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殷逸团长

来源 :铁军·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数不清的热血青年冲杀在枪林弹雨、血雨腥风的抗日战场上,英雄团长殷逸便是其中一位。
  投笔从戎,参加管文蔚创建的抗日自卫团;自办农场,卖地买枪,解决抗日部队军需
  殷逸原名殷朝法,江苏丹阳县访仙乡东卯塘里人,1919年1月29日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他6岁丧父,从小在叔父家长大。殷逸天资聪明,思想活跃,读书刻苦,成绩优良。16岁那年,考入丹徒县黄墟师范学校。在校读书期间,他结识了许多进步青年和爱国志士,阅读了大量书籍,积极追求革命真理,立下了“为拯救中华而读书”的誓言。
  1937年,“八一三”事变以后,江南大片国土相继沦陷。10月下旬,管文蔚在自己的家乡丹阳倪山村建立起丹阳第一个自卫团。热血沸腾、仇恨满腔的殷逸,目睹侵略军蹂躏家乡的大好河山,屠杀无辜百姓,意识到只有组织起来,拿起武器坚决斗争,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殷逸听到消息后,毅然弃学回乡,参加了丹阳自卫团。1938年春,丹阳成立了抗日自卫总团,管文蔚任总团长。是年7月,管部编入新四军战斗序列,被授予新四军挺进纵队番号,管文蔚为纵队司令。
  殷逸在抗日自卫队负责军需工作。当时队伍上条件异常艰苦,既缺武器,又缺粮草,得靠自己想办法。为了解决部队的给养来源,他和其他同志一道,在丹阳嘉山边动手创办了小农场,生产粮食,部分地解决了部队的生活问题。为了给部队筹款买枪支,他回家动员母亲卖掉一部分土地。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他母亲是个农家妇女,怎么能舍得卖地呢?殷逸便耐心地开导母亲:“日军侵略中国,危亡在即,如果国家亡了,即使有土地也不能活下去。卖掉土地买回枪支,打跑日本鬼子,才能过上太太平平的好日子。”他跟母亲讲抗日救国的道理,直到半夜,终于把母亲说通了。第二天,他把一部分土地变卖后,买了枪支,支援了抗日自卫队。
  抗大深造,调往南通县梁灵光团任参谋长;机智勇敢,灵活机动,取得反清乡斗争胜利
  1940年冬,新四军挺进通、如、海、启地区,殷逸随部队东进,之后又到盐城抗大学习。
  1942年9月,殷逸学习结束,由抗大调往南通县警卫团任参谋长,时任团长的是梁灵光。梁团长的传奇故事,在部队中广为流传:说他早在“一二·九”运动中便投身革命,后来带领部队打鬼子,十分英勇。最神奇的是“单刀赴会”。那一次,他只带了秘书和警卫员,就接管了消极抗日的南通县政府。殷逸到任后,也学着梁团长那样带队伍。为了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和政治水平,就组织基层干部分期分批进行短期集训;为了做好抗日反“清乡”斗争的准备,他在县委领导下,协助梁团长,搞好部队的“精兵简政”,抽调了一批有战斗经验的干部、战士,去充实区武装,加强区队的战斗力。
  1943年4月,反“清乡”斗争开始,殷逸与梁灵光团长、周一峰政委等领导同志一起,带领南通县党政军民,坚持在“清乡”区内。当时,日军的矛头直指县团和县党政机关,而县团大部分兵力已充实到基层去了,留在“清乡”区内只有1个连的兵力。作为县团参谋长的殷逸,既要组织部队跟敌人周旋,又担负着掩护首长和党政机关的重任。
  在这危急关头,他带领部队执行了“避敌锋芒,保存自己”的方针,和日伪军玩起了“捉迷藏”。
  一天深夜,寒风袭人,南通警卫团部队在漆黑的原野上行进着。突然,侦察员回来报告:“前面发现敌人,正向我方而来”。团部命令:“就地卧倒,准备战斗!”战士们立即卧倒在一条沟边,迅速把子弹推上膛,枪口对准前面百米处的大路。这时,敌人由西向东而来,先看到了一条长黑影,紧接着听到了“嚓嚓”的皮鞋声。敌我距离在缩短,150米, 100米……一场遭遇战马上就要发生。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东北方向突然响起了枪声,大队日军立即转向东北。一阵激战之后,枪声逐渐稀疏了,团部传来口令:“快向西南撤!”当部队一口气行进了七八里路,就地休息时,才知道,刚才是前卫部队为了保护团部的安全,按照参谋长的事先部署,有意开枪把敌人引过去的。
