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ndsat8卫星影像的台州市热岛效应分析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ter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选择浙江省台州市2017年8月的Landsat8OLI影像为主数据源,以ENVI遥感软件为平台,利用遥感算法反演出台州市地表温度,并将地表温度换算成热岛强度,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进行密度分割,从而对台州市的热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州市市区温度明显高于农村和山区;热岛区和强热岛区主要位于市区建筑群,弱岛区和无岛区主要位于农村和林区等地。
  关键词:Landsat8 OLI;台州市;地表温度反演;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密集,工业蓬勃发展导致的发热,加上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的一种特有问题[1]。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热岛效应方面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苏嫄等基于单窗算法对陕西省汉中市热岛效应近二十年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宋瑞祥等利用遥感算法反演出合肥市的地表温度,并对NDVI、NDBI与热岛效应的关系展开了分析。目前对于地表温度的反演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大气校正法、单通道算法和分裂窗算法[2]。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为研究区,基于大气校正法,利用Landsat8影像反演出台州市地表温度,进而对台州市热岛效应进行分析。
  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预处理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依山傍海,城市平原丘陵交相坐落,山脉连绵。夏季为热带气候,冬季为亚热带气候。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下载得到台州市2017年8月24日的Landsat8OLI影像。成像时天气状况均良好,云量较少。首先使用 ENVI5.1 软件对台州市的多光谱和热红外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辐射定标,然后进行大气校正,接着利用研究区矢量边界裁剪出研究区影像图。
  2 数据处理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对台州市Landsat 8影像第10波段进行遥感反演,计算出台州市地区的地表真实温度。首先进行地表比辐射率ε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其中,Pv是植被覆盖度,用以下公式计算:
  (2)
  其中,NDVISoil为完全是裸土或无植被覆盖地区的NDVI值,NDVIVeg为纯植被像元的NDVI值。这里取经验值NDVIVeg = 0.70和NDVISoil = 0.05。从而计算得到地表比辐射率ε。
  然后根据公式(3)计算黑体热辐射亮度B(TS):
  (3)
  其中,L↑大气向上辐射亮度,L↓为大气向下辐射亮度,τ为大气在热红外波段的透过率,这三个值为大气剖面参数,可在在NASA提供的官方网站中输入影像的成影时间、中心经纬度等数据即可获得。Lλ为热红外辐射亮度值。
  接着根据普朗克公式(4)的反函数,将黑体辐射亮度值反演成地表真实温度:
  (4)
  对于Landsat8OLI传感器,K1=774.89
  W/(m2*?m*sr),K2 = 1321.08K。反演得到的台州市当时的地表温度约为4.9度到43.3度。为了更加明显的观察研究结果,这里将地表温度与城市热岛强度按照公式(5)进行换算:
  (5)
  式中,HII表示城市热岛强度,表示高温地域与其周围具有温度差异的现象,LST表示地表温度,Tmean 则代表平均的地表温度。计算得到热岛强度影像。然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值处于0到1之间。接着令其按照等差进行密度分割得到热岛强度影像。
  密度分割后,利用ENVI自带的统计功能统计出各区域所占比例。结果见表1。
  表1 研究区城市热岛强度所占比例
  热岛强度 颜色 百分比/%
  无岛区(0-0.2) 蓝色 10.8755
  弱岛区(0.2-0.4) 绿色 34.7306
  正常区(0.4-0.6) 黄色 33.2232
  热岛区(0.6-0.8) 橙色 14.5361
  强热岛区(0.8-1) 红色 6.6346
  3 结果分析
  结合表1可知,市区的温度明显高于农村和山区,同时台州市的强热岛区和热岛区占研究区面积的21.1707%,主要位于市区建设区,这跟城市的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有着紧密的关系;弱岛区和无岛区主要集中在山區及农村等地,占研究区面积的45.6061%,这与台州市内山峰较多、西南方向山脉连绵,建筑密度稀疏有密切关系。这和热岛效应的分布规律也较为吻合。由于受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以及其他条件限制,对研究区的热岛效应分析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来进行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本次研究成果可为台州市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立稳.屋顶绿化对顶层室内温度和能耗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5.
  [2]刘含海.非渗透表面对地表温度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城市的规划布局需要遵守环保与绿色的发展理念。近年来,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化,但是在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能源消耗、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本文着重阐述现阶段我国中小城市的规划布局与生态文明之间存在不协调之处,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此来带动中小城市的经济与建设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视角;中小城市;规划布局;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发展下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在大比例尺基础测绘工程中应用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越来越常见,本文就从比例尺基础测绘工程中无人机影像的制作流程、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的应用的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此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大比例尺;基础测绘工程;无人机;影像处理技术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不断增强的影响下,现今在城乡规划工程项目的中应用无人机进行摄影测量技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了加大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资源勘查工作,实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差别化政策,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鼓励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水平等建议,达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加强;土地矿产;资源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前言  为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既保障我省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又保证项目建设用地合规合法,并尽快实现找矿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地震现象越来越频繁,对于当地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有极大的威胁。为此,必须加强地震前兆监测力度,以保证有关部门能够将地震控制在发展初期,从而降低地震灾害对当地居民人身健康和财产效益产生的影响。当前在进行地震前兆监测时通常会在其中应用地下流体监测技术,强化地震前兆监测力度,同时根据地震前兆监测制定合理的优化改善措施。  关键词:地下流体监测技术;地震前兆监测;应用  引言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GIS技术特点.并对其在土地地籍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确保土地地籍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土地地籍管理;GIS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城市化发展逐渐进入到新的局面,基于这种情况下,应对土地资源合理规划。目前,GI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得到了有效运用,对地籍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通过GIS技术可建立数据库,为数据管理打开新思路。  1.GI
期刊
摘 要:在地质矿产勘察的过程中,测绘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的提高勘察的准确度,能够很大程度上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突飞猛进,测绘技术也有很大的进步,提供了更好的工程保障。本文主要分析了地质矿产勘察中测绘技术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察;测绘技术;应用  引言  地质矿产勘察工作重点是为了了解工程地点的实际地质状况,要对相关的地质、矿产资源进
期刊
摘 要:介绍了使用碘化钠便携式γ能谱仪,针对特定范围内失控状态下的γ放射源的应急监测,包括γ放射源的定位、核素种类识别和核素活度的估算方法。  关键词:γ放射源;定位;核素种类;核素活度  1.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放射源在我国的应用领域和数量不断增长,放射源丢失事件时有发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社会恐慌。及时有效的对放射源进行定位、核素种类识别和活度估算显得尤为重要,将为后续
期刊
摘 要:现阶段的矿业发展,对于许昌市的综合进步而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必须按照协调的模式来开展,否则很容易造成极为严重的阻碍现象。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采矿权分级分类登记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在日后的发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坚持对制度的内容不断健全,尤其是充分考虑到“放管服”工作的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确保在将来的工作上,能够创造出较高的价值。文章针对采矿权分级分类登记管理
期刊
摘 要:水利工程建设一般都具有投资的规模较大并且周期较长的特点。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必须要符合科学合理的标准。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于项目的实施不断细化,控制额外的支出。并且在實施过程中,要确保资金使用规范严格,以期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分析  水利工程项目一般都具有投资规模大以及周期较长的特点,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中,必须要确保科学合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地质环境日益复杂,给部分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对相关的专业勘察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而为能够有效的解决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问题,需对复杂地质條件下的勘察工作及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制定周密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案,以便于从勘察效果及技术人员安全两个方面对相关问题加以有效解决。本文结合笔者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经验,对复杂地基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