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在高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n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语言教学与肢体动作演示教学相结合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具有独特风格和内涵丰富,将会更有助于对舞蹈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降低教学质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仅注重采用形象动作示范的方式,就会造成课堂氛围压抑,学生兴趣低,所传授的动作在学生眼中无法理解和入手,一个动作,由哪个部分发力,哪个部分放松,会影响到民族民间舞蹈风格效果,同时会影响到动作的优美性。所以,在舞蹈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语言教学在舞蹈课堂上的应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语言  高职院校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143-03
  高职院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语言教学与肢体动作演示教学相结合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具有独特风格和内涵丰富,将会更有助于学会对舞蹈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降低教学质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仅注重采用形象动作示范的方式,就会造成课堂氛围压抑,学生兴趣低,所传授的动作在学生眼中无法理解和入手,一个动作,由哪个部分发力,哪个部分放松,会影响到民族民间舞蹈风格效果,同时会影响到动作的优美性。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语言教学在舞蹈课堂上的应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在高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学语言的作用
  (一)对学生思想情绪的调节作用
  舞蹈学习是一个反复练习反复琢磨的过程,要想学好必须勤奋刻苦。在整个舞蹈学习过程中,每个动作风格都必须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动作给予适时的语言提示,以避免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心理抵触而放松舞蹈动作风格要求等厌学情绪,而削弱舞蹈风格和技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讲授基本的舞蹈理论前,可以对其民族进行介绍,教师应充分向学生展示该民族的风土人情、讲述该民族的美好的传说和民族习俗文化。如此,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该民族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教师可以播放该民族的舞蹈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到该民族舞蹈的大致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语气的坚定性可以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在教学中比如:蒙族舞蹈的《马步组合》,在学生进行“吸腿马步”动作练习时教师可以说“注意绷脚和抬高膝关节”等,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更好的掌握动作风格要领。
  (二)赞美语言的驱动作用
  赞美可以增加人的信心,使人精神饱满,意志坚定。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因为舞蹈的复杂性和自身基础较差等问题导致心情低落,这个时候采用一些赞美的语言可以滋润学生的身心,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会使他们产生前进的动力,比如学生在练习蒙古族民间舞蹈的“提压腕错步”动作很规范时,可以说“我教过很多学生,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么好”“你非常棒!”“很好!”等激励性的语言。只有足够的信心才能让他们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
  (三)委婉的语言更具有亲和力
  高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敏感期,语言表述不当会带来消极因素,如果在他们表现不好的时候使用激进的语言或者音调太高,会使他们产生恐惧感和自卑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个学生的舞蹈动作过于僵硬,动作不够规范等,不能使用“真蠢”“笨的像个猪一样”等刺激性有损自尊心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者提醒学生时候的音调太高也会使他们认为教师很不满。应该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和轻柔的语气,比如,“这个动作应该把手伸高点”“手放松点”等,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的同时不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同时轻柔的声音让学生如沐春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意见。
  二、在高职民族舞蹈教学中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高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课堂中,大致存在这样一些具有共性的有待于改进的不适宜的讲述法:
  (一)理论讲述法
  用枯燥理论的向学生解释民族舞蹈,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还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二)无主线讲述法
  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阐释缺乏清晰的思路,介绍的知识零碎,使学生分不清主次,从而导致理解偏差。
  (三)无要领讲述法
  此方法多出现在教师动作传授过程中,动作的重点与难点交待不清,民族舞的动作释义达不到深度,无法让学生抓住民族舞蹈的真正要领。
  (四)全方位讲述法
  教师对民族舞蹈的主次和顺序把握不明确,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缺乏了解和计划,面面俱到,使学生不知所措难以对民族舞蹈的理解和记忆。致使教学效果差。
  (五)单线讲述法
  这个方法的主要弊端在于教师一味强调动作,造成教学过程枯燥,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
  教师通过口传身授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更有效的将知识传播给学生。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讲授的方式,采用准确简洁的教学语言将民族舞蹈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讲授的方式需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幽默的语言不但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还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专注的投入到舞蹈学习当中。比如在教学生维族舞蹈动作“三步一台”动作时,教师应该在讲解的时候应该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知道在进行该动作时双手什么时候抬起,脚如何起步等。 这个舞蹈动作首先要伸开双手,然后收回到左手臂托着右手臂,右手臂托着下巴,同时伴随着双脚半蹲和转身的动作比较复杂,所以在讲解时必须要言传身教,对要领进行简洁准确的解释,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达到型似而更要神似的民族舞蹈效果。
  三、改进高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语言的方法与策略