  当时,“清乡区”内分为三个中心区,东区(启东)、中区(海门)和西区(南通),新四军就在三个区内跳来跳去。每当要跳出区时,总是在民兵和群众协助下,由先头部队把敌人筑的篱笆打开一个洞,然后,两边派出警戒,部队迅速钻过去。敌人由于经常扑空,便狡猾地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县团部队便经常会处于敌人包围圈内。
  那是夏季的一天,部队才由中区跳到西区。第二天下午,便得知,共有七八路敌人,从四面向我驻地逼近。看来,这场突围战是非打不可了,可是向哪个方向突围呢?梁团长和殷参谋长身着便衣,手拿望远镜,先在周边瞭望了一番;后又由参谋长背了一副粪筐,去稍远处“拾了一趟粪”……
  突围开始时,小股部队带电台先向西边发动“强大攻势”。南、北、东三个方向的敌人,听到枪声,便“奉命”向西集中过来。这时,电台突然传来命令:“改向东北方向冲。”敌人见我前卫部队又从东北方向冲开了一个口子,便又甩头杀向东北。正在日伪军疲于奔命之际,我团部率大股以逸等劳的部队,向西北方向跑步前进了七八里地,直到听不见枪声了,便就地休息,警卫团又一次突围胜利了。
  这次突围成功,是殷逸参谋长巧施连环计的结果。他在侦察中,发现只有西边最沉静,判断敌人决不会留个口子让我军突围,沉静之中必有重兵埋伏。团领导便“将计就计”,假装向西突围,敌人以为我军中计,把其他方向的敌军都调到西边,实际是中了我军的“调虎离山”计。当我再次向东北佯攻,敌人重新组织部队向东北奔命时,南通警卫团则“暗度陈仓”,安全向西北撤出。
  巧设伏兵,带领部队击毙日军山本大队长
  第一期反“清乡”斗争取得胜利之后,殷逸担任了南通县警卫团团长,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迎接新的战斗,他发动部队认真总结前一阶段斗争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了部队的建设。
  日军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疯狂地进行更残酷的“延期清乡”。   1943年7月24日至26日,日寇山本大队驻剿通中十总店一线,挨家挨户地抓了200多人。26日晚,山本强迫被抓的群众在十总店挖坑,并逐个拷问:“这里面谁是新四军?谁是干部、民兵?谁是共产党员?”被拷问的群众答:“不知道。”“不说的,你就是新四军,死啦死啦的……”日本兵就把他推下坑活埋了。再拉出第二个人拷问,回答“不知道”,又被活埋了……在这个血腥的夜晚,在十总店一共活埋了53个老百姓,但是,没有一个人说出谁是新四军、民兵的。
  10月9日,山本又率领机动清剿队,从石港出发,到通中地区的同乐、华芦、唐洪灶、严家灶、十总店、新河边、双墩一带进行反复梳篦式“清剿”,到21日,就搜捕了560多人。许多无辜群众受到日伪灭绝人性的残害,诸如,活埋、剥皮、“点天灯”、“吞火龙”、“腌咸肉”、“灌肚肺”、上电刑、戳钢针等,不一而足。10月23日,山本再次出动,又在后港镇土山脚下,用马刀砍死群众23人,其中包括1名孕妇。
  日寇的罪行罄竹难书、令人发指,激起了南通警卫团指战员的极大愤怒,大家纷纷到团部请战,要为死难的同胞报仇。
  此时,殷逸的心情和大家一样,胸中也是充满着熊熊的复仇烈火。但是,作为一个指挥员,面临敌强我弱,更需要的,是沉着、冷静。
  其实,殷团长早已成竹在胸。许多天前,他就部署侦察兵监视山本的行踪,并策划好了复仇的计划。
