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愿学蕨根糍粑传统工艺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flz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蕨根糍粑是居住在湖南莽山深处的瑶族群众制作的一种传统食品。因为地势高、气温低,一年一季的水稻难以满足当地瑶族群众饮食需要,漫山遍野的蕨根就成为日常主食。蕨根淀粉含量很低,十几斤的蕨根经过加工只能得到一斤淀粉。过去曾用“蓑衣当棉袄,蕨根当粮草”形容山区群众生活贫困。得益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介绍,如今蕨根糍粑成了身价倍增的绿色生态食品。 今年63岁的瑶族老人赵付华目前还使用全套传统工艺制作蕨根糍粑,他说:“制作蕨根糍粑不要什么本钱,关键是要愿意卖力。只要有人愿意学,我都会尽力教,只希望(这项手艺)可以传承下去。”
其他文献
市场上有些黄瓜“顶花带刺”,有些猕猴桃“又甜又大”,是否真的使用过植物激素?使用过植物激素的农产品到底安全不安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所长、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成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主任王强,针对黄瓜、香蕉、葡萄、草莓等农产品的植物激素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记者:“激素黄瓜”引起儿童性早熟,这是真的吗?  王强:这完全是一种误会,是把植物激素与动物
期刊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哈尔滨)揭牌仪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食品工业园区举行。该院是中国农科院与素有我国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合作建立的首个研究院,对全面提升我国粮食主产区主食加工发展与技术水平、推进粮食主产省现代农业加速发展意义重大,也是中国农科院探索协同创新机制,加速推进“顶天立地”发展,实施创新工程的新举措。  木兰县委书记张国文表示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是
期刊
今年一季度,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增幅为9.58%。虽然这一增幅仍比较可观,但与往年同期20%左右的增幅相比,明显放缓。一方面是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所致,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问题。经历多年高速发展后,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体量和质量都有了长足进步,同时也陷入了发展困境。在市场疲软、融资困难、负担过重等重重压力下,是升级提档华丽转身,还是被市场淘汰出局?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在面临生死抉择。  
期刊
“喂,你们在哪呢?已经到了是吧?那你们先等我一会儿,我马上开车过来。”  “不好意思,动物检疫局的同志今天来送检疫报告,我得过去一趟,你们先等我一会。”  说话的人叫刘秋红,今年50岁,天津市武清区城关镇人,天津市宏陞元肉牛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一位在肉牛养殖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女性,多年的历练让她在举手投足间有着男人般的干练。据她的外甥大伟介绍,刘秋红每天都很忙,甚至过年都是在公司和员
期刊
2015年6月20日,北京展览馆。  人头攒动的“2015北京国际茶业展”迎来了一支特殊队伍——来自贵州省铜仁市的梵净山茶团队队员排列有序,手举15片2米多高的贵州茶产业宣传牌进行全馆巡场,此举引来了各参展商和观众的争相追看与拍照。手举奖杯和证书带队巡馆的是一位容貌秀丽的土家族女子,是铜仁市德江县鸿泰茶业北方区销售总经理令狐昌睿。在本次茶展评比中,鸿泰公司选送的德江白茶荣获特别金奖,这也是贵州省参
期刊
北京时间7月1日凌晨美国农业部公布了两份重磅报告,即季度库存和种植面积报告。报告意外大幅下调美国陈豆和玉米库存,由此吸引投机基金大举做多。报告当日美豆玉米大涨,创2010年以来单日最大涨幅。美豆飚升至近一年高点,玉米大涨至半年高点。小麦数据利空,但大豆、玉米走强带动小麦跟涨创半年高点。7月份后农产品市场进入天气炒作高峰期,行情振荡将更为剧烈。后期应密切关注天气对亩产和最终面积的影响。  大豆  季
期刊
近日,广东省农业厅公布了通过评审和复审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名单,全省共有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70家,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梅州市的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多达65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570家的近12%。据悉,去年一年梅州市新增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3家,为历年最多;实现农业增加值179亿元,比增4.3%,增速居全省第一。近年来,梅州市农业发展可谓“重拳出击”,打着“长寿”牌,将
期刊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早在千年前,祖先就已发现有些食物具备药物作用,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如今,这些观点得到了现代科学的佐证。近日,美国“罗德尔新闻网”综合多项最新研究指出,厨房里有9个“食物医生”,它们都是防病治病的高手。  豆类:护心高手  “豆类是最便宜的健康食品。”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主任营养师陈霞飞说,豆类富含异黄酮,可保护心脏、预防心血管疾病。豆类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是人体优质的蛋白质来
期刊
一说“五花肉”你必定会联想到猪,但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有一天五花肉会在猪身上消失呢?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30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分子生物学家金振秀(音译)和同事利用靶向基因敲除技术“Talen”去掉了猪体内的肌肉生长抑制基因,然后把这些改造过的基因植入猪的胚胎细胞中,让母猪生下32头小猪。这些小猪的肌肉细胞会不受限制地生长,变成“肌肉猪”,而不是像同伴那样长成肥嘟嘟的体型。8个月后,有13只小猪存
期刊
近日,外国媒体争相报道意大利岸外深海底下有一个水下温室,利用海洋的自然属性在海面下种植着各种植物,这可能给植物栽种带来革命性的冲击。  据悉,这个号称“尼莫花园”(Nemo"s Garden)的水下温室是一个实验性农业项目,由一家专门从事潜水设施的公司运作,目前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  这个水下温室位于意大利沿海市镇诺拉(Noli)岸边的地中海海面下,有八米深,由五个充满植物、阳光和温暖湿润空气的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