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做个不好惹的人

来源 :东西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这些最初的原因就是金钱的动力。”武志红毫不避讳谈到写作得到专栏的最初原因。
  从博客时代开始,武志红就是网络上知名的心理学大V,经常用原生家庭理论分析热点事件、热点话题。今年,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把原生家庭理论的热度推至了最高点。武志红的微信公号也推送了好几条分析这部剧的文章,篇篇十万加。
  其中两篇是武志红自己写的:《苏明玉不被爱真相: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都挺好:被原生家庭毁掉的女孩,是如何一步步走出深渊的?》。分析的原理依然是原生家庭理论: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你长大之后解不开的死结,需要勇气和时间去面对的伤口。两篇文章后面都附了一个售价19.9元的原生家庭影响评估,来帮你解读与原生家庭的爱恨纠缠。



  如果想要订阅武志红在得到的专栏,每个订阅者每年需要支付199元。“现在已经卖到了将近25万份,意味着超千万的税前收入。”武志红说。
  去年签约时,他面对近在眼前的巨大财富,袒露自己曾不由地缩手缩脚。他将这种不安称为“金钱恐惧症”。但他还是迈出了那一步。
  今年初,武志红将自己在得到的专栏集结出版,取名为《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这套书分为活出自我篇和终身成长篇两册,共13章。腰封上这样写着——“武志红迄今为止最重要作品”。
  封面上的武志红嘴唇抿紧,嘴角有微妙上扬,很难再看到不安或是“恐惧”。他似乎已经逐渐习惯伴随名气而来的关注和收入,正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说:“我们讲利益,讲金钱,它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

原生家庭决定论


  2018年4月,在一期《奇葩大会》上,马东问武志红:“是不是我们长大以后所有的不顺心、不如意、改不了的毛病,都和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系,有那么严重吗?”他笃定回答:“很严重。”
  早在2007年,武志红写过一本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书中的理论常被认为是“原生家庭决定论”,认为童年时家庭关系模式决定了成年人的处世方式。
  别人常觉得武志红敢说,但他自己倒没什么感觉,因为他“从小在家里就可以怎么想就怎么说”。武志红觉得父母“既不要求我听话,也不觉得我不听话是个事”,在这种环境下,他拥有了某种自我意识。相比起别人的外部评价,他更在乎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真实地活着”。
  原生家庭也曾为武志红带来了抑郁症。他的母亲就有严重抑郁症,成天向他诉苦。上大学时,武志红也身陷抑郁,无法抽身,两年里只拿了一个学分,不得不申请延期毕业。他更把自己在几年里记录的8本日记付之一炬。
  “我妈向我诉苦真的影响了我一辈子,直到现在听女人诉苦成了我的职业。”武志红开了个半真半假的玩笑。

袒露自己的欲望


  武志红不讳谈钱,他在书中强调人就是要展开“真实自我”,这样的人才有生命力。生命力的动力有三:自恋、性和攻击性。
  “如果你能在这个世界上按照自己的意愿活,那就形成了‘内聚性自我’。”武志红认为人需要一种“向心力”,拥有内聚的力量,人才不会分崩离析。
  在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一门里,有人当面子,就有人当里子。”武志红认为,其实人的自我也有这两种,重面子还是重里子?而“中国人特别好面子”。分析其中原因,武志红觉得中国人缺乏内聚力,“只要用一个面子当壳,把自己兜起来。面子一破损,人就崩了”。
  此前网络上流行“玻璃心”这个说法,表示一个人内心脆弱,受不了批评。武志红把它称为“玻璃面子”,它的破碎意味着外在自我的瓦解。面子是别人给的,里子才是自己的。
  上本科时,有人问武志红,“你难道不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武志红对此感到费解,“我知道我是谁啊,我为什么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我自己?”
  从2014年10月开始,武志红就一直在找精神分析师为自己做分析,一周两次。两人交谈时总会谈到武志红的收入、名气和各种经历。分析师问他,“当你跟我讲这些的时候,是想构建一个怎样的关系”。
  武志红好多年都试着回避回答这个问题。最初讲这些的时候,他只是觉得自己在理性、中立地讲自己的生活,但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被捧得越来越高,他就觉得不舒服了,“开始有意识想从高位下来,让自己处于低位,甚至把对方捧高”。
  “你看,我这也是自恋得不得了吧?”他笑着说,“我担心自己身处高位,会给对方构成压力,让他记恨、伤害我。這种高和低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炫耀。”
  武志红觉得这是很多中国人都有的“强大恐惧症”或“自恋恐惧症”,很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金钱恐惧症”。正如他曾在采访中提到的面对即将到来的财富显露出的不安,他的确曾害怕有钱,因为小时候就觉得伴随财富暴涨而来的是无穷麻烦。
  最初他做兼职咨询师时,一小时拿300元,后来涨到500元。有机构请他讲课,遇上询价,他总说“你看着给吧”。那时的武志红还不擅长面对财富。直到后来,他终于意识到,坦承欲望并不难堪。于是他主动跟咨询中心提出要五五分账。