  11月28日夜,殷逸亲自率领一个加强连,悄悄在石港附近地区潜伏下来,和连里的干部战士一起,拟定了好几套作战方案,只待杀敌良机的到来。真是老天长眼了。第二天,杀敌报仇的机会就来了。一大早,山本率机动队冒着寒风,气势汹汹地向石港西扑去,折腾了一整天,太阳西斜时,精疲力竭的山本准备带队返回据点。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南通警卫团早已选择有利地形,设好了埋伏。当山本的1个小队进入伏击圈后,埋伏已久的警卫团勇士们都瞪圆了眼睛,瞄准了敌人。200米,100米……殷团长沉住气,当敌人进到50米时,他才一声喊“打!”霎时间,机枪、步枪同时开火,手榴弹接二连三地在敌群中炸响,复仇的火焰弥漫了整个战场。与此同时,贾鸿钧参谋长带领1个排,从敌人背后压上来。在前后夹击下,敌人乱作一团,鬼哭狼嚎,纷纷毙命。日军的后续部队听到前面枪声大作,以为山本已经得手,赶忙一边打枪,一边增援。可是待他们赶到现场时,一个个都傻呆了。新四军、游击队连个影子也没有,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具鬼子尸体,山本亦倒毙在血污之中。
  这一仗,处死了山本这个杀人恶魔,为死难同胞报了仇,也极大地鼓舞了在反“清乡”斗争中的军民。
  沿海垦区,开辟战场,遭敌偷袭为国捐躯
  由于部队所在的中心区,敌人碉堡林立,“扫荡”、“清剿”活动频繁,南通警卫团团部和七连于1944年二三月份,转移到沿海垦区,在以九门闸为中心的南北一带活动。海边人烟稀少,敌人对这里控制比内地要松得多,据点也少。从南坎向南到三余镇一线,长达七八十里,只有南坎、兵房、大同镇、海晏镇、三余镇等几个据点,每个据点也只有一个小队日军和一个排伪军。
  1944年4月26日,南通县委、县政府和县团机关驻在兵房东南七管这个地方,由县团七连的两个排负责警卫,七管这个地方距兵房敌据点约有十几里。因为几天不见敌情变化,就原地宿营了3天。
  这一天,开过中饭后,部队就午休了。贾参谋长值班,在外出查哨时,发现东北方向八管里有稀稀拉拉十多人,穿着便衣,不像下海回来的渔民。用望远镜一看,他们有的倒背着枪,有的徒手,还有人推着独轮车,由北向南而行。到了七管,走下大堤,径直向团部营地走来。贾鸿钧立刻意识到,敌人可能是前来偷袭,马上向殷逸团长报告。二人商量后,即由殷逸团长到沟东、贾鸿钧到沟西去叫部队,由周一峰政委带电台与译电员向南转移。
  这时,敌人已到了离团部驻地只有100多米的北沟边。他们突然从独轮车上抽出机枪、步枪,分两路沿房屋两侧的南北沟,向团部奔来。团部机关来不及收拾,就连忙向南撤到大堤。贾鸿钧跑到西沟边,正碰到敌人向他冲来,便拿起快慢机向敌人猛扫了一梭子,随即转到房南草堆后阻敌前进。殷团长带警卫员到东沟边,也遇到向南冲来的敌人,还没来得及开火,就不幸被敌击中倒地(殷逸当时穿了一件灰白色大褂子,目标很显眼)。团部两边正在午睡的部队(约有八九十人),被枪声惊醒,立即仓促迎战。敌人见我军人多,吓得连忙逃走。贾鸿钧带领部队追了3里多路,因耽心团长的伤势,便迅速返回。但遗憾的是,殷逸团长还是因要害中枪且流血过多,不幸牺牲了。
  为了吸取教训、替殷团长报仇,参谋长贾鸿钧派出侦查员,密切注意敌人的动向,很快掌握了兵房镇据点的敌伪军,沿大堤南行到河口,过一会儿,再沿大堤返回兵房的活动规律,决定伏击这股敌人。那一天,警卫团先在大堤下埋好地雷,然后,把部队埋伏在丁家店附近,大堤两侧老百姓的草房里。等到八九点钟,敌人果然来了。贾鸿钧站在房子里面仔细观察,见鬼子走到雷区时就命令拉雷,“轰、轰”两声,敌人死的死,逃的逃,连滚带爬躲到堤下边。埋伏在大堤两侧民房里的部队随即勇猛向敌冲杀,当场刺死了两个鬼子,俘虏了几个伪军,缴获了3支新三八大盖。这一仗,虽然战果不是很大,但总算是给了敌伪军以应得的惩罚,替殷团长报了仇、雪了恨,同时,也把队伍的士气鼓动起来。
  殷逸团长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却鼓舞着警卫团的干部战士们,更加英勇地杀敌。1年之后,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殷逸团长虽然离去了,但他的战友与同学永远没有忘记他。
  殷逸的战友、老团长、后来曾任广东省省长的梁灵光,在《烽火情深》一文中写道:团长殷逸在激战中牺牲。我们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沉重过,失去一位生死与共的亲密战友,怎能不叫人痛心呢!
