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艺术院校中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界因受到“多元文化教育”与“根文化教育”思想的影响,一批高等艺术院校开始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纳入到音乐教学大纲之中。经过近四十年的的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高等音乐教育中日趋成熟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越加明显。文章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师资培养单一化、课程设置地方化以及配套教材资料欠缺,并针对这些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教材资料
  一、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培养单一化
  随着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再度兴起,高等艺术院校重新开始重视有关少数民族音乐教师的培养。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都是以西方的音乐教育模式与理念为主,而在培养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人才方面,没有多少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探索的道路上难免会出现错误与偏差。通过笔者调查了解,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培养的分类方面。根据有关学者指出:“我们可以将少数民族音乐学校教育分为‘少数民族音乐专业教育’、‘少数民族音乐师资教育’、‘高校少数民族音乐素质教育’以及‘少数民族音乐中小学教育’4种类型。”然而绝大多数师资培养机构并没有根据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清晰的师资培养分类,而是一味地追求少数民族音乐专业化教育或是设置专门研究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专业机构。
  (二)课程设置存在地方化与局限性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出于对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方面的考虑,在设置课程上面会有所偏向。根据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分析得知,地方性的高等艺术院校在设置课程时,除了一些传统音乐教育课程之外,仅设置一些当地少数民族的音乐课程,很多没有开设《少数民族音乐概论》这门课程,更谈不上设置一些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所必备的课程。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探索,地方的高等艺术院校已经将当地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将其他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也纳入到本校的音乐教育中去,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多元化。
  在非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中,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笔者通过调查50所高等艺术院校的课程安排得知,在本科期间,所有的高等艺术院校没有设置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研究生期间,设置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艺术院校所占的比率也不足10%。通过这个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设置在非民族地区存在局限性,传播力度还有待于加大。
  (三)配套教材资料欠缺
  由于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在师资培养方面,注重少数民族音乐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及课程设置只注重地方性与民族性,从而导致少数民族音乐配套教材的编写多为地方性的少数民族音乐概论或是少数民族声乐与器乐的专业训练书籍。笔者通过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得知,较少的高等艺术院校开设了少数民族音乐概论这门课程,但是配套的音像资料欠缺。并且高等院校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音乐课程中,少数民族音乐教材资料几乎为零。或是向其教授专业性较强的少数民族音乐专业知识,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地区与专业的不同,充分合理地编纂少数民族音乐书籍。
  二、合理应对的策略
  (一)改革师资培养方案
  笔者依据地区以及专业两个方面,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分为专业性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和普及性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专业性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指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为了传承与发展本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而进行的音乐教育。普及性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是指各个高等院校为了传播少数民族音乐知识而进行的音乐教育。根据以上两种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分类,提出以下师资培养方案的建议:(1)针对普及性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可以由一些开设有少数民族音乐专业研究生的音乐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进行统一的师资培养,因为这些音乐学院不仅师资力量雄厚,而且课程设置较为完备;(2)针对地方性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可以由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进行统一的师资培养,并且在学制为4年的本科学习期间,设置1~2年的少数民族音乐普及型课程。
  (二)调整课程设置
  根据笔者前面的分析与建议,在充分考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分类的基础之上,对高等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可以分为普及型课程与专业型课程两种。普及型课程的设置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概论、少数民族音乐作品鉴赏、少数民族风格视唱练耳等。专业性课程的设置,首先囊括普及型的全部课程;其次还包括一些地方性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例如某个少数民族的器乐或声乐的课程;最后还应该开设少数民族民俗学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等课程。
  (三)完善配套教材
  针对调整后的课程设置,完善相应的配套教材资料,建立网络平台,实现少数民族音乐影像资料共享。另外还要邀请“活体教材”,即少数民族音乐的民间艺人,进入讲堂教授学生器乐的演奏以及声乐演唱方法,还要组织同学进行实地调查,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的三个问题,必须一一解决,这样才能建立起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体系,使得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能够健康有序。我们知道“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与政府、社会及学校行为相联系的”,最后还要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电视、网络传播手段定期地采访少数民族传承人,播放少数民族音乐,介绍少数民族文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艺术院校在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方面的压力,为少数民族音乐的普及打开了一扇窗。
  参考文献
  [1]张应华,谢嘉幸.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操作策略的探讨[J].音乐艺术,2012,(3).
  [2]黄凌飞.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艺术院校如何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2,(1).
其他文献
养猪生产中,需适时更新母猪,即在淘汰年老体弱、发情迟缓、泌乳能力差及有繁殖障碍母猪的同时,及时挑选优质良种后备母猪补充生产。
近日,广西中医学院与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在该园区共建“农作物废弃物功能成分筛选及产品开发研究中心”,尝试从芒果叶、番茄叶、西瓜叶、甘蔗叶中提取药物因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师范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在师范教育体系中,音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音乐教学,我们也在不断地加大改革的步伐。虽然我们已经在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但是我们现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还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师大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音乐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方式;评价考核;改革  现代教育,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
今年新麦上市以来,产区价格同比大幅上涨。华北、黄淮冬小麦遭遇早期大旱和后期病虫害影响,大部分产区小麦有所减产,农民对小麦心理价位明显提高,惜售心理增强,以致市场价格不断攀
一、做好山羊的淘汰、驱虫工作进入冬季,应首先对羊群进行分类,选择生长发育良好、产仔多、母性强的母羊和体质健壮、品质优良的公羊留作第二年发展生产的基础群,部分年老体弱的
<正>急性缺血卒中属于脑卒中的一种,主要临床症状为肢体无力、语言障碍、意识不清等,现代医学治疗急性缺血卒中以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药和抗凝治疗等较为多见,这些方法均可在
胎衣不能排除又称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12小时后胎衣仍不排出的情况。母牛正常排出胎衣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个小时。一、病因 一是怀孕期间缺少适当的运动,饲料单一,缺
近期,印度与俄罗斯钾肥生产商签订了460美元/吨的到岸合同,该价格将成为国际钾肥价格的底线。由于钾肥垄断格局的存在以及各大钾肥供应商限产报价的举措,未来国际钾肥价格很难突
2006年,天津劝业华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劝华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刘伟平被评选为天津市商务系统十大创新人物,劝业场也进入了商务部首批“中华老字号”公示名单;劝业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简称内异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之外的部位浸润生长所致的疾患,具有恶性疾病的生物学行为,可形成广泛而严重的粘连。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