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钴基高温合金中银、铋、铅、硼、镧的含量

来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钴基高温合金具备较高的初熔温度、较好的抗腐蚀抗氧化性、优良的抗冷热疲劳性能与焊接性能[1].GH5188 是典型的 Co-Ni-Cr 基固溶强化型高温合金,它以碳化物为主要强化相[2],现常用作10A航空发动机的封严片、头部转接段、冷却环、燃烧室内外壁等需要承受高温零部件的制作材料[3].
其他文献
工业氧化钼又称焙烧钼精矿、钼焙砂,不仅是添加于合金的主要钼产品,而且是制取钼铁和生产钼酸铵的原料,属于国家战略储备物资.目前,相关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有钼矿石与精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 07141、GBW 07142、GBW 07143、GBW 07144)、钼精矿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 07199)和钼铁标准样品(YSBC28632-2010).但是,这些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与工业氧化钼的主钼含量、杂质元素含量要求以及性能相差甚远,不适用于工业氧化钼的日常检测.
期刊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藜麦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称取藜麦样品1.5 g,用甲醇40 mL和3 mol·L-1盐酸溶液10 mL溶解,超声提取20 min,再回流水解1.5 h,将其中的齐墩果酸转化成苷元,以排除杂质干扰.所得提取液以体积比为85:15的甲醇-0.1 mol·L-1乙酸铵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采用HPLC分离并测定样品提取液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齐墩果酸的质量浓度在5~500 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3 mg·kg-1;对藜麦样品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9种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含量的方法.将样品0.1 g用乙腈30 mL超声提取30 min,冷却至室温,稀释至50 mL,过滤,以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和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样品基质效应较小,可不予考虑.9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均在0.50~50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响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
建立了苏玛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密闭环境中8种含硫恶臭物质含量的方法.样品经苏玛罐采样,预浓缩进样,进样量为800 mL,以DB-VRX石英毛细管色谱柱为固定相,采用柱升温程序分离得到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甲乙硫醚、二硫化碳、乙硫醚、二甲二硫和噻吩等8种含硫恶臭物质.质谱分析时,驻留时间为200 ms;以全扫描(SCAN)模式定性分析时,1,2-二氯丙烷干扰乙硫醚、异丁酸乙酯干扰二甲二硫的检测,而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定量分析时,干扰组分无响应,选择乙硫醚的定量离子为m/z 90,二甲二硫
卤代烷类物质具有化学惰性、热稳定性、不燃性、低毒性和较低的沸点、表面张力和黏度等优异特性,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用作发泡剂、制冷剂、清洗剂、灭火剂和气雾推进剂等[1].这些因人类活动产生的卤代烷,如氯氟烃、氢氯氟烃、哈龙、四氯化碳、甲基三氯甲烷、甲基溴等,均对臭氧层有显著的破坏作用,属于《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中规定的需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2].我国于 1991 年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 2021 年更新了《中国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清单》,上述几类
期刊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电子电气产品中4种甲基环硅氧烷含量的方法.称取粉碎后的样品1 g,加入10 mL四氢呋喃,于30℃超声提取30 min,提取液经0.22μm有机系滤膜过滤,采用GC-MS测定其中4种甲基环硅氧烷的含量.结果显示,4种甲基环硅氧烷的质量浓度在0.1~10.0 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86×10-3~7.02×10-2 mg·kg-1;对阴性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4种甲基环硅氧烷的回收率为85.7%~106%,测定
铝合金是工业、生活中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锌是铝合金中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在铝中加入锌等金属元素,会对铝合金产生明显的强化作用,因此准确测定铝合金中锌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碳化钒是一种重要的合金添加剂,能提高硬质合金的耐蚀性、耐磨性、强度等综合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合金中[1].碳化钒中一般钒的质量分数为75%~83%,碳的质量分数为 9%~14%[2].
期刊
对两种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测定方法及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不同测定方法的选用依据和特点,介绍了sin2ψ法与cosα法的主要区别和适用性,以及ψ角的设置对残余应力测定结果的影响.
综述了近年来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及质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主要分析方法检测水体中氯酚类化合物的进展,并对水体中氯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引用文献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