  殷逸的老同学、原丹阳抗日独立团创建者管文蔚的夫人朱竹雯在《壮烈牺牲的殷逸同学》一文中,高度评价了他。说殷逸同学是抗日英雄,他从战争中学会战争,从一个战士到一个好的团指挥员。战斗中有勇有谋,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和战士同甘共苦,打成一片,把困难留给自已。他为人民、为革命而死,比泰山还重。革命业绩,永载史册。革命形象永远活在同学们的心中,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编辑:党亚惠)
其他文献
1949年—1978年,中共党内在经济发展领域有过几次重大分歧。1949年—1953年,分歧集中在是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还是加速向苏式社会主义转化;1955年—1959年,分歧集中在农村合作化领域;l959年—1962年,分歧集中在计划平衡的跃进与“反冒进”之间;1962年—1978年,分歧已转移到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每次重大分歧中,都有华东的经济代表人物站在主流派的对立面。这可
期刊
·早年生涯·  天资聪颖“陈刷板” 弱冠赴法工读生  陈毅自幼天资聪慧,尤其在言语、文字方面有秉赋。5岁时读私塾,因读书认真,入塾几个月,从未挨过老先生毛崇芝的板子。毛崇芝学问渊博,以管教学生极严而闻名乡里,他常让学生“背书程”,他念课文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学生就得接着背下去,三次接不下去便要挨戒尺。陈毅后来回忆道:“小时候,我记忆力很好,读书三遍就能背诵。”  9岁时,陈毅和胞兄陈孟熙到成都锦官
期刊
熏染南昌硝烟,丈量长征艰险,他留下一串革命者的红色足迹。左翼文坛,携声挟雷,他挥洒笔中豪气,肩担文章道义。文武之道,张弛自如,儒将之风,扑面而至。他以一“氓”自谦,以敦厚之貌示人,实为大家风范。他大节凛然,小节不拘,虽时遭非议,却置之泰然。他学识渊博,诗才敏捷,但从不自炫。他在新四军抗日根据地中主政一方,文化之风盛行蔚然。他就是李一氓,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与文化大家。  李富春说:“中央决定由你担任新
期刊
初识“草鞋司令”  1939年深秋的一个早晨。江南茅山南麓的一条羊肠小道上,行进着一支不足百人的队伍。只见他们中间约莫有十几人身着灰色的新四军军服,其余人的着装皆是袖臂上印有“鲁苏皖”字样的灰黄色军装。打头的是一位40岁上下、中等身材的敦实汉子。此人腰板挺直,足蹬草鞋,腰揣一支盒子枪,黑油闪亮的脸上透着一股豪气。这些人满面征尘,嘴唇干裂着,显然他们经过了长途跋涉。  中午,这支队伍来到了溧水河畔。
期刊
青春都是美好的,它是一个人生命含苞待放的时期,青春易逝,所以显得弥足珍贵。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真正的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和信心。”《青春之歌》曾牵动过亿万青年的心!《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当代著名女作家。白杨(1920—1997)原名杨成芳,杨沫的妹妹,是老一辈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出演过《十字街头》《中华儿女》《一江春水向东
期刊
陈毅在丹北地区视察时,特别留意团结争取各界人士投身抗日斗争。一天,管文蔚向他谈起了管“半仙”的情况。  管“半仙”真名叫管有为,1900年生于丹阳建山一农家。父贫寒忠厚不识字,常被人欺,便要儿子好好读书。管有为不负所望,学业大进,21岁当了教师。23岁认识一位算命先生,学了年把,出去一试,生意蛮好。后来就到上海城隍庙算命,名气日增,被誉为管“半仙”。为适应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算命,他先是聘请翻译,后
期刊
20世纪30年代,日军铁骑践踏华夏山河。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淞沪会战失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华中大部沦为敌后。国土残缺,救亡烽火燃遍九州。组建于抗战全面爆发后不久的新四军,长期浴血于华中敌后,除肩负沙场鏖战的历史责任外,还承载着开辟抗日根据地和建立新政权的使命。  在艰难险恶的持久斗争中,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创造了一整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的制度,锻造了一大批治党、治军、
期刊
刘金山是电影《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洪”的原型之一,1996年8月去世。近日,笔者走进江苏省苏州军分区桃花坞第二干休所,采访了刘金山的老伴徐惠华,从徐老的往事追忆里,一位根植于人民之中的“铁道英雄”的形象浮现在眼前。  穷苦娃参加铁道游击队,化装潜入敌营击毙日军特务头子  1915年10月,刘金山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蔡庄村的一个矿工家庭。祖父刘凤祥早年死于矿井下。父亲刘济美也是煤矿工人,全家仅靠父亲
期刊
1942年6月17日,国民党顽固派将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的共产党员、新四军指战员和爱国志士武装押解转往闽北,途径崇安县赤石镇时,第六中队的80多名“囚犯”举行暴动。这次成功暴动有20多位同志英勇牺牲在国民党顽固派的屠刀下,有一位青年英烈未满20岁,名叫杨华年。他的大姐杨瑞年在暴动后惨遭国民党当局枪杀,二姐杨青年则在解放战争的一次突围转移途中牺牲。他们便是镇江革命史上著名的“杨门三烈”。  1937
期刊
朱理治,江苏南通人,1907年生,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初期,他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正确路线,开创和发展了以豫鄂边区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敌后游击战争,为奠定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在豫鄂边区乃至中原的战略地位,尤其是为创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做出了卓越贡献,奠定了新四军迅速发展的基础。  恢复和重建河南中共组织  1937年5月中下旬,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白区工作会议,出席30余人。接着,6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