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上门收购稻谷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时节,正是农户晾晒晚稻、销售谷子的旺季。为了方便种粮的贫困户,南雄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20多家经营主体,安排车辆进村入户,采取定点、到户等模式,保价收购贫困户的谷子。截至目前,已收購120户贫困户稻谷50.43万斤。
  近期,在南雄18个镇(街道)各村的文化广场、进村入口等地,随处可见贫困户交售谷子的热闹场景。
  “真方便,磅秤来到家门口,拖拉机开到村门口。”“服务到家了!”贴心的服务打通了进村的“最后一公里”,得到了贫困户的纷纷点赞。
  据悉,日前南雄市扶贫办召开了“以奖代补”大米合作收购协调会议,积极探索创新精准扶贫“以奖代补”新模式,确定了从需贫困户自主申报“以奖代补”转变为经营主体上门收购的新方式。该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全市今年将收购贫困户稻谷约268.18万斤,发放“以奖代补”资金总计约160万元,真正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此外,该市部分村(社区)还通过成立合作社,专门收购贫困户大米进行加工包装,形成扶贫产品,利用消费扶贫模的式,销售贫困户大米。不少帮扶单位也加入了帮助贫困户销售大米的行列。其中,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创新产业扶贫方式,每年投入约500万元从油山镇下惠村定制100万斤“米香粘”优质“爱心大米”,2年来为该村56户贫困户人均增收8000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通过工会和团委共同开展“无缝爱心公益消费扶贫”工程,每年采购约60万元对口帮扶村的大米。
其他文献
4月22日至23日,大埔县党政代表团到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考察,学习借鉴永定区在深化运用原中央苏区政策,加快苏区振兴发展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在永定区,大埔县党政代表团先后考察了客家古镇、光电信息产业园、客家博览园等一批特色项目、优质项目,详细了解永定区在项目发展模式、管理运营方法、招商引资措施、政策资金争取保障等方面的经验做法,随后举行了座谈会。  會上,永定区领导详细介绍了该区的基本情况和争
期刊
4月,广东省老促会开展加快老区发展专题调研。其中,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任第一组组长,率队前往河源、湛江、茂名、肇庆;省老促会常务副会长林华景任第二组组长,率队前往韶关、清远;省老促会副会长刘文炎任第三组组长,率队前往阳江、云浮;省老促会副会长黄广伟任第四组组长,率队前往汕头、揭阳、潮州。各调研组听取各地关于加快老区发展情况汇报,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肇庆  4月8日至9日,陈开技带领省老促会调研
期刊
清明节,绿意正浓,正是仁化白毛茶采摘的“黄金季节”。作为白毛茶主产区,在仁化县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红山镇鱼皇村,家家户户传来轰鸣的制茶机器声。在红山镇烟竹村海拔1187米的黄岭嶂高山上,云雾缭绕的茶园飘香四溢,这里出产的“云雾白毫”茶,曾是清代嘉庆年间的朝中贡品。  近年来,仁化白毛茶成功入选农业部《2017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先后获得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成的成
期刊
沿着三河坝战役起义军撤退时走过的“探仙岗古道”盘山而上,映入眼簾的是别有洞天的余粮坑山村(即今余里村)。这里云山入画,林谷幽深,泉涌涧流丰沛,翠竹苍松成荫,俨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相传,八仙云游来过此地,留下了“探仙岗”“仙人泉”“铁拐仙脚印”“仙人塔”等许多美好的传说。另据考证,这里是南国最早的古窑址遗存集群、是宋末明初广东龙泉瓷的生产地,更是当年“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的后方医院和军需补
期刊
1981年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这是罗定人有史以来最难忘的时刻。就在新年伊始的时候,罗定县的长岗坡渡槽竣工通水了!全县到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广大干部群众欢喜雀跃,奔走相告,兴奋的不得了。罗定全县人民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罗定县原县委书记郭荣昌像卸下一副重担似的深切地说:“是啊,很不容易啊!罗定的广大干部群众是该高兴了。水来了,今后罗定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的,如今,变化已变成了美好的现
期刊
进入云浮市境内,只见以往城镇的乱搭、乱摆、乱卖的现象没有了,村庄的脏、乱、差也看不见了,城镇、乡村的面貌一新,变得清洁、整齐、美丽多了,给人清风阵阵扑面而来的感受。  2019年以来,云浮市在努力争取获得脱贫攻坚全胜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全面贯彻落实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来打。他们突出云浮的特色,抓好顶层谋划部署;突出规划,获
期刊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源流》在今年初就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大面积、多角度、深层次专题报道,希望社会各界通过《源流》对黄埔区扶贫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加理解、支持和配合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入伟大的扶贫事业中来,高度聚焦扶贫力量,形成全员扶贫的强大合力。”—来自黄埔区驻阳山县精准扶贫工作组领導的读后感。  “想不到这么多
期刊
云浮市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的第一场硬仗,以打好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组织开展农村“三清三拆三整治”专项行动为抓手,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出新招、实招、硬招,“八法”组合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呈现从“政府干、群众看”转向“带着干、向前看”的喜人局面。  一是领导“挂”。建立领导干部挂钩乡村振兴点工作机制,安排34名厅级领导干部联系到镇(街)、726名处级干部挂钩联系
期刊
近年来,恩平市大田镇朗北村委会运用“党建+生产发展”模式,围绕“一村一品”,打响红江橙品牌,通過党员干部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带动村民发展水果种植。  恩平市老促会与市、镇有关技术员联系沟通,对该村村民进行培训,指导他们从苗木开始就整形修剪,培育合理树冠结构,延长结果期,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在此过程中,老促会尽可能向贫困户倾斜,把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使贫困户迅速发展,尽快脱贫。  11月16日,恩平
期刊
云浮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处北部生态发展区,南临沿海经济带、毗邻珠三角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  2018年4月10日,省委書记李希在云浮调研时,提出产业兴市和乡村振兴‘两个课题’,赋予云浮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要求。一年多来,云浮市坚决扛起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的时代重任,紧紧围绕“两新一前列”战略目标,推动“美丽云浮、共同缔造”,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亮点纷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