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酗酒是基因惹的祸

来源 :自然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3683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酒固然令人陶醉,但是有些人却不懂得适可而止,对酒精过分依赖,造成麻烦不断。过量饮酒不仅会损害饮酒人自身的健康,还会为社会带来酒驾、醉酒闹事、酒后暴力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我们能够控制酗酒者过量饮酒吗?最近,来自英国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或许能为我们带来一些福音。
  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十字学院的科学家们认为,造成酗酒者嗜酒如命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名为RASGRF-2的基因。因为带有这种基因的人的大脑会在酒精的促发下产生一种使其愉悦和兴奋的化学物质——多巴胺。
  在针对人类的研究中,国王十字学院的科研团队对663名青少年男性的脑部扫描显示,拥有RASGRF-2基因越多的青少年脑部多巴胺反应越剧烈,其中14岁男性组的腹侧纹状体(与脑部多巴胺的释放有密切联系)的活性较高。当研究人员对16岁青少年男性组的饮酒习惯进行调查后发现,酗酒的频率与RASGRF-2基因含量成正比。
  首席研究员甘特·舒曼教授解释道,虽然此次研究不能为RASGRF-2基因的作用引发了酗酒问题这一论点提供直接的证据(许多因素如环境或其他基因或许也牵涉其中),但是此次研究为人们为何在酒精的诱惑面前表现得如此脆弱指明了答案。
  人们总是在寻求满足和愉悦感,如果你的大脑超乎寻常地执着于酒精的“魅力”,那么你将会“孜孜不倦”地寻觅酒精的“踪迹”。我们现在能够理解这一系列反应的过程:大脑在酒精的刺激下会释放多巴胺从而使人感到愉悦,RASGRF-2基因不仅能够控制这一过程,还在其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因遗传变异而具有RASGRF-2基因,那么酒精将对他有着致命的诱惑,他也极有可能成为酗酒者。
  甘特·舒曼教授同时指出,此次研究仅限于青少年,很难对长期酗酒者的饮酒模式进行评估,科研人员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验证这一理论。在未来,希望能够通过某种测试帮助预测哪些人群容易陷入滥用酒精的行列之中。除此之外,这项发现还为研究人员研发一种药物来阻断人们从酒精中获得愉悦感提供了启示。
  在英国,每年大约有5000名青少年因为滥用酒精而进入医院寻求治疗。从现在研究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看来,人们体内的遗传成分与酗酒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带有这种基因就永远不能接触酒精类饮料,或者没有这种基因就可以对酒精毫无顾忌。
  韩俊杰/编译
其他文献
欧洲最北部的地区称作拉普兰(Lapland),包括挪威的北部、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的科拉半岛这些地区。拉普兰又叫做萨普米,是拉普人的家园。拉普人称自己为萨米(Sami),这是他们的本族语称谓。萨米人在这四个国家的总人数不到100000人。其中,人数最多的国家是挪威,65000人。另外,瑞典的萨米人人数约为20000,芬兰有8000人,俄罗斯则有2000人。如今已经很难辨明谁是真正的萨米人了,因为许多
期刊
享誉国际的进化生物学家、麻省理工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琳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于2011年11月去世,享年73岁。  马古利斯博士因她的内共生理论而著名,该理论假设真核生物(细胞中具有细胞核)起源于一些原核生物(无真正的细胞核)。根据该理论,原核生物吞噬了另一些原核细胞并形成共生关系,被吞噬的细胞最终进化成了细胞器(如线粒体和叶绿体)。  一个如此杰出的科学家逝世之时,正是人
