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在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qu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mRNA和蛋白表达与髓系白血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20例及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组20例骨髓标本,并选取20名健康人骨髓作为健康对照组,选取人类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rxR的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rx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ML组、CML组、阳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中TrxR mRNA相对定量表达[中位数(四分位距)]分别为6.751(13.459)、4.321(11.389)、18.477(2.089)、1.045(0.467);AML患者初发/复发组与完全缓解(CR)组分别为17.814±3.979、4.860±1.550; CML患者初发组与治疗组分别为19.552(5.758)、3.459(2.047).AML组、CML组、阳性对照组较健康对照组TrxR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H=43.978,P< 0.001);AML患者初发/复发组、CR组、阳性对照组较健康对照组TrxR mRNA表达水平升高(F=246.793,P<0.001),初发/复发组与阳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复发组较CR组、CR组较健康对照组TrxRmRNA表达均升高(均P<0.05);CML患者初发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较健康对照组TrxR mRNA表达升高(H=38.222,P< 0.001),初发组与阳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初发组较治疗组、治疗组较健康对照组TrxR表达均增高(均P<0.05);AML患者初发/复发组与CML患者初发组Trx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CML组、阳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中TrxR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679、0.606、0.877和0.095.结论 TrxR在髓系白血病患者中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正常造血干细胞中低表达的TrxR在髓系白血病中高表达,治疗后TrxR表达降低,其可作为髓系白血病诊断、疗效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体部伽玛刀治疗头颈部腺样囊性癌多发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头颈部腺样囊性癌肺转移瘤患者共计137个病灶采用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刀治疗.单次治疗病灶2~10灶,中位数5灶.以50%剂量线为处方剂量线,单次照射剂量3~5 Gy,中位数4Gy,1次/d,5次/周,10~16次.肿瘤边缘总剂量30~52 Gv,中位数40 Gy.结果 137个病灶中,完全缓解58灶(42.3%),部分缓解6
目的 观察选择性绿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治疗8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5 ~ 120 min,术中基本无出血,无闭孔神经反射,无电切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应用吡柔比星等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随访3个月~1年,肿瘤无复发.结论 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自身免疫与非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选择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以同期相对应年龄无乳腺疾病及甲状腺疾病病史女性100名为对照组,通过临床检查、B型超声、甲状腺素及抗体水平检查、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等对比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 乳腺癌患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明显高于对照组[(104.56±21.54)U/ml比(22.16±4.65)U/m],P=0.030].乳
目的 研究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加直肠腔内超声(TRUS)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对直肠癌术前TNM分期和术后病理pTNM分期诊断的一致性.方法 经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的156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前MRI组、TRUS组、MRI加TRUS组、MRI加TRUS联合血清CEA组各39例,回顾性分析4组术前T、N分期与术后病理T、N分期的诊断一致性.结果 4组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与病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和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中ER、PR和CerbB-2的表达.结果 ER、PR和CerbB-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0.56%(45/89)、43.82%(39/89)、24.7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NSCLC放射治疗靶区的勾画范围.方法 对291例NSCLC患者治疗前行纵隔CT增强扫描,分析纵隔各分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探索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的规律.结果 152例右肺NSCLC患者中发生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4例,发生率15.8%,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0例,发生率6.6%,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最高的是同侧肺门淋巴结,为59.
目的 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81例采用3D-CRT,每次200~ 400 cGy,生物总剂量4800~5500cGy,中位剂量为4580 cGy,随访时间2~25个月.按WHO肿瘤疗效标准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81例均完成治疗,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46例,有效率82.7%(67/81).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3%、26%.多因素分析结
目的 探讨乳腺癌脉络膜转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报道2例乳腺癌脉络膜转移病例,并结合文献就其临床特点、诊治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脉络膜转移临床上较少见,及早筛查并及时发现、合理有效的治疗能够较好地控制病情.结论 临床上要高度重视乳腺癌患者脉络膜转移的发生,及时诊治能较好的保持和改善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目的 观察肿瘤组织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含紫杉醇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晚期胃癌肿瘤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表达.依据β-微管蛋白-Ⅲ表达情况分为低表达组(30例)和高表达组(30例).入选者均行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每2个周期评价1次疗效.随访并记录总生存期及肿瘤进展时间.结果 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患者客观反应率(RR)分别为53.3%(16/30)、36
目的 研究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40例SCLC患者及48名健康人血清VEGF的表达.结果 SCLC患者及健康人血清VEGF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34.84±26.50)、(114.53±27.9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有淋巴结转移的SCLC患者血清VEGF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