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V—t图像解决运动学难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中经常发现部分学生一遇到运动学问题就会先写出一大堆公式,尝试套公式、碰运气去解题,其实有些题目用公式去解决,反而会更加繁琐,有些题目因条件不足而无法用公式求解。本文重点讲述如何利用V-t图像的斜率和面积快速的解决运动学的一些难题。并通过三道例题说明用V-t图像解决问题的简洁、快速。
  【关键词】巧用 V-t图像 斜率 面积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59-01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部分学生一遇到运动学问题就会先写出一大堆公式,尝试套公式、碰运气去解题,其实有些题目用公式去解决,反而会更加繁琐,有些题目因条件不足而无法用公式求解。而且在高考物理中,物理图像被作为重点考查的对象,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可以直观的反映物理量间的关系,又能考查学生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等。比如V-t图像就非常直观的反映了速度V和时间t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达到了考查学生能力的目的。因此熟练掌握、灵活应用V-t图像,可以让一些原本很复杂的运动学问题的求解变得简单明了,运用V-t图像解题,首先要搞清楚图像的意义:图像代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代表对应时刻的物体加速度,斜率的正负代表加速度方向,斜率的大小代表加速度大小;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小代表物体位移的大小;两图像的交点仅表示这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下面我们用例题来看看用V-t图像可以怎样化繁为简。
  【例题1】甲、乙、丙三辆汽车在笔直的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之后甲车一直匀速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速度又相等,则( )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本题一般学生首先想到的方法是用运动学公式联立求解,但题目中一个字母都没有,要设大量字母出来表示物理量,加速度都有四个,所以很麻烦,很多学生吓坏了,其实用运动学图像可以很快很方便的解决这个难题。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三者位移相同,所以就要求各个物体的V-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小相等,抓住这个特点根据三者的运动性质及速度变化的特点很快做出它们的V-t图像(如图1所示),三者所用的时间长短一目了然。
  【例题2】如图2所示,ABC和DEF为两条光滑管道,AB=BC=DE=EF,AB//EF,BC//DE,A与D,C与F分别位于两个水平面上,?兹1﹥?兹2,小球分别从两管道的顶点A、D由静止开始自由释放,小球经A、B到C历时t1,经D、E到F历时t2,假设小球在B、E处转弯时无速度的损失,则比较t1、t2的大小是( )
  A.t1>t2 B.t1=t2
  C.t1  解析:此题的一般方法是联立方程求解,但真的很麻烦,而利用V-t图像求解就很简单,根据题意,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由A到C和由D到F出口速度大小相等。由题意知,位移大小也相等,AB段和EF段、DE段和BC段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相等,且DE段、BC段对应的加速度大,据此作出V-t图像(如图3所示)由于位移大小相等,因此作出的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应相等,由图像可以看出选C。
  【例题3】如图4所示,甲、
  乙两个光滑斜面的总长度相等,高度也相同。现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由静止同时从两个斜面顶端滑下,若小球在乙斜面上的转折处无能量损失,则两小球谁先滑到底端?
  解析:本题要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图4中甲图中A小球一直沿同一斜面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乙图中B小球先沿一定方向做一段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又紧接着在另一方向上沿斜面做另一段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学生很快会想到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但又发现条件不足,一时难以下手定量运算,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其实,本题完全可以用V-t图像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进行定性分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A、B两个小球到达底端时的速率相等,又因为甲、乙两个斜面的总长度相同,所以V-t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大小应该相等。虽然不知道A、B小球加速度的具体值,但可以从图4中看出,乙斜面前一段的倾斜程度比甲斜面的倾斜程度要大,故乙图中的B小球在前一段的加速度必定大于甲图中A小球的加速度;乙图中后一段斜面的倾斜程度比甲图中斜面的倾斜程度要小,故乙图中的B小球在后一段的加速度必定小于甲图中A小球的加速度。因此依据以上的分析可以作出A、B两小球运动的V-t图像(如图5所示)。很显然由V-t图像可以看出tB  由以上的例子和分析可见,巧用V-t图像可以快速解决一些复杂的运动学问题,但巧用是建立在对V-t图像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真正理解V-t图像的物理意义、图线的斜率及图像所围成的面积的含义等,才能达到巧用快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纪希弟.妙用v-t图象破解学匀变速运动规律之难[J].中学物理, 2014(4)
  [2]荆丽丽,胡晓颖.利用v-t图像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10)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工匠精神,形成系统优化的知识体系,最终成长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着力重点,也是新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使命。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立德树人”的视角提出了在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 人文素养培养 英语课堂  【基金项目】2017年外教社
期刊
【摘要】(不)定积分是大学数学核心知识,面对学生数学素养不断下降情况,传统教学方法暴露出诸多缺陷。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有诸多优势,为此利用Matlab软件改进积分教学,并分情况加以示例说明。  【关键词】(不)定积分 Matlab 大专 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4
期刊
【摘要】“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不是形式上的会利用策略解决问题,更不是将策略作为附加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额外任务。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策略的体验,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解决问题策略 策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42-
期刊
【摘要】在多年的管理、维护和使用经验中,对学校多媒体教室建设中的设备的选择进行了总结和汇总,对教室的多媒体组装给予最佳的配置,做了性价比最好、使用最方便,维护最简单的,为将来的管理和维护带来方便。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设备 控制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49-01  传统的教学,教师使用教具、板书、语言来传授知识,随着信息化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考察了探究式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教师应如何具体、有效地展开教学过程。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40-02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数学课堂都是围绕着概念讲解以及如何正确答题而展开的,然则,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我们的教育方式也亟需进行改革,笔者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43-02  “如今高年级的孩子,上数学课都不喜欢发言,上课真没劲。”——这是来自一名五年级数学老师的感叹  “数学作业总是不能独立完成,题目不难,但转个弯就做不出来。”——这是来自一名四年级家长的感叹  “数学作业会留到最后做,要动脑筋,难题总找不到方向解决。”——这是来自一名三年级学生的自述  近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44-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提出十大核心概念,其中就有“运算能力”。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练习课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呢?现结合我的个人经验谈谈我对计算练习课教学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粗浅认识。  一、在计算练习课中注重运算方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了一款秘密保险箱。把秘密保险箱放在墙上的插座里面,可以起到安全和防盗两种功能。也可以利用音响模型、字典模型等其它模型,制成多用途的秘密保险箱。  【关键词】电磁感应 保险箱 安全 防盗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53-01  一、引言  现在日常生活中小偷非常多,一些贵重物品放在家中很不安全。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有力推进,小学数学之教学方法得以全面更新。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可为他们学好数学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数学兴趣化教学,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與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形式 学习兴趣 重要因素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教学实际,将家庭中的“厨房”请进了课堂,利用“厨房”中常见用品和物质,以探究的思维方式分别设计了三个生活化创新实验,并通过教学设计,生动展现二氧化碳的部分化学性质,升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体现新课改理念。  【关键词】厨房 生活化 二氧化碳 化学性质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64-01  《化学课程标准》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