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温度变化下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效应分析

来源 :北方交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在运营阶段的温度效应明显,为分析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的温度效应,以跨径布置为30m+80m+30m的某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融合了等效时变的温度效应模型和有限元方法,建立精确的空间有限元模型,深入分析了整体温度变化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挠度、结构内力和应力以及拱桥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整体温度变化对钢管拱桥挠度影响显著,甚至会出现挠度方向的变化;整体温度升高时,钢管轴力增大,混凝土轴力减小,同时钢管和混凝土弯矩方向均发生变化;整体温度变化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利用我国“富煤少油”的优势,加快煤炭的深度、清洁和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石油烯烃工业,成为我国应对能源危机、保证石油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介绍了煤制烯烃的两条主要工艺路线,以及目前国内外开发的有代表性的煤制烯烃技术,以及我国煤制烯烃的技术发展现状。
目的 探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ASL)、扩散张量成像(DTI)联合血清中乳酸、皮质醇水平对新生儿窒息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该院新生儿科室收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α-syn)和tau蛋白在癫痫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脑电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因癫痫在天津市安定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患儿(均为首治患儿)为癫痫组,另选取同期92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α-syn和tau蛋白水平;采用脑电图仪对受试儿童进行脑电图检查;采用Pearson法和Spearman法分析癫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和脑电图放电指数与血清α-syn和tau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癫痫组患儿发作1 h和发作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控制产能无序增长,严格环保安全、生产工艺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是推动黄磷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方向。针对热法黄磷装置烘炉方式存在的问题及瓶颈,诠释了《黄磷生产技术规范》对烘炉技术的要求,指出烘炉该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具有操作简单、周期短、热利用率高、事故少、节能环保、延长磷炉使用寿命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影响氨浸分银的不利因素有多种,但实际生产中液氨过量,散排严重,生产成本高,生产环境恶劣。试验研究了不同通氨量下分银渣含银渣的化学组分,认为每反应釜的通氨量为1 800 kg比较合适,分银渣含银量的平均值为6.03 kg/t,即可节约生产成本,还可改善生产环境。
胎盘植入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am, PAS)是指[1]:胎儿娩出后,胎盘部分或全部不能自发地从子宫壁分离的一种病理情况,包括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胎盘穿透。临床研究发现,PAS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过去30年,其发病率从0.12%增加到0.31%,报告的死亡率约7.0%[2],且75%与大量输血、尿路损伤、子宫切除、多脏器功能衰竭、入住重症监护室及长期住院等有关[3-4]。
目的分析在线上联合线下多途径宣教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初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ART助孕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线下宣教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线上联合线下宣教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就诊情况、对ART助孕知识认知情况、线上宣教模式评价情况及宣教满意度。结果宣教前,两组患者就诊流程、应注意事项及就诊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宣教后,两组患者就诊流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和六味地黄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女性肾阴虚型更年期失眠、抑郁和焦虑的疗效与对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该院在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女性肾阴虚型更年期失眠、抑郁和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帕罗西汀治疗方案,观察组予以帕罗西汀与六味地黄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抑郁症状、睡眠质量、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各项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物质生
目的探讨暖风机保温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该院妇产科符合剖宫产指征的待产患者,共11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常规对照组,各55例。常规对照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常规的保温措施,综合干预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采用暖风机综合保温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体核温度、寒战评分、切口愈合程度及热舒适度评分等临床结果。结果体核温度方面,两组患者术前30 min体温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 min后综合干预组患者的体温下降
目的建立芋螺毒素Lt14a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芋螺毒素Lt14a的含量和有关物质。结果研究了芋螺毒素Lt14a的多项质量指标,初步建立了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性状、溶解性、水分、pH值、比旋度、折光率、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结论所建立的芋螺毒素Lt14a的质量控制方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