《都挺好》剧照


  在得到開专栏后,网上曾流传一篇文章《武志红和罗胖把“心理学”做成了一笔大生意》,抨击武志红那套“活出自己”的理论只是为了赚钱。在接受火星实验室采访时,武志红回应,“后来我明白,讲情怀通常是骗人的”。

“我写绝对是全国第一”


  武志红用13个章节试图解释如何认识自我,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洋洋洒洒50万字倘若一定要归结成简单的一句,就是:“知道这世界上只有一个我。”
  在书中,武志红反复引用诗人鲁米的诗《镜子》,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我体内有一个原型。它是一面镜子,你的镜子。你快乐,我也会快乐。你愁苦,我也会愁苦。”武志红认为这首诗很好地诠释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当人觉知自我的时候,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也会不断变化,这是一个相互映射的过程”。
  在一个要求服从听话的环境中,个人的很多力量处于没有被看到的黑暗之中,这不仅让他内心充满黑暗,也会投射到外部世界。而当一个人的自我认知越来越多,他被看到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也许在一段时间内这会让人表现出高于其他人的攻击性,但做一个不好惹的人其实会让人有原始的生命力,内在黑暗被照亮,外部世界也会变好。武志红总结说:“一定是先有自我意识,才有外在的成功。”
  请他举个活出自我的例子。“我自己就是。”他立刻以自身为例开始讲述。他从北京大学心理系毕业后,在《广州日报》以写心理专栏成名。第一篇专栏文章发表后,报社就在一星期之内收到了200多封来信。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通常一个专栏只能收到10多封来信。在写专栏前,一个社长曾问他:“你能做到什么地步?”武志红的回答是:“我写绝对是全国第一。”
  在《广州日报》呆了不到半年,报社就开始流传武志红的“传说”:据说这是一个敢跟主任对着干,敢骂老总的“神人”。
  曾有领导要求他改变一下专栏风格也许会更受欢迎,武志红反驳道:“我的专栏已经是第一名了,我为什么要改呢?而且,改了,真的会更受欢迎吗?”
  面对外界的争议和批评,武志红也只是偶尔会觉得不痛快,但并不真的往心里去。他喜欢王小波和宫崎骏的态度,前者觉得作为作者,写完就拉倒了,读者怎么反应是他们的事儿。而宫崎骏做动画,“从来不考虑观众”。
  就这样,武志红一路红到了现在。
  (王丽荐自《南都周刊》)
其他文献
2017年6月23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等领导陪同下听取赵明董事长关于技术应用成果的汇报。  遥感、无人机、大数据、物联网……不知从何时起,这些高冷范儿的科技名词频频出现在“田间地头”,带给人们思维和视觉上的双重震撼。同时,傳统农业靠天吃饭的老黄历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则是“精准”系列所带来的翻天覆地。  “农业规模化首要面临的就是风险问题,而风险的防范核心
期刊
我犯错了,但你们不能取消我参选资格  戈夫的吸毒丑闻源自一本将于7月出版的传记《迈克尔·戈夫:一个匆忙的人》。传记作者欧文·本内特在写作时曾询问戈夫是否接触过任何毒品,结果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戈夫表示自己曾在多个社交场合吸食A类毒品可卡因,且“很幸运地”从未因此坐牢。他还表示,自己此前参选议员时已经将这一问题告知过竞选团队,但后者明确指示戈夫不要在公开表态中承认此事,若有人提及,则用英国前首相卡
期刊
摩斯带着多少动物登上方舟?  你听说了吗?有对情侣打算给他们的女儿起名“退欧”;英国投票同意退欧的区域,正好是曾经疯牛病肆虐的地区;智能手机的辐射会造成大脑损伤和精神错乱。  以上这几种说法都是错的。也许你会觉得,一个人要足够蠢才会相信这样的假新闻,这是对大脑运作方式的严重误解。心理学研究表明,假新闻的巧妙设计就是为了绕开谨慎的分析理解,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是最聪明的、教育程度最高的人也同样会上当,没
