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银行信息工作的服务方向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社会主义国家银行是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它连结着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其机构遍布全国城乡,通过各种业务联系,掌握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脉息。因此,我们在开展经济信息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资本主义银行不可能具备这个优越条件,因为那里的银行分附于不同的金融集团,由于其经营的分散性(包括帐户的分散),没有一家私营银行能通过自身的金融业务汇集全国性的经济情报。在我国其他经济部门,由于经营或管辖范围的局限性,也不可能象银行那样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全国的经济情报,成为观察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最灵敏的寒暑表。
其他文献
<正>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提出了今年金融理论研究的重点,有以下方面:(一)进一步研究银行宏观控制与调节理论,改革和完善金融调节体系,强化银行的经济调节手段;(二)研究当前货币流通的新变化,探索新时期货币流通正常和不正常的标志和乘数理论在控制货币中的应用,以及在货币政策上如何解决好发展经济与稳定货币的关系问题;
<正> 目前金融改革与整个经济改革一样,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两种体制的并存和摩擦,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偏差和矛盾,愈来愈显得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很不适应,乃至出现一些无秩序的现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贷机制运行混乱,资金需求膨胀。一方面,由于市场体系发育不全,特别是资金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后,企业资金的自给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微弱,社会资金需求过多集中于银行,不少企业几乎全靠贷款维持生产和经营。另方面,存贷利率原本较低,近来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导致存贷利率大大低于物价
<正> 1984年的货币失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带来了1985年金融界对货币必要量问题的大讨论。在这次讨论中,大家提出的公式不下几十种,有些公式颇有创新。但总的来看,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只是刚刚破题,还没有出现一个较为科学、完善、适用的货币必要量公式。我们认为,研究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地分析决定货币必要景的因素,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正确计算货币流通必要量。
<正> 一、流动资金机制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商品货币关系还要长期存在,而资金作为价值存在的一种形态,则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手段。在资金的循环周转中,原本与增殖额的关系,集中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千百万企业资金的循环往复,构成了整个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全过程。因此,资金运转的是否合理也具体地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是否合理。
<正> 在近几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我们针对市场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措施,不是简单地抽紧银根,而是从搞活经济入手有选择地增加贷款,通过扩大商品供给来稳定币值。这种作法使市场商品供求状况明显好转,出现了建国以来城乡经济少有的繁荣景象。该时期货币政策的成功使人们对组织货币流通工作的传统观念逐步发生了改变,同时,对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些分歧看法。本文拟谈一点不成熟看法,以供商讨。
<正> 银行系统新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实施已经几个月了,它具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都是怎样发挥出来的?本文试图从专业银行基层行处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并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人民银行往来存款户存款的形成及作用专业银行基层行处本身所设立的人民银行往来科目中,只有一个存款户,因此我们称之为人民银行往来存款户。说清人民银行往来存款户存款的形成及作用,是认识专业银行基层行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的关键所在。
<正> 企业是细胞,金融是血液,没有通畅的血液循环,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还是活不了的。因此,在进行全面经济改革的同时,必须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为此提出下列十点不成熟的设想,供大家切磋。一、在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内建立起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的、多层次的横向金融网络,适当减少金融体系的纵向行政干预,加强金融网络的横向经济联系。这种金融网络可
<正>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需要,各地出现了大量以发行股票进行集资的情况,因此,加强有关股票的立法,实行有效的法律控制,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一、我国股票的性质及其法律特征股票的性质,既不能单纯地从其本身来确认,也不能孤立地从持票人的权益来理解。而应将股票置于社会经济制度中,乃至法律制度中来考查。在资本主义社会,股票对社会经济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说股份公司是加速资本集中、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社会细胞;那么,股票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合适的手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股票仍不
<正> 从1985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改革了旧的联行管理体制,实行"各成联行系统,跨行直接通汇,相互发报移卡,及时清算资金"的新办法。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个办法是比较完善和科学的,表现在:(1)联行制度改革与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的新办法配上了套。联行制度改革后,各核算行的联行汇差资金纳入了差额管理范围内,彻底打破了联行资金的"大锅饭",保证了全国信贷资金的绝对平衡。同时,也给各核算行增添了活力,新办法促使他们必须加强金融管理,探索资金运动、变化的规律,准确匡计头寸
<正> 目前有关国际金融的书刊,文章逐渐增多,但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及内容方面的认识还不一致,现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对象。现在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看法:①认为国际金融就是一门国际货币学,故把外汇作为研究重点;②认为国际收支在国际金融中牵涉面最广,应把它作为研究主题;③认为国际金融主要是指资本在国际间的融通,因此应以国际借贷作为研究核心;④认为国际金融是指国陈间的货币运动,所以应当以此为研究对象。我同意最后一种看法,认为国际金融这门学科主要是研究货币在国际之间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