期刊
鲍哲南,女,1970年11月生于南京,美籍华裔学者,现执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当前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能源、有机和高分子半导体材料、传感材料和分子电子器件、纳米电子学等。内容包括有机半导体和晶体管,有机太阳能电池和电子纸,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电子器件和大面积薄膜晶体管,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等。在英国《自然》、《美国化学学会志》、《先进材料》、《应用物理通讯》等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申请专利50余项
期刊
日本被称作地震列岛、海啸列岛。  撼动大地的地震,是由于覆盖地球表面的多个岩石板块互相碰撞、变形,并反弹回原初状态而产生的,这些板块的厚度有100公里左右。日本位于欧亚大陆的边缘,在这里,承载着大陆的欧亚板块、从南方延伸而来的菲律宾板块、太平洋海底的太平洋板块,以及承载着日本北海道和东北地区的北美板块互相倾轧,自古以来就是地震频发地带。  截至2011年3月11日发生日本东北大地震(以下简称东北地
期刊
据报道,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恐龙尾巴骨骼化石的研究中,有了一项突破性的发现:一种长有羽毛的远古恐龙通过摆动尾巴羽毛来吸引异性,这种做法与现代的孔雀开屏以及火鸡的求偶方式极为相似。  阿尔伯塔大学古生物学研究员斯科特·帕尔森最初从恐龙的羽毛与椎骨间特殊的结合入手,追踪了一连串的证据。研究发现这种结合出现在四个不同种类的恐龙尾巴末端,而其中一些已经经过4500万年的进化而分开了。  这类尾
期刊
逆流而上总是一个挑战,但一些瀑布攀岩鱼已经适应了这种极端的生存模式,通过使用同一组肌肉来攀爬与觅食。克莱姆森大学的波洛博与同事们将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PLoS ONE》上。  一种在岩石上攀爬的虾虎鱼能够通过使用两个吸盘征服高达100米的瀑布,其中一个嘴部吸盘还可用于觅食藻类。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拍摄,记录下这些鱼在攀爬和觅食时颌部的肌肉运动方式,并发现在这两项活动中,肌肉整体运动方式趋同
期刊
享有"魔鬼的高炉"之称的世界最大火山熔岩湖——尼拉贡戈熔岩湖,坐落在非洲刚果(金)境内。在这个大湖地区中心的尼拉贡戈火山坑深处,炙热的岩浆不停地翻滚、爆炸,场景壮观而惊险。现在就让我的镜头带您走近尼拉贡戈火山熔岩湖那
期刊
人类身体中包含有专门针对癌症和病毒感染的免疫细胞,但它们通常寿命短且数量少,不足以打败特别严重的恶性肿瘤和其他疾病的入侵。现在,新的研究报道,科学家使用干细胞技术,成功地再生了病人的免疫细胞,造出的细胞数量多、寿命长并能辨认出特定的目标。  研究小组所采用的技术包含使用已知的基因来把成熟的免疫淋巴细胞复原成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s),这种细胞可以分化成几乎是身体任何的细胞类型。研究人员扩展这
期刊
经过新墨西哥大学的科学家小组大量的分析,研究人员已确认了一颗源自于火星壳的火星陨石。这也是唯一的一颗可追溯到21亿年前火星亚马逊时期早期的陨石样本。科学家们在这颗陨石上发现了比其他火星陨石多一个数量级的水存在其中。  这颗独特的陨石,被命名为西北非(NWA)7034,有着与其他火星陨石如SNC(Shergotty, Nakhla, Chassigny)的相似之处,但又有与它们截然不同之处。近来,S
期刊
半年前,一位朋友买回两条罗汉鱼,用玻璃把鱼缸一分为二把它们隔开。那天,我在他家做客,碰巧目睹了一场“武斗”:那条强壮的罗汉鱼一跃而起,跳到了玻璃的另一边,袭击另一条身体瘦弱的罗汉鱼。“分家了还打架!”朋友气愤地数落那条“挑事”的罗汉鱼,顺手把它捞出来扔回自己的领地。我很喜欢罗汉鱼,于是央求朋友:不如送我一条吧,省得它们老打架。朋友于是忍痛割爱,把那条受了轻伤的弱鱼赠给了我。  看着这条黑黑瘦瘦的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