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影响初中生体育学习因素的调查与研究

来源 :教学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oyu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以下简称中考体育)工作从首次出现至今已有 2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盛行、应试教育现象严重和情况下,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考试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人们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实施以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考体育已逐渐被学生、家长和社会认可和接受,学校的体育工作得到了加强,学校体育条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中考体育也对中学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初中阶段学生的体育学习产生的影响较大。为此,笔者在2001届初中毕业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自身的视角来反映中考体育究竟对他们有何影响,能够较为客观公正的研究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笔者对江苏省江阴市的 47所中学(其中含省重点中学及以上6所,镇以下农村初中12所)的初三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发放的1500份调查问卷中,回收有效问卷1461份,问卷有效率为97.3%。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从了解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受体育教育的满意程度入手,得到的结果是:认为自己在初中阶段受到良好体育教育的学生占 77.7%,认为没有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的学生占22.2%。对初中阶段体育学习感到满意的学生占36.7%,感到一般的占53.1%,感到不满意的占9.6%。为什么在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的情况下,却只有少数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感到满意呢?在不满意的因素有哪些的调查中发现,32.6%的学生表示枯燥、单调的训练式教学课是他们感到不满的首要原因,而训练式教学课的内容63.7%来自于考试体育的项目。
  1、中考体育影响初中生体育学习的主要因素。
  1.1学生对初中阶段体育学习目的和中考体育的作用认识不清。
  调查结果显示:在 “初中体育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的问答中,回答以中考体育取得好成绩为学习目的的学生占40.4%,居首位。目的源自于喜欢体育的男女生各占35.7%和16.7%,有33.9%的学生是以健康为目的而接受体育学习,还有4.1%的学生是因为有体育课而不得不学习体育。在“中考体育的作用是什么”的调查中,只有24.6%的学生能说出中考体育是为了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健身意识,而75.4%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中考体育有何作用。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初中三年的体育学习中,学生学习体育的目的各不相同,以喜欢体育为目的的学生占有相当比例,且男生明显高于女生。以中考体育取得好成绩为学习目的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但能明确中考体育意义的学生却只占少数。
  1.2考试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体育教学的内容。
  有 46.5%的学生反应体育课常被上成了中试体育的训练课,反映体育课没有受中考体育影响的学生占33.6%。64.7%的学生在调查中说从初三开始他们的体育课就只练中考体育的项目,甚至有1.4%的学生反映他们的体育课从初一开始就围绕着中试体育的内容进行。在调查体育课被上成中考体育训练课的原因时,有11.3%的学生反映是学校的明确要求,3.4%的学生认为是体育老师所为,有10.3%的学生是自己要求的,而认为是体育考试本身所致的学生占76%。由此可见,中考体育考什么对初中体育课教什么的影响还是十分巨大的。
  1.3中考体育对学生体质的影响较为明显。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通过中考体育的训练, 36.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质得到了增强,49.6%的学生认为体质暂时有所增加,11.6%的学生感到自己的体质状况没有变化,认为备考体育的训练使自己的体质有所下降的学生占6.5%。显而易见,通过中考体育,学生体质普遍得到了增长。
  1.4考试体育的结束也将意味着学校体育课的结束。
  中考体育结束后(江阴市中考体育时间定在每年的 5月中旬,而初中升学考试则在6月中下旬),只有15.4%的学生反应他们学校的体育课仍然正常开设,12.7%的体育课让学生自由活动,而有71.6%学生的体育课已被改上了其它主科,这意味着从中考体育结束到学期终结的一个月时间里,学校无法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其他文献
【摘要】论述网格计算的发展概况,在科学领域的应用范围,网格服务的特点以及在未来网络下场中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数据库;浮点运算;虚拟化  一、网格计算的由来与发展  网格计算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是将地理上分布的计算资源(包括数据库、贵重仪器等各种资源)充分运用起来,协同解决复杂的大规模问题,特别是解决仅靠本地资源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是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这种计算
期刊
【摘要】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  【关键词】信息技术;方法;实用有效  现代社会中,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人们清醒认识到;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信息技术教学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质为前提的指导下焕发出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教学历史相对较短,仍是传统教学方面的薄弱学科。存在着老师教学内容多,而学生实际学的少,造成大量教学资源浪费。因此要重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为主体地位,教师只起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融合
期刊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等人从他们的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出发,倡导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他所倡导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和以过程为定向的学习方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是思想道德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和情感因素,通过阅读、导读和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形成道德意志肘诸道德行为。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培养  一、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德育工作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
期刊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同时,“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
期刊
【摘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给地方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应在对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关系、人力资源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人力资源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的关系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从财政分配机制、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制、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机制以及学校与政府、公共部门、企业、社区建立联合办学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地方高校教育质量。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创
期刊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高中数学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围绕某个问题,通过自主
期刊
【摘要】本文从现代科技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发展,认为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科技革命  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总结与研究性文章比较多,国外如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丹尼尔A?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国内如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郭咸纲的西方管理思想史,杨文士的管理学原理等,不胜枚举。本文或多或少引用了他们的部分结论,他们在研究管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它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发展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效果显著,被认为是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合作学习;相互评价;学困生帮扶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身处其中,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探索求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至于被社会淘汰。邓小平同志早已提出“计算机必须从娃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