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乾陵陵园石刻题材

来源 :文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贞观二年一弘道元年,628—683年,56岁;在位34年,649—683年)和武则天(武德七年-神龙元年,624—705年,83岁;在位21年,684—705年)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县城西北六公里之梁山上。这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地下宫殿和唐代其他的帝王陵墓一样,是按照唐代依山为陵的制度而修建的,无论是地下墓室、甬道、便房和墓道的开凿,还是陵园的布局和建设都是按照唐代皇室的旨意修建的。《旧唐书·韦挺传》(卷77):“(子待价),则天临朝,拜吏部尚书摄司
其他文献
从定襄泉水点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氡异常特点、水氡变化的正常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对1996年出现的异常可靠性进行了论证.认为异常除与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有关外,还与岩石的应力—应变变化有关,是1998年张北6.2级地震比较可信的前兆异常.
在分析W9Mo3Cr4V钢的化学成分对组织转变的基础上,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最佳的处理工艺,这种工艺能在显著提高钢的硬度和热硬性的同时,兼有易于操作和节约能源
本文中我们讨论了误差为T分市的自回归模型,在参数满足Jeffreys型先验分布条件下,得出了多数的贝叶斯估计,并证明了参数估计相容性.
通过对M-t图,频度图,震中分布图的细致分析以及相关地震的统计分析指出祁连山地震带5级以上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由东向西迁移特征以及与唐古拉山西段及澜沧,孟连地区地震活
本文系统研究了甘肃省地下水台网各井点的干扰情况,并通过资料处理,分析了地下水短临异常的某些特征,讨论了其监测效能,最后提出了该地区地震短临异常指标。
做好减灾工作,加强应急避险场所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之一.本文对此谈了几点看法.
中国固有法体系实际上包含国家制定和习惯法两部分.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建立在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基础上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综合.如何看待和处理少
分析了四川北部及川甘青交界地区强震活动的基本格架和特点.指出区内强震活动主要受北东向分布带所控制.对北东向分布带分期活动特点及区域特征的分析表明,研究区未来几年将处于中强震活动水平.结合强震发生后安全区及安全期统计关系,认为茂汶—北川—汶川及大邑—天全—宝兴地区是未来几年可能发生中强震的非安全区.礼县—天水—武山一带也需予以注意.
针对"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时间短,因实验设备限制导致题目单一,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将SystemView软件引入到课程设计中,该软件内置大量可选择的库,能仿真多种应用系统,学生可方便
把遗传算法应用于地震定位,并与Powell算法和传统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在地震定位中所给出的发震时刻精度较高,震源深度较可靠,对非包围地震定位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