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小学生学习指导·当代教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40047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作为其中的一个重难点教学板块——写作教学,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表达。在此以命题作文《夏日的风景》为例,借助于思维导图的发散性、层级性、系统性和连接性四大特点,在作文选材、整理写作思路、安排结构和语言表達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在写作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并进一步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综合文化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夏日的风景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一种结合图形与文字于一体的新的思维模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将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进行连接,进而实现加深记忆的效果。在运用过程中,思维导图能够直观地、有层次地显示篇章的组织结构以及一些重要的观点及事实证据。将之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近些年,写作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学生写作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选材雷同化,所写作文的素材不够新颖,千篇一律的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平时积累较少,缺乏横向比较;再则思路不清也是多数初中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全文没有整体把握或把握不全面;结构松散进而造成中心思想不突出,上下文联系不紧密;而表达不流畅的问题也影响着写作主题的彰显。针对以上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巧妙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选择写作素材,构思写作思路,丰富写作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下文将以命题作文《夏日的风景》为例,借用思维导图的相关特点,攻克写作中的一系列难题,并引导学生顺利成文。
  一、借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精选写作素材
  在写作教学中,题意审清和中心明确之后,下一步便要考虑具体的写作内容,即写作素材的选定,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通常而言,写作范围较广,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思考,避免写作的千篇一律。但多数学生不知如何筛选材料,甚至有偏题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确定写作内容,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符合人脑的思维方式,且具有发散性的特点,学生围绕题目中的关键词联想与之相关的写作内容,在思维导图的枝干上罗列出多个分支,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深入挖掘写作素材。在《夏日的风景》一文的写作中,除时间限定在夏季,关键词便在“风景”二字。学生没有材料可写,不知写什么,缘于对“风景”的理解不够。此处的风景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既可以写一般的自然风景,也可以写人和物。具体见下图:


  围绕“风景”这一关键词,借助思维导图的优势,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尽可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思考写作素材。学生可以联想到心中的一道风景线,具体可以是某类人或者某种优良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风尚。比如,辛勤工作的教师、不畏酷暑的交警以及给予自己帮助的陌生人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对象。当然,学生也可以通过眼前所见回忆曾经难忘的事件,如回忆童年难忘的事,对现在仍有教育和指导意义;也可以记叙妈妈的一席话,激励着自己前进。除了抽象层面的风景,也可以描写直接看见的景,如夏季里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小的池塘,里面也有大千世界;一次下雨天气等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借用其发散性,让学生从“人”“事”和“景”三个角度出发,选择自己熟悉的、擅长的素材行文。
  二、借用思维导图的层级性,梳理写作思路
  确定了写作素材后,下一步就是写作构思,顾名思义,也就是怎么写的问题,这也是令许多学生头疼的事。初中生由于社会阅历较浅,接触事物较少,没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因此写作思路窄化现象比较突出。为帮助学生厘清写作思路,把握重点,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层级性。在素材确定的基础之上,围绕写作中心、关键词,合理安排写作的具体内容,层层递进,即按照什么顺序写作,设计写作的重点内容。在《夏日的风景》写作中,由于思考时间有限,学生可以选取其中最容易想到的角度入手,即从“景”的角度出发。夏日的风景甚多,除了列举的几个角度,还有其他写作范围。这时,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喜爱的某种景象作为写作对象。在此,就以雷雨天气为例展开讨论。


  当选材确定为“雨”之后,学生需要进一步思考介绍雨的哪些内容呢?围绕雨具体可以写什么呢?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层级性,便能顺利地整理出写作思路。由于本环节探讨的是写作的主要内容,关键词可以确定为“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雨前、雨中和雨后,依时间顺序将所见之景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借用思维导图的层级性,在中心确定为“雨”之后,先写下雨之前所见的景象,如雨前出现了黑云,刮起大风,大树和小草在风中摇摆,还出现了一些自然现象,即集中叙述中心事件发生之前的景象如何。紧接着描写雨中之景,有闪电、雷鸣以及雨滴滴落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音,即需要描写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主要是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对此进行细致描写。最后写到下雨之后的景象如何:天空是怎样的,空气将变得更加清新,大人、小孩也都开始出来散步,各种小虫发出欢乐的叫声,大地焕然一新以及路边的树木苍翠欲滴,如换了新装一般等内容。在正式写作之前,学生需要认真思考文章的写作顺序,如何布局内容,使得详略得当。考虑越全面细致,写作内容将更加具体充实,也有利于写作提纲的拟定,为写作结构的设置提前做好规划。
