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及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筛选出优化治疗方案,制定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4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标本,整理临床资料,对收集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筛选出50株临床资料完善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根据《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和《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解读》选择常用药物,并根据CLSI 2012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界浓度标准进行耐药性分析。在耐药性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分别测定了7种抗菌药物和5种联合用药方案的药敏试验。联合用药方案为: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多粘菌素+米诺环素;多粘菌素+亚胺培南;多粘菌素+多尼培南;替加环素+亚胺培南。比较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的抑菌效果。结果 50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外科和普通外科。根据药敏值将5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成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0株,其中,4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包括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0株。分离株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均为0,多粘菌素2年的耐药率分别为20%和16%。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50%以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6%和64%。2014年头孢哌酮/舒巴坦(2:1)和2013年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96%,为各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之最高值。联合用药结果显示,在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组中,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分别占7.5%、30.0%和62.5%;多粘菌素+米诺环素组中,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分别占22.5%、27.5%和50.0%;多粘菌素+亚胺培南组中,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分别占55.0%、22.5%和22.5%;多粘菌素+多尼培南组中,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分别占12.5%,67.5%和20.0%;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组中,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和无关作用分别占32.5%、40.0%和27.5%。本研究未发现拮抗现象。除去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3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单用和联合用药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的MIC值与相应单用药物MIC值相比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10株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单用和联合用药结果显示,除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组,其他联合用药组的MIC值均比相应单独用药MIC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药敏结果提示,我院2013—2014年的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对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均100%敏感,多粘菌素敏感率为82%,处于较高水平;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较高,分别达到56%和90%,头孢哌酮/舒巴坦(1:1)在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上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2:1),但整体耐药性也较高。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结果提示,多粘菌素+亚胺培南组、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组与其他联合用药组相比,FIC值更低,表现出更好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