他鼓勵台商抱團前往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發展,形成產業集聚。他希望台商台企在發展產業的同時抓好環境保護工作,這既是對企業的挑戰,也是企業發展的機遇。
其他文献
上海實踐基地為台灣青年法律人才提供「歷練」機會  上海靜安區「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7月11日正式啟動。2018年專案組赴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高雄大學等台灣高校舉行路演、座談及書面推介,受到學子們的歡迎。來自8所台灣高校的26位優秀法律生通過視訊面試,入選實踐基地。據介紹,入選學生將分赴8家律師事務所,與資深律師結成「一對一」帶教關係。除了專業法律實踐等「規定動作」之外,各家律所還將
期刊
中國應從宏觀總量上適當放鬆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額;但在微觀層面上,要想方設法把一些應該破產重組的不良債務處置掉,這才是真正的去杠桿。  解析:  每年至少有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金融資源補給了虧本企業,也就是說,約有10%的好的金融資源投入了壞的專案;而好的專案、新的專案得不到充分融資,這是中國經濟當前最大的癥結所在。目前,各界對中國經濟走勢的研判分歧較大。一類觀點認為,中國經濟三大需求均出現回落
期刊
如果一家公司清楚自己是好公司,就不應追趕CDR熱潮;如果本身已在美國、香港上市,就更不應該考慮CDR。  解析:  早年中概股掀起私有化熱潮,美國投資者認為,來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都是投機分子,沒有把做實業當一回事,追趕CDR熱潮也有可能產生同樣的問題。  CDR(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即中國存托憑證,是指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將部分已發行的股票託管在當地保管銀行,由中國境
期刊
7月初學生放暑假,由國台辦、銀保監會、證監會及全國台企聯共同辦理的「台灣大學生大陸金融單位暑期實習計畫」也陸續展開。這是我們連續第4年主辦類似活動。  今年共錄取近350名學生分別在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上海證交所、深圳證交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等金融機構進行為期3周的實習。  「陌生」、哀歎與無奈  我們深知多數年輕人對大陸的認識粗淺,但有時仍會為這樣的「陌生」覺得
期刊
香港書展是文化界一年一度的盛事。自1990年開始舉辦,迄今已是第29屆,2017年吸引了接近一百萬人次入場。而2018年的書展,共有來自39個國家和地區680個參展商參與,提供大量不同種類的書籍。會場內亦舉辦一系列的文化活動,包括名作家講座及文藝廊展覽等,內容豐富多彩,成為香港市民共同參與的城中盛事。  香港書展的其中一個特色,是活動並不局限於會場之內,而是伸延至整個香港。貿發局與不同機構合作舉辦
期刊
印度藥便宜,第一個原因,說白了就是偷。公開剽竊外國藥品的智慧財產權,免付高額專利費,當然就節約了研發成本。還有另外的原因,印度的有關監管部門,認可國外監管部門的藥品安全有效的檢驗結論,不再進行重複的檢驗,節省了大量費用。還有,印度也沒有藥的關稅以及中國的增值稅。  解析:  侵犯智慧財產權,不支付專利費,這個我們當然不能學。習慣於剽竊智慧財產權,就不會尊重自主創新,人們也就失去了創新的動力。而技術
期刊
當下,中國製造業成本上升已然成難以逆轉的趨勢。  對於中國製造業而言,能否突破這一困境,除了依靠政府減費降稅,調節區域人口流動等推動企業外部成本降低外的措施外,更需要企業眼睛向內看,從自身出發尋找解決之道。  過去幾十年間,中國製造以「Made In China」的標誌走到了世界的前沿,成為國人驕傲。近幾年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中國人力成本不斷提升,目前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已經陷入了一個進退維谷
期刊
台北地檢署重查「三中案」,以發現新事証為由起訴馬英九,引起台灣政壇震撼。對民進黨來說,持續追查馬英九時代弊案,不僅可對綠營基本盤有所交代,甚至製造國民黨高層之間的對立,有利於九合一地方選舉議題的操作。相對於國民黨而言,有關「三中案」的是非因事涉黨產變賣有許多不可告人內情,何況還有300多片錄音光碟佐証,在事態未明朗前,身為苦主的國民黨自然不便為馬英九背書。再者與「三中案」類似的「國發院土地交易」,
期刊
不久前,一群貌似二三十歲的青年,蹲坐在工廠花壇的邊沿,有的在無奈地看著手機,有的在焦慮地看著前方。與往常一樣,他們起個大早來到了工廠,與往常不一樣,他們毫無準備的失業了。  又現製造業倒閉  這個號稱全球第三大、台灣第一大液晶顯示面板製造商——友達光電,近日關閉了上海松江的工廠,無任何書面通知或公告。  友達方稱,優化生產效能,決定將產能移往蘇州廠集中生產。隨後友達舉辦了說明會,並承諾保障員工的合
期刊
小陳原是一家知名企業的小總務,他跟了王老闆近10年,步步高升到現在成為董事長特助,如今穿名牌、開名車,住豪宅、吃香喝辣,羨煞週遭的同仁,可是背後大家諷稱他「小人得志」,是個「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小李子。  人家怕你?還是怕你老闆?  因為「跟對人」而一路發跡的小人物很多,部份人會懂得感恩惜福,反而更戰戰兢兢、謹言慎行;部份人則「自以為神氣」,並且利用職務之便「撈盡油水」,因為「跟對主子」而翻身發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