  作文的写作思路通常是写作的基本架构和蓝图,通常引领全部写作过程。写作构思在写作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动笔之前需要仔细思考。现今多数初中生在习作过程中,已经明确了文章立意,也选择了写作材料,但不知如何组织、细化内容,突出中心。如果在写作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的层级性,使得全文围绕一条线索展开叙述,便能很好地梳理写作思路。同时,这也体现了一篇文章的内容有无层次感和思路清晰与否。学生在确定了文章写作的大致内容,思考了写作顺序,安排好内容的进程、发展,提前构思文章的主要内容后,下一步将更加细致地安排写作的整体结构,巧妙设计文章的布局。   三、借用思维导图的系统性,安排写作结构
  当有了一定的写作思路后,明确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围绕主线写作,学生需要将写作构思加以放大,细化到文章的不同部分。具体到开头如何安排,中间段落如何体现逻辑关系,何种结尾方式可以更好地突出写作中心,即对全篇文章有整体的、全面的把握和布局。对于初中生来讲,在大脑里构建写作结构,进行谋篇布局的操作,表达完整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通常会出现结构混乱,段落间关联性较弱,没有重点突出的问题,很难得到较高的分数。而思维导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对写作内容完整地、成体系地简要梳理。考虑到枝干间的上下关系,段落间要做到上下照应,全文呼应。安排合理写作结构,才能有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散,充实写作内容,这在思维导图的不同模式中都能体现。不论何种形式的思维导图,都根据写作思路做了全面的考虑,组建好写作的整体框架。思维导图就像作文的写作脉络,它能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层次关系以及帮助学生进行内容的延伸。在分析《夏日的风景》作文题目时,明确了写作中心“雨”和安排好写作的大致思路之后,学生需要更加细致地突出写作的重点部分。对此,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系统性,系统、全面地布局文章结构和安排详细的内容。具体可以参考下图:


  初中階段大多考查记叙文写作,对《夏日的风景》一文也可采用记叙文文体写作。思维导图中利用色彩区分、线条粗细等,使得文章的同一层次包括哪些内容一目了然。用醒目的颜色突显主要内容,从视觉上帮助学生厘清写作思路,方便学生按照导图呈现的内容逐步完成写作。借助思维导图的系统性,设计文章的内容结构,开头、结尾和中间主体内容如何安排,都能在思维导图中得以体现。围绕中心“雨”写作,文章开头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导入,如开门见山地叙述天气闷热,有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也可以运用拟人手法,如“六月的天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当然,还可以通过环境描写表明此刻的天气状态。无论哪种开头方式都有同样的表达效果:为下文写下雨做铺垫。紧接着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需要学生着重叙述的内容,在构思环节已经展开分析了,这里不再赘述。通过思维导图的呈现,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段落层次的分布,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详略的处理。而文章的结尾也有很多处理方式,如首尾呼应,再次点明文章中心;也可以采用自然收束式,直接表达情感,雨后心情变得放松、美丽。当然,也可以借用修辞表达情感。
  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安排文章的写作结构,布局整体内容,方便学生按照写作思路写出优秀的文章。
  四、借用思维导图的连接性,优化写作表达
  写作中,学生明确了立意,安排好写作结构,思路清晰,却不一定就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除了内容上的充分和具体,语言表达上也同样需要巧妙设计和使用。思维导图除了几个显著的特征以外,也具有连接性。通过箭头、线条和颜色等将有用的信息按照写作思路进行有序排列,在一张图上展示所有关键信息。如下图所示:


  在有限的空间内,对有助于突出写作中心的内容进行集中整理。针对文章的开头部分,如果想要突出夏天的天气变化无常,学生可以考虑使用排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注意语言表达的生动和形象即可。而文章的重点部分,例如对闪电、雨滴以及空气等内容的描写,可以进行细致描绘,使得内容更加充实具体,语言流畅自然。至于结尾部分,如果采用自然收束式,可以参考导图中的语句表达,直接抒情。因此,利用思维导图的连接性,可以将写作内容集中在一个或多个方面,段落之间不是孤立、无关联的,而是通过线条、符号围绕一个写作中心,衍生出多个分支、子主题。对于主要内容的介绍除了记叙的表达,也可适当加入各种描写方法,在导图上可以看到材料、内容和中心之间的联系;开头和结尾加入抒情表达,文章就更具文采,文学气息较浓。有了思维导图的帮助,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提示学生,文章不同位置使用何种表达方式效果更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完成高质量的作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占有很大比重,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果说阅读是输入、吸收,那么写作就是一种输出和表达。表达是由着自身思考、构想而来,最终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将观点及情感表现出来。但值得注意的是,语言文字都是在时间先后的序列中表达内容,往往无法同时呈现诸多内容,并发展内容之间的关系。但如果语文写作教学能配合图像组织,便可弥补这个缺失。因此,写作内容的表达在思维导图的助力下,将更有序地进行,使用多种表达方式,突出写作中心。
  当然,思维导图的运用现在仍属于探索阶段,其运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为图而图”,只注意外表的美观,忽略了内容的关联性;对思维导图的特性了解不够深入,没能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思维导图毕竟不是万能方法,在写作教学指导中,需要联系其特征,找到合适时机并加以运用,突出关键词,合理分支,细化要点,强化重点环节指导。今后,思维导图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也将越来越广泛,除帮助学生选材、整理思路等,还能进一步提高其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邓育香.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0(30).
