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累吗?你是否感觉长时间的极度紧张或精神负担过重、记忆力大不如前、注意力无法集中、失眠、头痛、精神抑郁呢?你也许并没有注意,但是这种多发于电脑软件开发、文秘、财务人员、职业经理人等脑力劳动者(白领阶层)的身体症状已经引起了医学界和营养学界的高度关注。
根据来自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的调查。发现在1576位高级经理中,有70%受到压力过大的困扰,27%出现了心理衰竭的现象。北京律师协会组织5000多名年龄在20~40岁律师进行健康体检。其中体检结果完全正常的仅有134人,究其原因,人们提到最多的是:压力太大、心情紧张和体力活动太少。
但是,我们对这种疲劳现象究竟有多少了解呢?大多数人对于疲劳的认识仅仅在于“今天有点累,睡一觉就好了”的层次上,殊不知,在每天感到疲劳的背后还隐藏着意想不到的危机。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正确认识一下“疲劳”吧!
什么是疲劳?
疲劳是指人们从事体力或脑力活动,经过一定的时间和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出现的活动能力下降,表现为疲倦、肌肉酸痛或全身无力。疲劳可以分为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急性疲劳主要是由于频繁而强烈的肌肉活动所引起的;慢性疲劳主要是长时间而反复的活动所引起的。而现代生活中,大多数人出现的以及对我们身心危害最大的就是慢性疲劳。
慢性疲劳的表现
我们可以将慢性疲劳的症状分为一般症状和局部症状两类。一般症状有头痛、眩晕、恶心、口渴、乏力、倦怠、焦躁、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反应迟钝、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等。局部症状主要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胸闷、消化不良、便秘以及视觉、听觉、皮肤感觉迟钝等,甚至检查出尿中黏蛋白等排出增加。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疲劳体验分为以下几点:
无力感:疲劳时会感到没有力气,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注意力不集中:感觉萎靡不振、反应迟钝、无法将精力集中在当前应完成的工作上。
感受能力下降:各个感觉分析器的感受性下降,而感觉阈限升高。
运动能力失调:在完成简单的或复杂的工作时,觉得几种动作无法协调,“手脚不听使唤”。
记忆出现障碍:对过去的事难以回忆,对眼前的事难以记住。
思维障碍:由于注意力涣散,思维变得失去中心,漫无边际。
活动动机变性:对开始很有兴趣的事情变得很不耐烦,活动动机由自觉承担某种责任变为应付差使。由于思维和动机障碍导致意志力的薄弱,无法继续坚持工作。
欲睡:当疲劳体验达到很高程度时,往往出现睡眠欲望。这是一种保护反应,这时应当睡眠,以防止各种事故和精神的崩溃。此时的睡眠欲望是极强的,甚至在各种状态下都可以睡着,不管是站着、坐着或是在走动着。都可以进入睡眠。
慢性疲劳的发展
慢性疲劳由浅入深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体验都是不同的。
第一个阶段为潜伏期,这时的疲劳表现为精神不振、困倦、打盹等。这时仍能够在提高工作兴趣的情况下。用意志力量控制自己以保持原有的工作水平。但是,如果硬性地在这种疲劳状态下长时间坚持工作,将会引起“疲劳爆发”。
第二个阶段为明显期,表现为准确性下降、工作中错误率提高,但工作速度往往仍然可以维持原有的水平。这时的准确性下降无法用意志力和加强外部刺激的办法得以改善。
第三个阶段是蓄积期,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只是一种保护性反应,那么第三个阶段已经告诉我们:身心已经受到严重伤害。在这种过度疲劳情况下,工作能力迅速下降,人们会感到无法继续工作,对工作毫无兴趣,甚至厌倦、憎恨,有的人甚至会进入歇斯底里的状态。
慢性疲劳是慢性病的开始
慢性疲劳的过程就是一个机体不断受损的过程。我们来打个比喻,慢性疲劳患者的机体就像是一辆电池不足、发动机也有毛病的车。光充电或修好发动机汽车都不能走,只有二者都好,汽车才能走。休息就好比充电。但如果不能修复机体的故障,人还是不能恢复正常。
慢性疲劳往往是许多严重疾病,如癌症、高血压、肝炎、风湿、关节炎等的早期症状。长期的慢性疲劳的最终结果就是慢性病,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我国每年因为慢性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占到疾病死亡人数的70%左右,给家庭、社会带来的痛苦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承受的。而到目前为止,医学上仍没有有效的方法治愈慢性病。只有从现在开始关注健康,有效预防,才是真正有效的办法。
慢性疲劳的原因
我们身处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工作紧张、人际关系复杂、心理压力大的时代,还伴随着环境污染、生活不规律、烟酒过量、大量食用垃圾食品、滥用药物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疲劳的重要原因。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面对导致疲劳的各种压力,而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环境污染又在削弱我们对抗疲劳的能力。此消彼长,导致感觉越来越疲劳,健康正在离我们而去。
如何有效对抗慢性疲劳
首先,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节奏有规律,全面均衡营养,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另外。学会寻找欢乐,培养乐观情绪,做好自我心理调节,也是健康行为的重要一环。
同时。改变饮食习惯,减少脂肪摄入;减少糖和快餐食物的摄入,以减少毒物的产生;每天至少饮水8杯,加速体内毒物的排除;增加纤维素的摄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慢性疲劳的预防和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
身处于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承受着各种压力,难免出现慢性疲劳的症状。因此,最重要的是增强保健意识,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应该提早调理和预防。
根据来自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的调查。发现在1576位高级经理中,有70%受到压力过大的困扰,27%出现了心理衰竭的现象。北京律师协会组织5000多名年龄在20~40岁律师进行健康体检。其中体检结果完全正常的仅有134人,究其原因,人们提到最多的是:压力太大、心情紧张和体力活动太少。
但是,我们对这种疲劳现象究竟有多少了解呢?大多数人对于疲劳的认识仅仅在于“今天有点累,睡一觉就好了”的层次上,殊不知,在每天感到疲劳的背后还隐藏着意想不到的危机。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正确认识一下“疲劳”吧!