期刊
初見梅姨时,我真的没有想到我面前的女人早已过了知命之年,她是我妈妈的私教;看她的照片,便把她认作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与她交谈,更是无障碍沟通,仿佛40岁的年龄鸿沟从未存在。梅姨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与活力的女人。  后来我关注了梅姨的公众号,对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更让我意识到,青春不只存在于人生的初期阶段。刚步入中年的梅姨曾经就像许多其他的中年女人一样,没有让人羡慕的苗条身材;没有
期刊
湖南卫视主持人吴昕吃完午饭,接连拿出五粒胶囊,一口气吞下。深夜12点多,临睡前,她又挨个服下了综合维生素、阿胶、鱼油、葡萄籽、胶原蛋白等九种保健品颗粒和口服液。两个月前,《我家那闺女》综艺节目热播,吴昕作为女嘉宾之一,展现了她在北京家中的日常生活。  “每天要吃二三十粒,啥事想不起来的时候,都能记得吃保健品。”吴昕在节目中透露,自己从30岁开始服用保健品,已经持续吃了六年,  和吴昕一样热衷于保健
期刊
孫大卫和杜纪川  这家公司,被多次评为“全美最佳雇主”。在这里,不打卡,没有KPI(关键绩效指标);一人工作,全家医保;每年将7%到10%的利润拿出来当年终奖;员工想进修,公司付钱;经济不景气也不裁员……  MBA那套理论在这里几乎无用武之地,但就是这样一家极度任性的公司,在内存模组行业称霸了20多年,市场占有率68%,2017年营收超100亿美元!它就是金土顿(Kingston)。佛系创始人,两
期刊
执政两年以来,他实施和巩固了对外平衡的“大战略”,左右逢源地提升、维持了与中美两个大国的关系,同时在南海问题上灵活务实、稳中求进,为菲律宾自身的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中菲关系的实质发展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上台后,立即调整阿基诺三世时期的“倚美制华”战略,推動中菲关系迅速实现转圜。两年来,中菲在基建、禁毒、反恐、海上共同开发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杜特尔特数次访华,还安排执政党成员到中
期刊
红馆标志性的四面台  1909年,香港,一个建筑工人像往常一样在工地打井。他绝不会想到,接下来发生的惊魂一幕,将会令整个香港为之震荡。突然间,大地震颤,井水瞬时喷涌而出,待工人缓过神后定睛一看,那水竟是朱红血色!而这片天降异象之地,自此便得名:红磡。  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特意选址在这片神奇区域,倾力建造了一座能同时容纳万余人的大型场馆,世人称之:红馆。  1983年4月27日,红馆正式开幕,这
期刊
两份“中国军力报告”有什么异同?美国为何如此密集关注中国军力发展?  1月15日,美国国防部下属的国防情报局发布报告《中国军事力量:军队现代化以备战打赢》(以下简称“国情局版报告”)。此前不到半年,即2018年8月,美国国防部发表了《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态势报告》(以下简称“国防部版报告”)。宣扬“中国军事威胁”如出一辄  从发展历史看,国防部版报告是根据《2000财年国防授权法》第1202款规定,
期刊
任正非以华为公司创始人的身份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业界泰斗榜,如此眩目时刻,他却用美式幽默表达了他一惯的态度:华为没什么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危机感。  4月18日,美国《时代》杂志发布了“2019年度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榜单共分为先锋、艺术家、领袖、偶像及业界泰斗五个类别。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字节跳动CEO张一鸣、领导探测黑洞并拍摄照片研究的天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