  [2]李楠.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实用性初探[J].魅力中国,2020(9).
  [3]孙易新.思维导图法应用宝典(修订版)[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
其他文献
魏书生说:“所有的人活在世界上都面对三个世界:一是宏观世界,二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三是平平凡凡的本职工作。”打开世界的钥匙就是爱的表达。我认为,老师要爱自己的每一個学生,无论他们在学习能力上还是在道德品质上有多大差别,都要全心全意地去爱他们。他们做得好,我们要为他们加油,表扬他们;做得不够好,我们更要为他们加油,帮助他们。  记得刚来学校时,我被学校安排教四年级语文并兼任班主任一职。之前教过中学的孩
期刊
摘要:教材的有效解读是基于学生发展和学校社会背景下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是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方法,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效率最基本的要求。小学英语教材的时代性和前瞻性要求我们更好地研读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通过自己日常教学摸索出一些教材解读的有效方法。本文将从教材解读的“生活化”、教材解读的“话外音”、教材解读的“画中话”和教材解读的“幕后花”來阐述自己对教材解读所进行的实践和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应发挥专业优势,把下一代教育好,扶贫困学子的志气,扶贫困家庭的希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对于贫困家庭,尤其留守儿童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其家庭改变教育观念,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培养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在精神上引领鼓励,在学习上帮助提高,解决情感、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健康成长,让他们学习知识、掌握本
期刊
摘 要:鼓励和赞美不是想当然的宽泛语言,而应该是关注学生的具体表现,表扬孩子的具体行为,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自信,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和赞美的真正目的。正确的倾听方式也是爱的表现,能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尊重,培养自信。  关键词:鼓励 赞美 倾听  一、爱是鼓励和赞美  从大学开始,基本上每节专业课都在强调: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是爱,是鼓励,是赞美。新教师的培训课上,一位老师也告诉我们:“爱孩子就是
期刊
落日的余晖将暖暖的金黄洒满校园,校园办公楼的东隅,年轻的英语老师带着十来个孩子在大声地朗诵英语单词。散学后的校园略显喧闹,英语老师带着扩音器,浑厚的男中音在喧闹中嘹亮而坚定,他的目光时而追随书本,时而用手指向单词中念到的窗户、桌子,孩子们虽跟着大声念着,却摇头晃脑,心不在焉,眼神游离……  我的心怦然一震,不仅为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的勤奋与责任,也在质疑与困惑,学生心不在焉,我们的付出会与收获画上等
期刊
摘 要:计算思维的培养要从小学生做起,因为学生10岁之后是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否迅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是可能改变学生一生的教学策略。本文首先简要说明什么是计算思维以及目前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之后重点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通过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新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教学 计算思维 编程  一、计算思维
期刊
摘 要:童诗,是最贴近儿童世界的一种文体,它在语言训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诗眼、诗象、诗脉,是帮助我们提升语言运用品质的抓手。在童诗教学中,将语言训练与学生的生活、想象以及个人体验相互整合,让学生感受到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童诗读写能力。  关键词:语言训练 童诗 读写  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明确要求如下:在第一学段,让学生诵读儿童诗
期刊
9月9日,郑州市管城区五里堡小学开学的第一天,家长们发现,小学一年级7个班的孩子,被安排在一排临时搭建的简易板房中上课。简易板房中还有异味儿。校方表示,今年要消除大班额,教室不够,建了模块化房屋。目前,该教育局已向管城区政府申请资金,在学校新建教学楼,以緩解教室紧张状况。(2020年9月12日 大河报)  教室不够,板房来凑,这在全国并非第一例。对此,可能会有财政吃紧等一箩筐的说辞。但是,大班额现
期刊
前几天,张文宏医生“早上不许吃粥”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也影响了很多家长,家长一下子竟不知道吃些什么了。好在随后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团成员、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做了说明:“不许吃粥”是早晨不能只吃一碗白粥,应该增加蛋、奶、青菜等营养结构丰富的食品,以保证人体所需。  不管高三、初三开学在即还是更多学生需要长期待在家里,如何合理安排饮食,保持旺盛的精力提高学习效率是备受关注的问
期刊
摘 要:教师要知己知彼,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为中心,始终围绕学生的“学”展开教学,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數学,需要我们明明白白教数学。  关键词:学生 课堂 成长  在2020未来教育论坛上,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林建华表示,世界在改变,教育也一直在变。但教育的宗旨和情结却始终没有改变: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为中心,为学生健康人生奠基。如何促进小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笔者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