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捆绑前后吻合口耐受压的测定及其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从吻合口耐受压评价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优越性,并探讨捆绑的适宜松紧度.方法利用连通器原理将输液器改成测压装置,对24例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患者,测定其捆绑前后的吻合口耐受压.结果捆绑前吻合口耐受压为28~65 cm H2O(1 cm H2O=0.098 kPa),平均为44 cm H2O.捆绑后吻合口耐受压均在75 cm H2O以上,平均85 cm H2O,其中13例大于90 cm H2O,与捆绑前相比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捆绑可以显著提高胰肠吻合口的耐受压,本研究采用的捆绑松紧度是适宜的。

其他文献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占全球45%,已成为世界上肝癌发病最集中的国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医学工作者在肝癌的外科治疗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肝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率很高,要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应加强肝癌的基础研究,促进肝癌生物治疗的发展。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手术后24小时内眼内压以及瞳孔直径的变化规律,探讨其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8例超声乳化手术后24小时内眼内压以及瞳孔直径变化情况加以观察.将眼内压升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降低眼内压的治疗,另一组不给予任何治疗.结果本文所观察的108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眼内压升高,11例患者出现了瞳孔扩大.所有治疗组以及非治疗组患者均于手术后24小时内服内压恢复正常
目的 研制出一种双重调控的选择增殖型腺病毒载体系统.方法先后经2次定点突变重叠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使腺病毒E1A及E1B启动子缺失,并将人工合成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和缺氧反应启动子分别插入E1A及E1B基因的上游,得到腺病毒载体质粒pSG500.通过pSG500与质粒phGE3在293细胞中同源重组得到重组病毒ChK500.扩增、纯化病毒,用TCID50方法测病毒滴度.通过病毒增殖实验观
目的 评价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促抗炎平衡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1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h组、SAP对照组、传统肠外营养组(TPN组)、增强型肠外营养组(S-TPN组)、传统肠内营养组(EN组)和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S-EN组),胰胆管逆行注射2.5%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观察各时点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
拉米夫定是新一代核苷类抗病毒药,有较强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不良反应较轻微,发生率也不高,病人的耐受性较好.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有些病人由于用药的依从性差,对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出现擅自停药或不重视停药后临床随访,出现严重后果.2001年5月~2003年8月,我科有28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服用拉米夫定,其中有9例病人出现停药后"反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