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PVD技术对镍钛锉切割的影响
【出 处】
: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发表日期】
:
2004年3期
其他文献
液体通气是利用全氟化碳作为氧和二氧化碳的载体进行的机械通气,在改善肺换气功能方面有突出优点,但临床和动物研究效果仍有争议.近年来对液体通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剂量、小潮气量及联合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使液体通气重新获得了重视.液体通气仍然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极有前景的手段之一.本文就日前围内外关于液体通气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目的了解某市特殊人群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的现状,为实施有效的培训方法,使培训后特殊人群院前急救能力得以提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2名特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急救相关知识必要性、培训兴趣的认知程度较高分别占总人数87.0%与91.3%。对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认知7个条目“答对率”较低、对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的6个维度自我评价回答“不清楚与掌握较少”比重较大。急救知识认知得分及急救知识自我评价得分相关性
吸烟是肺气肿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也与多种间质性肺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一部分吸烟者肺部影像可以同时存在下肺野纤维化和上肺野肺气肿,目前认为这种临床特征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称作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这部分患者肺功能表现为肺容积相对正常而弥散能力屁著下降,而且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高.但该病的发病机制不清楚,有效的治疗策略和预后判断有待进一步研究。
器官纤维化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危害严重,目前仍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已有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除抑制胆固醇合成外,还参与了某些酶的激活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小G蛋白转录后修饰的抑制及氧化应激等.有关这些非降脂作用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与肺、心、肾、肝等器官纤维化研究的新进展进行扼要综述。
目的探讨两种负压维持方式对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两组对象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软组织缺损部位进行处理。在封闭负压引流期间,A组采用恒定高负压维持引流,B组则根据创伤愈合过程分期调节吸引负压而维持引流;观察并比较两组平均早期每日引流量、创周红肿消退时间、创缘皮温、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
目的探讨喉癌手术后患者使用一次性气囊套管和金属套管的舒适比较。方法观察18例喉癌术后患者在带一次性气囊套管后不良反应,以及由一次性气囊套管换成金属套管的前后2 d的舒适情况。结果喉癌术后患者由一次性气囊套管换成金属套管后吸痰次数、睡眠情况、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喉癌术后患者在病情适合带金属套管情况下及早使用金属套管,以减少因气管套管出现的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异丙肾上腺素在机械通气患儿拔管后减轻气道反应与喉头组织水肿、改善呼吸困难方面的效果。方法90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拔管后在吸氧、抗感染基础上,予盐酸氨溴索(30 mg)、地塞米松(5 mg)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异丙肾上腺素(0.25 mg)雾化吸入,观察拔管后呼吸与局部症状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吸气三凹征改善时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