  “口传身授”是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手段。课堂上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口传身授”对于舞蹈教师来说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正确领悟到民族舞蹈的动作要领。高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教与学是共同的双边活动,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学习认识的主体,二者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体,同时又相互促进与提高。因此,高职民族民间舞蹈教与学的关系是建立在共同投人、共同追求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外因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因此,民族民间舞蹈特有的课堂气氛决定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环节,所以必须要求教师们充分运用教学语言调动舞蹈的特有学习气氛,充分引导、启发、开拓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形象思维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研究学生的个性,为培養学生发挥主现能动性学习创造条件。   (一)准确、简洁、条理清晰
  在民族舞蹈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舞蹈动作的做法、规范、要点,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和解决方式等。例如:东北秧歌的基本步法前踢步、后踢步、跳踢步,在教授这些内容之前、教师可以简洁精炼的向学生介绍该民族的风俗和民情,让学生了解该舞蹈的风格特点而引发学生兴趣。教师运用准确、简洁、条理清晰的语言将东北秧歌基本步法的踢步,例如:做踢步时双膝屈伸要短促而有弹性、松弛且有韧性,动力腿保持快而又力要快踢、快收,形成一种“单短双长”的节奏,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落地时快、稳而扎实,踢出的一刹那体现了“艮”“俏”的特点等等语言讲授。经过教师对舞蹈动作进行严谨、准确、针对、启发和趣味的讲解,并注重学生的理解,也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同时可以让学生树立起一种正确的舞蹈学习方式。达到讲解方式条理清晰,层次感鲜明,与此同时教师的课前充分备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学中使用教学语言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点:
  首先教师应注重介绍舞蹈民族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民族舞蹈的形式都与民族生活、自然生态紧密结合在一起,给人带来不同的民族文化感受以及审美愉悦。通过课堂上教师精准的语言介绍使学生表演民族民间舞蹈保持风格元素的独特性,教师同时在示范时要从体态、律动等方面进行语言强调,这些都是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当体察的侧重点。
  其次要让学生知道民族舞蹈的风格和内涵,掌握民族舞蹈的艺术内涵在训练中才能发现学生的不足,同时在指导过程中还要注意教学语言不能太过委婉会,太过委婉可能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指导产生误解,达不到解惑的效果,比如学生在练习藏族民间舞的“退踏步”动作太僵硬时说“你跳得有点像迈克杰克逊”,“退踏步”动作不像“太空舞步”那样后脚需要抬得很高,两手要随着韵律摆动,整体来说两者差别很大,但是如果对学生说他跳得像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会让学生误以为教师是在表扬他,所以教师还要把握好舞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句话说明严厉的教学方式对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保证,因此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体现个人幽默感的同时要注意不要失了作为以为教师的分寸,不能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一个随意的人,这会导致学生产生松散的思想,造成管理上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会灵活变通,在该幽默的时候幽默,在该严厉的时候严厉,才能让学生有对教师的敬畏之心,有利于提高教学氛围。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学生会从教师的眼神中感受到教师的心情和想法,所以在平常的民族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语言、语气和眼神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合理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生动、幽默、形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动、幽默、形象的语言把教学中的专业知识通俗具体的表达出来,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让学生听起来亲切,易于吸收。教学语言也要注重简洁明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时做到语速流畅,把握语言的节奏和频率,结合抑扬顿挫的语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的印象。同时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让教师能更好地控制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精神愉悦和成就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学而不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把握好语调和语气
  在舞蹈教学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语调同样很重要,在适当时刻慷慨激昂会使课堂更具有感染力,热情洋溢的语气使得语言情感更丰富,这两个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师带动课堂氛围。口头语言的声调、速度以及语气等直接影响着教师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教师在语言表达情感上要控制好讲话声调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
  声调的把握在于高音时不能过高,造成嘶歇底里的效果,低音时要保证学生能听清楚,声调适当的起伏给与学生听力感官上一种愉悦和舒适感。语速的快慢也会影响到语言情感和语言的清晰度,在舞蹈教学课堂中,教师的语速不能过快或者过慢,过快会导致吐字不清晰,表达不清楚,学生大脑反应不过来,而语速过慢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性。
  把握好语气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他们对民族舞蹈知识的兴趣,带动他们的思想情绪,烘托出民族舞蹈的民族氛围,使民族舞蹈形象深入到他们的心里。首先要做到语言和语气词使用得当,断句合理,语气符合舞蹈轻柔或者刚硬等特点,情感与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致。例如在民族舞蹈新课“开法儿”课程中,采用新颖有趣的语言,简明的表达出来,根据教学不同阶段的特征采用不同的语气,前期的语气应该波澜起伏,语言要准确和犀利,中期由神采飞扬向渐趋昂扬转变,到后期概括时应该注意语气微昂微收。
  四、结语
  我国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和舞蹈形式。民族舞蹈是各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根据自己地区的文化、生活习俗和精神面貌创作出来自成体系的舞蹈艺术形式,体现了各民族的历史背景、生活内容、民族情感和审美特征,因而高職民族舞蹈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不同民族的舞蹈,教师的教学语言显得至关重要,准确恰当的教学语言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信仰、舞蹈风格和艺术特点,更能深入了解和掌握民族舞蹈的独特性,才能自信优美地在舞台上展现出文化内涵丰富的民族舞蹈。教师的使命任重道远,如何正确运用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指导,准确、条理清晰的把舞蹈动作要领传授给学生同时结合舞蹈动作示范。在教学中使用适当的话语调节课堂氛围和学生情绪,才能确保高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江政.舞蹈教学教师应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2]张婧.舞蹈教学语言艺术探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萨日娜.舞蹈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表现力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1):74-75.