什么是疲劳?
疲劳是指人们从事体力或脑力活动,经过一定的时间和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出现的活动能力下降,表现为疲倦、肌肉酸痛或全身无力。疲劳可以分为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急性疲劳主要是由于频繁而强烈的肌肉活动所引起的;慢性疲劳主要是长时间而反复的活动所引起的。而现代生活中,大多数人出现的以及对我们身心危害最大的就是慢性疲劳。
慢性疲劳的表现
我们可以将慢性疲劳的症状分为一般症状和局部症状两类。一般症状有头痛、眩晕、恶心、口渴、乏力、倦怠、焦躁、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反应迟钝、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等。局部症状主要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胸闷、消化不良、便秘以及视觉、听觉、皮肤感觉迟钝等,甚至检查出尿中黏蛋白等排出增加。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疲劳体验分为以下几点:
无力感:疲劳时会感到没有力气,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注意力不集中:感觉萎靡不振、反应迟钝、无法将精力集中在当前应完成的工作上。
感受能力下降:各个感觉分析器的感受性下降,而感觉阈限升高。
运动能力失调:在完成简单的或复杂的工作时,觉得几种动作无法协调,“手脚不听使唤”。
记忆出现障碍:对过去的事难以回忆,对眼前的事难以记住。
思维障碍:由于注意力涣散,思维变得失去中心,漫无边际。
活动动机变性:对开始很有兴趣的事情变得很不耐烦,活动动机由自觉承担某种责任变为应付差使。由于思维和动机障碍导致意志力的薄弱,无法继续坚持工作。
欲睡:当疲劳体验达到很高程度时,往往出现睡眠欲望。这是一种保护反应,这时应当睡眠,以防止各种事故和精神的崩溃。此时的睡眠欲望是极强的,甚至在各种状态下都可以睡着,不管是站着、坐着或是在走动着。都可以进入睡眠。
慢性疲劳的发展
慢性疲劳由浅入深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体验都是不同的。
第一个阶段为潜伏期,这时的疲劳表现为精神不振、困倦、打盹等。这时仍能够在提高工作兴趣的情况下。用意志力量控制自己以保持原有的工作水平。但是,如果硬性地在这种疲劳状态下长时间坚持工作,将会引起“疲劳爆发”。
第二个阶段为明显期,表现为准确性下降、工作中错误率提高,但工作速度往往仍然可以维持原有的水平。这时的准确性下降无法用意志力和加强外部刺激的办法得以改善。
第三个阶段是蓄积期,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只是一种保护性反应,那么第三个阶段已经告诉我们:身心已经受到严重伤害。在这种过度疲劳情况下,工作能力迅速下降,人们会感到无法继续工作,对工作毫无兴趣,甚至厌倦、憎恨,有的人甚至会进入歇斯底里的状态。
慢性疲劳是慢性病的开始
慢性疲劳的过程就是一个机体不断受损的过程。我们来打个比喻,慢性疲劳患者的机体就像是一辆电池不足、发动机也有毛病的车。光充电或修好发动机汽车都不能走,只有二者都好,汽车才能走。休息就好比充电。但如果不能修复机体的故障,人还是不能恢复正常。
慢性疲劳往往是许多严重疾病,如癌症、高血压、肝炎、风湿、关节炎等的早期症状。长期的慢性疲劳的最终结果就是慢性病,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我国每年因为慢性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占到疾病死亡人数的70%左右,给家庭、社会带来的痛苦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承受的。而到目前为止,医学上仍没有有效的方法治愈慢性病。只有从现在开始关注健康,有效预防,才是真正有效的办法。
慢性疲劳的原因
我们身处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工作紧张、人际关系复杂、心理压力大的时代,还伴随着环境污染、生活不规律、烟酒过量、大量食用垃圾食品、滥用药物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疲劳的重要原因。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面对导致疲劳的各种压力,而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环境污染又在削弱我们对抗疲劳的能力。此消彼长,导致感觉越来越疲劳,健康正在离我们而去。
如何有效对抗慢性疲劳
首先,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节奏有规律,全面均衡营养,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另外。学会寻找欢乐,培养乐观情绪,做好自我心理调节,也是健康行为的重要一环。
同时。改变饮食习惯,减少脂肪摄入;减少糖和快餐食物的摄入,以减少毒物的产生;每天至少饮水8杯,加速体内毒物的排除;增加纤维素的摄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慢性疲劳的预防和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
身处于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承受着各种压力,难免出现慢性疲劳的症状。因此,最重要的是增强保健意识,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应该提早调理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