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chu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掌握语言、提高交际能力和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言的知识与技能是从小学语文的学习中积累形成的,离不开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又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采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 教师应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文化修养不仅表现在知识的丰富上,同时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授课技能的提高。
  1.转变传统观念,形成全新思维
  传统观念认为,小学生阅读水平只要达到识字词、流畅读完全文的要求即可。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標准,要求对语文阅读的教学不但要掌握字词,并且还能够对语言进行运用,同时还要求在阅读中兴趣得到培养、性情得到陶冶、思维得到创新。这种新的标准不但是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应当打破传统观念,明确认识新课改的要求标准,形成全新的思维。要转变观念,树立全新教学思维,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的探索中不断的完善教学理念,改变陈规陋习,时刻以新标准提醒自己。
  2.丰富专业知识,注重授课技巧
  教师应当抓好基本功,不断加强知识学习。语文阅读教学是最能体现教师专业知识的环节,一方面,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授课的方式和方法。好的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育已经被淘汰,老师应当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视教课技巧,不断的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使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小学生必须培养阅读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语文阅读的动力,而有了动力才能真正的提高阅读的能力。兴趣的培养常常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表现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质疑等。
  1.做好阅读准备工作,调动兴趣
  小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可塑性强,在阅读开始前,如果教师能够增加些对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的趣味性讲解,那么就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期待,在怀着兴趣的情况下,阅读的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相反,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自然阅读水平不会有所提升。阅读前的准备工作,体现为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对文章的背景等知识的渗透,比如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入手,联系课文的内容,引发对课文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对课文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采用现代化设备,增加阅读趣味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的教学环节的应用也愈加普遍。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教学工作更加省时省力并具有效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一成果,通过投影、视频播放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新教材在设置上增加了许多图片,这实际上也是启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多利用现代化设备,制作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听资料,图文并茂,声色具备,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够加深对课文的记忆。培养了学生阅兴趣。有了兴趣,阅读学习过程就不会那么枯燥,不会成为一种负担,相反,阅读的过程会使学生兴致盎然,成为一种享受。
  3.鼓励学生质疑,激活发散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生会思考,会提问,于无疑处有疑。这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自动探索,发展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灵活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
  只身临其境,才能使人感同身受并记忆深刻,对于小学生尤其如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情境表演,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一方面培养了其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另外,注重课件制作的趣味性也是使学生深入情境,引起思想共鸣的好方式。
  三、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自主性
  阅读自主性的培养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关键。引导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包括培养自主意识和传授自主阅读方法。
  1.建立学生独立阅读的自信心,增强自主意识
  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尤其体现在阅读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经意不恰当的批评,常常会挫伤学生的幼小的自尊心,从而产生对阅读学习的反感和惧怕情绪,这种反面的情绪会在左右学生今后对课文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老师在课堂中,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鼓励,少批评。
  2.注重阅读方法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强调了方法远比学到的知识本身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不断地获取知识,在小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同样如此。授以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够使其摆脱过分依赖心理,从而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形成创新思维。
  四、 改善阅读水平评价标准
  传统教学对阅读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标准,往往偏重生字词及段落记忆以及课文熟练,很少鼓励学生创新性思维。而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常常是表现为对那些死知识是学得快、忘得快,即使对一些课文记忆深刻,也常常是死记,考试中照搬照抄,不会灵活运用。所以,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评价方式需要改革,要鼓励创新、鼓励想象。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学好语文的体现。在教学中,老师应当注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尤其是课堂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同时,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知识的涉猎。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同时完善阅读水平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很多,作为老师,需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开创新思维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其他文献
早期阅读教育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幼儿园广泛的关注。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是在发展幼儿口头语言的同时,逐渐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入小学后的正式学习做好准备。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幼儿阅读活动中至关重要。我们倡导宽松自由的早期阅读环境氛围,让幼儿从心理上感到舒服,并为幼儿提供科学的阅读指导和引导,以幼儿为主体进行阅读互动、游戏延伸
期刊
素质教育推进到现在,英语老师遭遇的尴尬也越来越多。我身边的英语老师们常常苦笑着自我解嘲:“我们是素质教育最‘成功’的典型。我们小学英语老师都是全能,因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要有体育老师般强健的体魄,要有音乐老师般的音乐天赋,要有美术老师的绘画天赋,还要有演员般的表演天赋。”虽是玩笑话,但事实也相去不远。一直以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我们
期刊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过程。教学中如果不能抓住教材所蕴含的兴趣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安排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可以创设认的情境,使学生在思维上产生矛盾,从疑问中产生“一探究竟”的想法,可以将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堂,使学生感受到化学
期刊
如何改变后进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虽然把很大的精力花费在后进生身上,却往往收效甚微。我结合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用阅读改变后进生的一些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后进生通过阅读而发生质变的故事。  班上有一个叫孔前龙的男孩,我清晰地记得他2008年9月入学那会儿的情景,因户口原因这个孩子比其他同学晚到了几天。初见到他,给我的感觉就是黑瘦、畏缩、
期刊
总结今天,展望未来。开学初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弟子规》,也约定到月底一起写总结,总结本月有哪些收获或懂得的道理。我们说话算话,决不食言。正可谓:言必信,行必果。  我们每到月底,用一节课在课堂上先口头总结,然后想好题目,再写作文。要求是老师30分钟写800字,学生30分钟写450字。必须当场完成。写完后老师带头读自己写的文章,让学生心服口服,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给他们树立了榜样!  一、九月的总结
期刊
前不久,我到外校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听了该校一些有名的教师上的语文课。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能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设计了较多的问题,并尝试通过指导朗读课文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但遗憾的是学生反应冷淡,几个举手的学生也不能抓住题眼来进行回答,语言的表达存在很大的毛病。学生的朗读在教师的指导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一节课下来,感觉学生的收获甚微。后来,与这几位老师交谈,这些老师抱怨不已,说现在的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民教师不是简单的“教书匠”,而是孩子们健康人生的引路人。“传道”是教师第一位的工作,人民教师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神圣责任。传什么“道”呢?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认为传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正能量!  第一,教师要传播正能量,首要的是自身积蓄着正能量。  积蓄正能量,要求我们坚持理想信念。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培养的是祖国的未来、
期刊
别看现在的孩子能说会道,殊不知拿起笔来却无从下笔,一句话也写不出来。因此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作为孩子们的启蒙老师,笔者认为,抓住关键期尤为重要,要让学生对写话提起兴趣要从一年级抓起。  一、抓源头,重阅读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在课堂上提醒他们把话说完整,指导他们学说完整的话,不仅有利于他们对语言的学习,对文字的积累,也为他们的写作之路铺下奠基石,埋下伏笔。在写话之前,首先心中得有话匣子,所谓
期刊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教师在课堂中绘声绘色、旁征博引,教学语言丰富多彩。而轮到学生发言时他们却搜肠刮肚、绞尽脑汁,调动所有脑细胞还是无法发言。即使能够发言,也是只字片语,搔首挠耳,吞吞吐吐,无法自然而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悟。这种哑巴汉语的课堂现象比比皆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华东师范大学教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它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在课改试验中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经过十年的艰苦摸索,走出了辉煌的课改之路。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個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