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棕色脂肪代谢的调控因素及其应用

来源 :家畜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肪组织分为两类,一类是白色脂肪组织,而另一类则是棕色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BAT)呈棕色,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脂肪细胞内分散着大量小脂滴,线粒体大而丰富,细胞中央有圆形的核。棕色脂肪与白色脂肪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棕色脂肪对扩大动物生态位和增强动物适应外界环境突然改变的能力以及保障幼畜的成活具有重要作用。它还可为治疗人类肥胖以及调节畜禽动物肌内脂肪含量提供研究思路和参考。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棕色脂肪组织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发现过程、调控因素和应用等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对棕色脂肪在未来对人类健康以及动物在
其他文献
实践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分析了目前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平台、教学
旨在克隆牦牛KLF2(Krupple-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2,Kruppel样转录因子2)基因功能区序列,阐明其组织表达规律,并揭示基因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以麦洼牦牛为试验动物,
本试验以金针菇生产为例,旨在比较研究秸秆直接饲喂与基质化利用后对山羊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确定饲粮中金针菇菌渣的适宜添加水平。选取28只年龄接近的健康波杂羊(波
为研究miR-10b对山羊卵巢颗粒细胞活性的影响,从已建立的多羔(3~5只)和单羔奶山羊发情期卵巢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s文库中筛选出差异表达显著的miR-10b,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
本试验旨在研究麻叶荨麻和羊草组合对乌珠穆沁羔羊表观消化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32只月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乌珠穆沁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日
为了探究VPS13C和EIF4G1基因与奶山羊产奶性状的关系,以吐根堡和崂山奶山羊为试验组,辽宁绒山羊、日土白绒山羊、班戈白绒山羊和南疆绒山羊为对照组,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
本试验旨在研究干酪乳酸菌、酿酒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者组合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哺乳仔猪临床应用的效果。试验选取40头新生哺乳仔猪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于7日龄、1
对新疆塔城地区377只巴什拜羊毛绒样品进行了细度、长度、含绒率等6个参数的检测,旨在分析巴什拜羊毛绒的品质现状。结果表明:巴什拜羊有髓毛平均细度为37.57±5.83μm,
随着我国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批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于一身,以扎实理论基础为支撑,具有吃苦耐劳奉献精神的农学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无疑对现有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不同季节牧场牦牛的牧食行为规律,选取6头年龄、体况大致相同的成年牦牛作为研究对象,在2014年4月份和8月份分别在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上,运用GPS3300定位追踪系统,对自由放牧条件下牦牛的牧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牧场早上初牧9∶00、10∶00和下午归牧前17∶00、18∶00外界气温处于牦牛等温区内,有利于牦牛进行采食活动,而夏季牧场日平均气温的变化均高出牦牛活动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