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课堂课外与考试结合的大学英语口语培养模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出发, 分析了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薄弱的原因,探讨了采用交际教学法, 提高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水平。提出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结合英语口语考试,发挥其反拨作用;整体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最终达到英语学习的目的,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培养模式课堂课外考试
  
  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口语仍然是难以突破的瓶颈,很多学生口语基础薄弱,语音语调错误,表达不流利。再加上传统教学法影响和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课堂班级人数太多,导致学生的“哑巴英语”。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笔者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口语考试三个方面着手,从整体考虑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一、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不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导致大学生口语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口语训练,课堂教学上注重语言结构分析和语篇阅读理解,强调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讲解,重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从而忽视语言听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语言交际能力。这样造成了大学生只会读不会说,想说又说不出口。再加上我们很多的口语操练仍然以课本为中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机械地进行复述。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脱离,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来表达思想。同时缺少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产生焦虑心理。
  (二)英语课外活动的欠缺不能形成英语交流环境。
  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听说练习的要求,需要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进行补充。课外活动能给学生提供练习和使用英语的环境,但是因为很多学校条件的限制,师生共同开展课外英语活动存在着很大难度。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难以得到均衡的发展,学生语言输出的机会不足,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目前很多高校都缺乏英语课外学习的语言环境,妨碍了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和帮助他们进入“习得”的境地。
  (三)大学校内英语成绩考核没有重视口语考试。
  语言测试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期末测试应全面反映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校内大学英语成绩考核往往只注重于书面形式,没有完全认识到口语考试的必要性。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以英语为媒介进行交际,科学和理想的语言测试应当包括口语测试。当然大学英语由于学生人数很多,进行口试面临很大的困难,口试评分的误差往往很大,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但是开发具有操作性强的口语测试方式,有助于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提倡交际教学法,转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的主要思想在于将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掌握,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的交际化。交际法克服了以往教学法中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言语技能训练的弊端,更能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容易达到口语教学的目的,因此,把交际教学法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在具体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结合课文和生活,选择适当的话题(suitable topic)。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课“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为例,老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英语学习经历、介绍英语学习方法、英语老师、英语课堂等,结合课后的话题也可以分组讨论网络学习和课堂学习的区别。教学中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同时注意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
  (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
  英语教学中,教师以组织者、指导者的身份出现,主要任务是控制课堂气氛、调节活动进度。所以教师应给学生更多表达的机会,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双方积极互动起来。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口语活动,发挥学生口语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注意采用多种口语训练模式,注重交际方式的多样性(various patterns)。
  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值日报告、唱英文歌、英语演讲、知识抢答等;自由讨论、辩论、戏剧和表演既能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又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教师还应利用录像、电影和多媒体介绍西方的社会文化习俗,使学生接触到纯正、地道的英语,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输入”训练,实现知识“内化”。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认为利用情景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保证英语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同时,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辅助和促进外语口语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提供比课内学习丰富得多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学生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对所学知识进行对应性的操练,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开放、灵活的优势特点。
  结合我校第二课堂开展情况,笔者总结了几种有效的活动形式。
  (一)组织“英语角”,提升全校英语学习氛围。
  活动由各个系轮流承办,安排老师进行指导。在校园内固定地点,定期开展英语角活动,提前公布活动的主题,动员所有的学生参加,邀请外教和英语教师,师生进行自由交流。还可经常加入一些娱乐性的英语游戏,这样学生更能融入其中。
  (二)利用广播电台,播放英语节目。
  英语电台是英语课堂之外覆盖面最大的辅助设施,已经成为学生增强听力水平的重要平台。电台周一至周五白天全时段播出,有几大固定栏目为:culture salon,focus view,music fantasy,our story,以及由TV series(电视剧原声)或者movies(电影原声)。每天早上播出大学英语精读课文,晚上播放四、六级英语考试听力。平时都有工作人员值班,周末安排老师在电台现场授课。
  (三)举办英语文化节,开展丰富的英语文化活动。
  在圣诞节和元旦节来临之前,学校举办一年一次的大学生英语文化节,专门开展英语歌曲表演、戏剧表演等活动。组织英语学习积极分子进行英语戏剧的排练和表演,老师和学生一起改编剧本、揣摩人物,最后从各系部选拔优秀节目参加汇报演出,让学生在参与、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西方文化。
  
  四、注重英语口语考试实际效果,发挥口语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口语测试是直接测验学习者语言口头交际能力的最好方法,最能体现真实交际的基本特点。口语测试必须创造真实的交际语境,充分体现语言交际的交互性。为了保证口语测试的效度,可以采用直接性口试方法,目前比较几种实用的口试方法包括:看图说话,面谈,讨论,复述,角色扮演。
  在口语测试中,学生的表达出现很多问题:有些学生语言基本能力薄弱,语音语调不过关,语法错误太多;思路不清晰,表达不清楚,没注意到英汉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发言过于简短,学生在对命题说话表现出的主题不清、观点不连贯;讲话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内容空洞啰嗦等。
  口语测试说明学生除了在听说方面表现的不足外,其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上也有待加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能力的训练,也要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设计近于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通过语言交际掌握交际的技能。口语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和逐步增加难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首先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再进一步强调语言语境教学,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表达的能力。最后注意加强文化导入,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学习各种跨文化交际策略,同时拓展学生对外国风土民情的了解。
  
  五、结语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运用英语口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发挥口语考试的积极作用,最终使学生实现交际能力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外语界,2006,(4).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4]沈菊芬.浅议英语第二课堂[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5]刘春丽.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宁波大学学报,2003,(1).
  [6]陈纪梁,陶伟.谈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及其反拨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1,(1).
其他文献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学生的性发育、性成熟普遍提前,早恋已成为当前父母、老师和社会应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对早恋的类型、早恋产生的原因、早恋的危害及其
开车时马虎大意是最要不得的驾驶行为,漫不经心、精神不集中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但愿以下案例能对你有所提醒。【案件回放1】2月9日大年初七,山东省莒南县洙边镇某村村民刘某
期刊