其他文献
摘要:2019年开始,教育部陆续发布公示,要加强美育艺术课程、体育课程的全面开展与实施。本文中所涉及的实际案例是笔者担任特岗教师四年期间,在“山泉镇中心学校”担任音乐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开展关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二点“强调音乐实践”的研究和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而引发的思考和感悟。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 美育 初中音乐 音乐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要:视唱练耳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方向的基础性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本土音乐的独特价值并未在视唱练耳的课堂上得到全然的体现。笔者认为将本土的民族民间音乐引入进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多元化的知识与技能,更能使他们深入地了解我国的音乐文化,树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在进入社会后发挥自己作为文化传承人的积极作用。本文以对视唱练耳课程的传统授课模式的反思为切入点,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最终目标,
摘要:社会的发展变迁总是带动着文化的进步与革新,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理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整理、认同与弘扬。古城开封城市历史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古城风貌浓郁,城内水路发达,是古代水运要道之地。作为“八朝古都”,开封的传统戏曲文化更是从古至今辐射周边各地,也使得河南豫剧传遍全国各地乃至其他国家。笔者试图通过声音景观这一概念,思考开封人与豫剧及历史文物的连接和互
摘要:音乐优质课比赛是基础音乐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而采取的一种评选方式。在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音乐优质课的教学研究日益得到一线教师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提升教学技能的关注点集中在优质课上。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大体可分为三类:对优质课比赛活动的介绍及影响的讨论;对获奖课例的课例分析;来自参赛教师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音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教育方面的建设也在不断地加强,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培养出大量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的人才,从而加快对国家的基本建设。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情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各个师范类的高校都将关于主科教育类的人才培养当作教学重点,从而忽略了有关艺术教育类的人才培养,这样就使得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过于落后,无法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艺术教育人才。本文将对高等师范院校关于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体
摘要:现阶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深化改革,开始提倡培养素质教育,而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尤其是对于儿童美术这门学科而言,更加要求重點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只有儿童具有创造力才能在其思维方面有所突破,从而有利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本文将探索儿童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以此探索如何发散儿童思维,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全面素质。  关键词:儿童美术 教育 创造力 探索 思考  中图分
摘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促进教学对话的关键,尤其对于身心发展处于特殊时期的初中阶段学生而言,可以说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审美表达能力、个性化见解的形成都依赖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该如何进行课堂提问才能有效激励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提升美术教学的效益,本文对美术课堂提问的方法与技巧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初中美术 课堂提问 技巧 实践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平原上的夏洛克》是新锐导演徐磊2019年的首部佳作。影片围绕着两位河北农民寻找肇事逃逸车主的故事展开,通过书写家宅、人体和交通三类空间,逆转传统乡村书写中的封闭印象。导演以城市为参照,有意将电影主角演绎为行走的乡村化身,将乡村重塑为开放与温情的共同体的同时,也并不避讳探讨内里衰落与凋敝的缺憾。影片意在表现乡村空间内在的质朴真诚的精神,在现代文明社会依然有生长价值。  关键词:共同体 城乡空
摘要:本文从新的视角探讨当代审美艺术创造性发展教育背景下我国本土化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传承以及艺术特色,充实对我国本土化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传承以及艺术风格、本土化民族特色的深入认知,进一步深入理解中西方钢琴音乐专业技法的融合。  关键词:美育教育 中国钢琴作品 传承艺术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134-03  当下随
摘要: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自全球上映以来,饱受国人诟病。花木兰这一古代中国女子形象的建构在西方导演的镜头下发生着变化,代表着美好东方想象的中国元素经历着抽离历史背景的“去空间化”表达,人物的精神内核也变为西方文明的诉诸和表达;萨义德的东方学理论揭示了这一西方对东方的想象,也就是西方对这种异质陌生文化的体认,是基于对东方“他者”形象的想象;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借用影视人类学武器似乎可以为破除这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