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教学探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aom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执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策2013年5月第3次印刷版第9课春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写出来,让同行和专家学者商榷!
  教学目的:
  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能力。
  3.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
  4.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现春的意境
  我们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板书课题:《春》——朱自清
  二、对比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1.首先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同学们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并且还要了了解散文的写法。
  2。其次让学生根据平时观察到的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一段文字,学生们相互修改,教师点评。
  三、朗读全文,要求
  1.介绍作者作品。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然后总体写了几幅图?
  第一部分:盼春。
  第二部分:(第2——7节)画春。
  第三部分:(第8——10节)赞春。
  3.请学生谈谈阅读这篇文章的感受。 春是一副美丽的图画,它姿态万千,春意盎然。春是一首动听的歌,曲调的优美,发人深思。
  四、讲读感知
  (一)第一段:盼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盼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朗读第1节,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二)第二段:画春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2.朗读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山、水、太阳的脸。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是怎样一幅情景呢?出示月历上山景彩色照片;这幅画,那个山,就是润泽的样子。
  “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3.背诵第3节。请学生回答作者是怎样流露思想感情的?
  4.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
  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
  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
  软绵绵,写姿态。“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革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 草好,人欢乐!
  5.师生共同朗读诵课文,注意通过抑扬顿挫、重音、音节,并回答本课的语言特点?
  6.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
  树,花,蜜蜂,蝴蝶,野花。赶趟儿:争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
  写花的争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结的果实。
  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细笔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
  7.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篇。怎么写的呢?
  背诵僧人志南的诗句:“古木阴中系短蓬,杖黎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写风的“抚摸”,风的芬芳醒郁,鸟的呼朋引伴呼叫朋友,引伙伴,短笛的嘹亮。
  鸟的清脆的声音,轻风流水的聲音,牧童短笛嘹亮的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
  8.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
  “细”和“密”。二个比喻形象生动。
  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
  “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什么意思呢?可以在王安石的《书湖明先生壁》诗中找一句话来形容。“两山排阈送青来”,两座山好像把门推开,把青送到眼前。灯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9.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计”,计划。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工夫:时间。
  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春风图,然后进行书面分析。
  (三)第三段:赞春
  1.朗读10节。
  2.在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3.请学生谈谈语言特点?
  五、课后小结
  本课绘春是全文的中心,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细致的描绘来源于什么?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
  六、课堂作业布置1.朗读全文,仔细体会本文用词造句的妙处。
  2.请学生归纳本文结构图。
  总写春,再写盼春,山、水、太阳的脸(远)。草:钻、嫩、绿、满、软绵绵。
  花:开满,红、粉.白、甜味儿(树上、花间、地上)。
  画春,分写风:抚摸、酝酿。雨:细、密。人:赶趟儿。
  赞春,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
  七、教学反思
  1.让学生阅读写景的文章,使他们明白写什么景?抓住什么特点?用了怎样的顺序?有何语言特点?景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2、让学生真正形成阅读写景的能力?
  3.让具体体会本课的词语特点,“百花争艳”“偷偷的”“春暖花开”“繁花似锦”“芬芳黎郁”“春回大地”“绿绿的”等等!
  4、第一次教学生写景的散文,特别是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我们要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5. 学生十分喜爱,在他们喜爱的基础上很快就能背诵出来。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课程目标体系。作为一线化学老师,深知目前的化学课堂存在很多问题,还远不能达到新课改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几条经验,希望可以与广大同仁交流分享,共同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探究;兴趣   近些年来化学领域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
开学了,同学们又聚在一起了。来吧,让我们趁着课间休息,表演一个不可思议的小魔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 体育游戏活动中,小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发展,还能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因此,加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游戏化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游戏化教学 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应以运动中的乐趣为主,特别是中小学体育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学生体验不同乐趣,从中认识体育的本质,体验运动的特点,增加体育教学的深度。一切有悖于兴趣原则的教学内容、教材
如何让小学生学好并好学英语,教学方法很重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比较青睐游戏教学法。本文以《颜色》英语教学设计为例,分析其优缺点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职能,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网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仅是
介绍一种我国独立自主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简述国内外的现状、器件的结构及与其它平板显示技术的比较、器件的特点、显示特性及其应用。 Introduce
提出了一种采用扫描选通信号基于扫描的自测试方法.各扫描链所对应的权值可通过该算法计算出.在这种测试模式下,测试响应的收集可能在任意时钟进行.该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
书法的内在规律与外在美的元素是潜藏于笔画及笔法规则在空际用笔之中的.一种是黑色墨线留在纸上的可视线条,属书法笔法的具象元素;另一种是笔锋悬空或虚空或折转起伏的用笔
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呈正相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根据建筑工程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控制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